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莉
摘 要:作文是一種受情感控制的文字表達活動,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實的流露。而現在的許多學生害怕寫作文,甚至逃避作文。不是無話可寫,就是胡編亂造地湊字數,作文已經成了老師、家長、學生心中的老大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能自由而快樂地用筆書寫自己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的童真童趣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話題;情感;指導;評價
一、從原汁原味的話題入手,作文源自于生活之中
每個單元的命題作文是孩子們最痛苦的時刻,苦在無話可寫,難在不知如何去寫。有的作文題目內容太寬泛,要求不明確,讓學生無處下筆;有的作文題目過于高大上遠離生活,學生只能硬著頭皮胡編亂造。因此,教師要注意尋找生活的契機,鼓勵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捕捉靈感的火花。例如:有一次同學們急匆匆只顧著回家而忘記降旗。第二天孩子們為找國旗急得團團轉,大家議論紛紛。看來是謎底揭曉的時候了,我提議班長到教導室去看看。不一會兒,窗戶邊閃過一道紅影,教室里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轉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國旗丟了以后”幾個大字,然后微笑著告訴大家:“國旗是我收起來了,你們想想我為什么要這么做呢?你們能用你們的筆把你的所見、所聞、所思寫下來嗎?”學生先是一愣,然后或惱怒或喜悅或茫然或若有所思地拿起了筆,教室里頓時靜了下來。當作文收起來的時候,果然是佳作迭現,精彩紛呈。
二、從回歸自我的情感著眼,作文根植于興趣之土
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用興趣激活作文教學,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最佳法寶。在每周的閱讀課上我總是會讀優秀的小說片段給大家欣賞,于是有一段時間班上掀起了一股寫小說的熱潮。“歡樂家庭”演繹著一段感人肺腑的親情故事;“留守的天空”講述的是留守孩子的小小夢想;“陽光班級”上演的則是快樂與夢想的傳說……每當看到“要知詳情如何,請聽下回分解”時,我都會在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日記本的同時,會心地露出微笑。雖然學生的筆法是稚嫩的、構思是單一的,但是我能深切感覺到文中所跳躍著的那一顆顆真摯的心和一腔腔滾燙的熱情。誰能說這其中不會出現文學巨匠呢?
三、從耐心細致的指導起步,作文立足于課堂之上
想讓學生有話想說,有內容想寫,就對語文老師的教學技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將作文內容融入生動有趣的生活中,采用多種形式使作文課富有情趣,讓學生的情感有了想傾訴的欲望。在一次指導學生寫人物外貌時,學生往往千篇一律抓不住人物的特點。于是我讓學生先以老師為例,觀察老師的外貌進行描述,學會基本的表達方法。然后組織大家來玩一個“猜猜他是誰”的游戲。用文字來描寫同學的外貌,再讓大家猜猜他的名字。學生對這個游戲很感興趣,紛紛參與其中,然后由老師抽簽隨機念出一段文字讓大家來猜一猜主人公是誰?在這個游戲中老師適時點撥寫人物外貌要善于抓其特點,切忌千人一面,大同小異。學生學得有趣,掌握得也很輕松。
四、從開放多元的評價起飛,作文拓展于分數之外
同班的學生作文,因為自身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環境等因素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樹立學生身邊的榜樣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既可以讓作文水平高的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也可以激勵其他學生積極向其靠攏。因此,我每次教一個新班,都從最初作文中發現一兩篇較好的作文加以講評、鼓勵。漸漸地,我又改變了評改的方法,由教師評改為主變為以學生評改為主。對待學困生的作文,我力求做到:(1)降低標準重基礎,逐詞逐句修改每一個錯別字,把句子寫通順;(2)用放大鏡找優點,循循善誘,耐心地保護他們寫作的積極性。“你真棒,能按要求寫出自己的感受”“你的進步真大,看來你已經掌握了寫作的訣竅啦!”極具正能量的評語往往起到難以想象的作用。
總之,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說無處不閃耀著教師的智慧,只要教師主動去發現,善于去捕捉,樂于去創造,作文教學必定是一片清新而自在的碧海藍天,我們的學生就會充分感受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芬芳,充分享受寫作而帶來的成長中的喜悅。
參考文獻:
[1]李復生.中學作文教學心理初探[J].楚雄師專學報,1987(1):50-56.
[2]葛琳.潔與香[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2):258.
[3]韓利民.讓學生享受寫作的樂趣[J].新課程學習(下),2012(2):48-49
[4]汪為峰.讓學生享受寫作的樂趣[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2(12):1.
[5]王建頌.讓學生享受寫作的樂趣[J].新課程學習(上),2015(3):92-93.
[6]楊小俊.讓學生享受寫作樂趣: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J].語文天地,2014(27):4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