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曄
摘 要:主要以小學語文古詩課堂誦讀的魅力與教學指導建議為重點展開論述,從誦讀中體會古詩美、誦讀中欣賞古詩美、增強小學生古詩學習水平這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增強小學語文古詩課堂誦讀教學水平,為小學生日后學習語文古詩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語文古詩;課堂誦讀;教學指導;建議
在語文教學中古詩教學占據主體地位,因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較強的感染力,這對我國小學生來講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古詩進行課堂誦讀教學時,需注重教學方法,只有保障教學方法的合理性,才能使古詩的韻味與文化價值充分凸顯出來,從而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為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利條件。
一、在誦讀中體會古詩美
在實際誦讀中,語文教師需指導小學生讀出作者所要抒的情、言的志、論的道、說的情,進而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文化熏陶與教育。
1.對吟誦進行指導,融入意境
古詩大都是能夠吟誦或是唱的,在課堂上教學古詩時,語文教師需指導學生邊吟誦邊展開想象,使古詩所塑造的形象呈現在學生的腦海中,將小學生引入到詩境中,受其熏陶。比如在學習《望洞庭》這首詩時,教師能夠指導學生以激動的心情、贊美的語調對詩句進行反復吟誦。當學生在吟誦過程中,需要對詩人所要描述的場景進行揣摩,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2.對誦讀進行指導,感受意境
在課堂教學語文古詩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實際情境,來指導學生學習古詩,使學生快速進入到教師所設的情境中。通過反復閱讀,使學生感受詩的意境。比如在教授《鋤禾》這首詩時,讓學生通過觀看農民伯伯在太陽下除草的畫面,使他們感受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情境。
3.對吟讀進行指導,體會詩情
帶領學生反復朗讀,對于重點知識需要進行細致講解,確保學生是在讀懂詩句的前提下,感受到詩的意境,與詩人情感產生共鳴。比如在學習《春雨》這首古詩時,通過對古詩進行齊讀,來引領學生體會大自然景色之美,想象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美麗畫卷,使學生感受到春雨之美,感受到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在誦讀中欣賞古詩美
欣賞性誦讀語文古詩詞對創造性學習具有推動作用。教師能夠切實引導學生借助語言來理解一些詞匯,另外,通過配樂、表演以及重現畫面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反復誦讀,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使學生能夠自行感受古詩的語言美、意境美。比如在教授《清明》這首詩時,若是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個相關視頻,這對增強古詩的語言渲染力有積極作用。
古詩一般都以精悍短小的篇章呈現深刻含義,并且比較注重意在言外,諸多時候不管教師怎樣全面細致地講解古詩,但古詩內所蘊含的情感與意境,皆是無法利用語言能夠表達出來的,需給予學生自由空間,引導學生展開現象,通過自由想象來對作者所要呈現的寓意與意境進行感悟。任何一首古詩在創作中都會利用一些表現手法,使古詩呈現出一種意境,盡管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但是含有的意境卻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三、增強學生古詩誦讀的有效措施
在學習小學語文古詩時需注重古詩誦讀,其是學好古詩的關鍵,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古詩的必經之路,在小學生還未形成一套古詩誦讀方法時,教師需要增強對小學生誦讀古詩的指導力度,帶領學生掌握不同種類的誦讀古詩的方法,在實際誦讀中理解古詩含義。
1.預習誦讀
在還未學習古詩之前,或是古詩教學初期,教師需指導學生結合語文教材中的注釋或是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的方法,來了解需要誦讀的古詩,在預習中需確保學生的發音標準,使學生對古詩有一個字面上的理解。比如,在學習孟浩然的《春曉》時,教師需保證學生讀準每一個字音,其中難度系數比較大的字:啼、眠、啼、曉,之后再讓學生理解哪句能夠體現出景色美,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古詩的熱情。
2.示范誦讀
教師通過誦讀古詩能夠使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同時,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誦讀環境,通過借助自身感悟與理解,來對古詩進行示范性誦讀,另外,還能同相應的動作進行搭配,來增強學生對古詩的理解程度。比如,教師在范讀《山行》這首詩時,能夠搭配與古詩相符的情境與音樂,外加語文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來引導學生融入對應的情境中,進而提高小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
3.進行自由誦讀
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古詩教學時,需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與自主權,在誦讀過程中,能夠為小學生安排充裕的自由誦讀時間,使學生在自由閱讀中同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而言展開課堂誦讀教學尤為重要,其是確保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基礎,也是增強小學生學習語文古詩興趣的關鍵,只有通過培育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學習古詩的質量與水平有所提高,可以說其是奠定小學生學習古詩的基礎。只有通過小學生反復閱讀古詩,才能使學生切實感受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詩,這對小學生學習語文古詩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蔡穎娟.談現代課程觀下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古詩文教學中的運用[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32(5):94.
[2]范蓓蕾.古詩文教學有效誦讀的求致路徑[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27(1):121-123.
[3]劉意俊.如何開展古詩詞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6(5):8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