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一面鏡子,反映了學生積累和運用語言的綜合素質。如何有效地提高農村小學生的習作水平,培養創新能力,讓學生寫出漂亮的文章,是每個語文老師的心愿。但是,我們在過去的作文教學中,往往只注重作文的結構和技巧,忽視學生習作的自主性和個性發展;只注重作文要寫有意義的內容,而忽視兒童平時的生活體驗。因此,我認為農村小學生寫作文應該注重生活體驗,加強生活積累。
一、讓學生充分體驗生活
1.關注家庭生活,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美好
學生對自己的親人雖然再熟悉不過了,但是未必能夠說出他們的個性特征。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家人,了解他們的工作狀況、起居習慣、待人處世的態度等,使學生在寫記人或敘事的文章時不但“有米下鍋”,而且更能加深他們對親人的了解和愛。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總會有許多難忘的事。我們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家人發生的喜、怒、哀、樂的事,讓學生從這些事中體會到家庭生活的豐富多彩。
當今家庭生活的改善,大都首先表現在居室物質條件方面。然而學生往往是“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家庭的物質環境。通過今昔對比,感受家庭生活的富足和幸福。
2.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開展“尋找春天”的活動。在春光爛漫的季節,讓學生仔細觀察春雨、春風、春花、春光、小鳥……進而感受春天的盎然生機。
開展“走進夏天”的活動。在炎炎夏日,讓學生觀察日出、日落、夏雨、彩虹,到野外的稻田、荷塘去觀察……讓學生領略夏天的熱烈奔放。
開展“擁抱秋天”的活動。在果實累累的秋季,可以讓學生觀察秋風、落葉,到果園、莊稼地觀察成熟的瓜果……使學生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開展“感受冬天”的活動。在寒冷的冬天。讓學生觀察冬天的風、霜、雨、雪,冬天的花草樹木,讓他們體會到冬天的嚴寒和萬物的頑強。
通過一系列走進大自然的活動,不但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激起學生一吐為快的寫作欲望。
3.開發學校生活,領略校園生活的多姿多彩
校園生活是學生學習和進行同伴交往的主要渠道,它是構成學校生活的主要內容。因此,我們要很好地開發這一有利資源,啟發學生珍惜并且特別留心觀察學校生活。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并留心觀察課間活動,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并注意觀察學校的各種常規活動,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發生的各種令人難忘的事。通過參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讓學生“心動”,使他們體驗童年生活的無限樂趣。
二、讓學生發展個性化寫作
體驗和感受是個性作文不可缺少的催化劑。那么習作教學中,如何從體驗入手,張揚學生的個性呢?
1.親身體驗中積累
寫作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寫個性化的生活經歷。比如母親節這天,為了讓學生感受母親的辛苦,我要求每個學生回家后為媽媽做一件事,并寫下來。因為是親身的經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那一次的作文是前所未有的真情流露、生動感人。
2.鼓勵自主選擇
作文是一種創造活動,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束縛太多,會產生語言貧乏、內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兒童的趣味性的問題。一次,我要求學生以“保護環境”為主題,寫一篇作文,讓他們自由發揮,不加以干涉。結果有的學生把看到的美景寫成一篇優美的抒情文,從而激起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有的學生則以“魚兒和小鳥”的對話為題,闡述破壞環境的危害性。寫得七彩紛呈、生動感人。
3.說真話,表真情
真實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真實的感受是學生寫作的第一手材料。教師要賞識、尊重學生的習作,讓學生敢于說真話。在作文中如果有說真話、表真情的內容,哪怕出現了語言文字不規范的情況,教師都要提出表揚,在肯定了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基礎上,再對學生其他方面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導糾正。
三、讓學生快樂寫作文
要讓學生快樂寫作文,就要為學生創設或組織一種輕松愉快的寫作氛圍或活動。現行教材中,有不少課文內容(如口語交際、語文實踐活動)或結合重要節日(如元旦、國慶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有意識把學生帶出課堂,精心組織郊游、參觀、游戲、競賽、班隊會等活動。如:“六一”到了,舉行班級聯歡;國慶期間,舉報“迎國慶,辦小報”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班隊課組織學生講課文中的童話故事,學生喜聽愛學,續編續寫童話故事,創造性地利用教材,引導學生根據原文提供的內容、情節、人物等再造出相應的鮮活的新形象。續編故事時,告訴學生在主線不能變、人物的性格特點等方面不能有本質的變化的前提下,比誰續編的情節曲折合理,新穎獨特。如學完《坐井觀天》以后,讓學生想象以后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青蛙跳出井口之后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輕松的活動和交流讓學生不再懼怕作文。
萬事開頭難,農村孩子見聞不多,習作水平大多低下,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奧妙無窮的大自然為農村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鮮活素材。教師要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陶冶他們的情趣,凈化他們的心靈,豐富他們的情感。培養他們善于發現身邊事情的主動意識,讓他們的作文閃現生活色彩,讓他們的筆下流淌出潺潺清泉。
參考文獻:
[1]曹貴人.走進生活,輕松作文[J].素質教育,2017.
[2]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余蕾.語文教學與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