姜娜
摘 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新課程標準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新課程標準明確把培養學生的習慣擺到了重要的位置。如果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那么對學生學習的發展和能力的發展都將會有促進作用,也會促使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有顯著提高。低年級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因此,必須重視他們學習習慣的培養。
關鍵詞:數學;習慣;態度
在學習數學時學生無論在平時上課,還是在考試時做題總是出現馬虎、不仔細或做完之后根本不知檢查的毛病,導致做題的準確率低等問題。
學生上三年級以后我對學生數學的學習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一、進行學習態度的教育
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向學生講清為什么要培養做題認真、檢查仔細的好習慣,但是要注意講究語言藝術。千萬不能嘮嘮叨叨,無休止地指責,不要認為多說點孩子就記住了。在給孩子講道理前一定要先備課,使所講的內容有說服力,能打動人心,講究藝術,力爭做到:有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邏輯性,還要有針對性、感染性、誘導性,使人心服口服。
二、教師以身作則
身教重于言傳,要想培養學生認真做題、仔細檢查的良好數學行為習慣,首先教師自己就要做好榜樣。我在指導學生做例題時,從抄數、運算符號和運算順序方面都認真地看,認真地寫,算時也一步一步地講解,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認真,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要做到。
三、重視對學生做題時的認真指導
學習數學要讀懂問題,發現問題,理解問題,理解之后才是分析數量關系并解決問題,而學生的解題能力,離不開老師的培養指導,所以作為老師要將解題的步驟教給學生,讓他們知道如果想解決問題就必須讀懂題意,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從讀題審題、列式計算等方面指導學生認真做題,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做一道題,讀題審題是很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我教給學生讀題審題的方法,要求學生認真地讀要求,讀問題,弄清每句話的意思,重點詞語畫一畫。要邊讀邊想,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要看清運算符號,選準運算順序,再分析數學關系,分析好了,再列式計算,而且要多進行筆算,而不是簡單的口算。老師也要經常訓練計算,利用每節數學課前時間訓練學生的口算,口算的速度和正確率上來了,筆算的速度和準確率才能提高。這個能力不是一日兩日能夠形成的,老師要長期地堅持指導。即使這樣,學生在做題時還是會出現一些小錯誤,如數位上的數字顛倒了,運算順序錯了,數量關系弄混了,等等,針對這些情況我嘗試了一些措施:一是提高學生思想認識,聯系日常生活,讓學生感受算錯結果是很不好的;二是經常在計算教學中讓學生練習說算理,錯的題再出一道類似的題來做,這樣學生的計算能力便有了提高。
四、樹立檢驗結果的意識
算完題后不一定結果就是對的,因此老師還需要指導學生進行檢驗。如果學生能夠仔細檢查,不僅可以提高做題的準確率,還能培養學生從小做事踏實嚴謹的習慣。而學生的習慣養成,老師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因此老師要做好學生的榜樣,對每道題不僅要計算認真,而且必須檢查。還要結合學生學習當中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意識到檢查的重要性,使認真檢查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比如,學生在小數除法計算中忘記點小數點了,結果就差了10倍或者100倍,這樣錯誤的結果與實際相差甚遠,考試時如果計算不準會比別人差出很多分數,讓學生意識到檢查是有必要的。另外,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具體可行的檢查方法,如先看清數字再寫,不要抄錯數位了,想好運算順序對不對,數量關系對嗎,單位名稱等是否寫全了,慢慢地使學生養成做完題檢查的習慣。
五、指導學生認真書寫
學生的書寫不光在語文教學中強調,在數學課堂中也要注重訓練學生認真書寫。首先,我讓學生意識到只有認真書寫的同學,學習意識才是好的,做題的準確程度也會提高。因此,不管課上課下我都要求學生寫好每一個數字,寫好每一個答。學生年齡小,模仿能力很強,我要求學生認真寫,那么自己的板書就必須工整地書寫,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在寫作業時也進行指導,比如怎樣改正錯誤的地方,在小組內經常互相欣賞作業本和作業冊,讓學生看到別人書寫得好的地方,認識到自己書寫中的不足,也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堅持一段時間后學生作業書寫質量和答題質量明顯提高了。
六、家校溝通必不可少
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僅是在學校,還要有家長的關注和指導。因此我利用開家長會的時間,向家長說了一些孩子在做數學題時出現不認真、不檢查的毛病,與家長說明學生做題認真、檢查仔細的好習慣的必要性,與家長共同溝通,以后在學生回家做題時希望家長給他們良好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共同督促孩子,逐步訓練學生做作業仔細認真,堅持檢查,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如果平時有其他學習上的問題也及時地通過電話、QQ、微信等形式多與家長個別溝通,改正不足,更好地提高。
總之,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的,既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地對學生指導和幫助,又需要學生樹立良好的數學學習意識,并進行實踐。當然,家長的作用也不容忽視。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讓學生成為會學習、會思考、有能力的人,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吳春娟.淺談如何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J].成才之路,2011(1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