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燕萍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睍r代呼喚創新人才,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教師必須樹立創新意識,把這種創新意識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創造;積累;想象
“創造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迸囵B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揮創造力,是現代教育的目的。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要使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更高效地接受知識,首先就要營造出寬松和諧的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創造出一種“真誠平等共融”的師生關系,以訓練為中心,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使學生主動參與,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創新人格,讓學生在自主創新的課堂上積極動手、動口、動腦,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在學習中鉆進去、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樂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使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體現。
一、激發學生思考質疑,在探索中學會主動求知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課下獨立查找資料的過程中,解疑解惑,課上形成生問生答、互相合作、集體討論的形式創造出民主的課堂,老師及時組織點撥,運用表揚的武器,機智地面對學生。同時,我還注意培養學生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如在教學《爬山虎的腳》時,我指導學生從課題質疑。學生提問:爬山虎是一種動物還是植物?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它的腳長在哪里?是怎樣爬的?再讓學生聽配樂朗讀,邊聽邊看畫面,自己尋找答案。又一學生問:“爬山虎為什么爬在墻上掉不下來?”一學生馬上通過自己查找的資料,幫助質疑學生解答。原來爬山虎是一種植物,它的腳長在莖上。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緊緊的巴住墻,所以掉不下來。這樣學生自己動手查找資料,還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達到讓課堂活起來、動起來,以求“課外促課內”。
二、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教學《鳥的天堂》一課,在導入新課時,我采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群美麗、可愛的朋友,你們猜猜是誰呢?然后出示美麗的小鳥課件,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又如:我在教學《小木偶的故事》一課時,引導學生對小木偶的語言、動作、神態進行反復誦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抓重點,以悟出它內心的想法。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自編自演課本劇,他們那逼真的形象、豐富生動的話語、獨特的表演手法,體現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運用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采用發散思維是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有效途徑。教學中引導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展開不同意見的爭論,變被動的聽為主動鉆研,使學生思維向獨特性方面發展。如,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后,我問學生:“你們是為什么而讀書的呢?”不一會兒,一雙雙小手高高舉起,有的說:“為爸爸、媽媽而讀書?!庇械恼f:“為自己的理想而讀書?!庇械恼f:“為工作而讀書?!庇械恼f:“為祖國的將來更加美好而讀書?!薄瓕W生的想法各有千秋,我引導學生體會周恩來的志向,講述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通過分析、比較、篩選,進行求異思維能力訓練,使學生的創造能力進一步得到了發展。
四、續編故事,合理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依賴想象力的提高,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可以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發展創新思維。我在教學《狼和小羊》一課時,通過放錄像,當狼撲向小羊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問:“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嗎?請同學們展開合理想象給故事加個結尾。”有的學生說小羊機智靈敏,想出種種逃生的辦法,沒有被狼吃掉;有的說小羊把狼打死了;也有的學生設想:小羊太善良了,跪地求饒,恰好這時,有一位獵人來了,把狼打死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結尾,在學生的腦子里誕生了??傊?,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使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大膽的假設與想象,標新立異的觀點,迸射出了創新思維的火花。
五、布置創新作業,使創新精神延伸到課外
1.留“看、聽”作業。培養學生關心“國事”“天下事”的習慣,我要求學生每天收聽廣播、看新聞,記一條以上的新聞,第二天來個“新聞發布會”,大家暢所欲言。
2.留特色作業。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讓他們用多種形式再現課堂所學重點內容,如我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布置同學們回家搜集周恩來總理小時候的資料,可以采用講故事、誦詩歌、寫文章、編短劇、演小品、辦手抄報等方式,展示學習的收獲。
3.留周記作業。鼓勵學生堅持寫周記,讓他們將生活中的一幕幕令自己感動的事情記下來,寫出真情實感,對優秀的文章及時表揚、鼓勵。
4.留課外閱讀作業。我鼓勵學生每天堅持閱讀有益的課外書,積累好詞好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堅持做讀書筆記,把自己閱讀后的主要內容、心得體會寫出來。
總之,要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就要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得到飛揚,讓他們的思維在創造的空間里自由飛翔。
參考文獻:
[1]張麗霞.淺談語文教學中的語言積累[J].小學語文教學研究,2005(12).
[2]石雪麗.讓幸福之花在課堂悄然綻放:淺析語文教學在提升學生幸福感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6(13).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