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是一種具有突發性的、十分兇險的疾病,極大地危害著人們的生命健康。目前學界對于猝死的時限仍有爭議,但多數學者傾向于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即“在發病一小時內死亡”為猝死,這樣的發病時間留給人們的應對時間很少,而且發生時患者多在醫院外,減少了患者的存活概率。據調查,我國猝死患者的存活率少于10%。另一方面,猝死呈多發、高發的態勢。據統計,中國目前每年發生猝死54萬例左右,平均每天發生近1500例,相當于每分鐘都有1個猝死病例出現,這是非常恐怖的數字!面對高發、突然、存活率低的猝死,我們無能為力嗎?其實不然,北京醫院心內科汪芳主任告訴我們:大多數猝死并不是無跡可尋的,如果能識別猝死前的蛛絲馬跡,很大程度上便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曾有這樣一件事例:一位中年女性在錄制節目時,邊講解邊帶領大家做動作,開始并沒有明顯的異常,但不久之后,這位女士突然開始搓了幾下手,隨后繼續剛才的活動,很快,她輕輕捂住了自己的胸口,幾分鐘以后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周圍的人趕忙上前查看、施救。這段視頻向大家展示了猝死發生的典型過程。專家細看這段視頻后告訴我們,以視頻中的猝死為例,猝死發生前有一些微小的信號是我們的身體在發出呼救,如果能及時抓住這些信號,積極地自救、求救,悲劇是可以被避免的。
第1次救命信號:搓手
【解讀】搓手最直接的原因是四肢冰涼,會不自覺地以“搓手”的方式取暖。室內的溫度相對恒定,如果沒有其他的特殊原因,突然開始搓手取暖,這多半說明四肢冰涼是突然出現且相對劇烈的,這多半與心臟問題有關。心臟出現問題后,心臟的泵血能力下降,人體血液循環相對變差,便會首先表現為手腳冰涼。
第2次救命信號:憋氣、呼吸困難
【解讀】視頻中患者倒地前,曾出現手捂胸口、用力呼吸的行為,這便是第二次的救命信號,這多半代表患者出現了憋氣、氣促的癥狀。心臟的規律跳動靠其特殊組織“竇房結”發出的微弱電信號的規律刺激,竇房結產生電刺激后,心電信號沿著一系列心肌纖維、束支等結構傳導,從而刺激不同心臟組織做出反應,產生規律的心跳。若是由于某些環節的異常,電信號的產生和傳導出現問題,心臟跳動的規律節律受到影響,便會出現心律失常,進而產生憋氣、氣促的感覺。
此外,大多數猝死發生之前還會有諸如疲憊,活動時胸痛、肩膀痛、牙痛、腹痛等癥狀。
專家強調:“胸痛”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表征。這種痛往往“悶悶的”且一般發生在胸骨后方,疼痛邊界不明確,或者根本說不清到底哪里疼。心絞痛出現的胸痛除了心前區疼痛以外,還有可能向左肩背部、左上肢乃至咽喉區、下頜部放射,部分不典型案例中疼痛出現在患者的腹部。疼痛多為壓榨緊縮、壓迫窒息、沉重悶脹性疼痛,若出現“針扎般”的刺痛或者是“按著才疼”,則提示跟心臟關系不大。
另一方面,頭部太陽穴的疼痛(尤其是跳痛),后頸部的疼痛、僵硬,多提示血壓升高,也需注意。
出現以上不適時,切忌加強活動,應及時休息,并尋求醫生的幫助。
當然,也有一部分猝死在發生前沒有明顯的征兆,讓人防不勝防。但是,沒有明顯的征兆不代表我們不能通過及時的監測和干預來避免危險。猝死的發生多與其所患的基礎疾病有密切的關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或是三高等代謝性疾病者都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對于這些人來說,堅持定期體檢,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并將相應指標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猝死的發生。部分猝死病例中患者并沒有既往疾病的診斷,而其后的治療或調查中發現其已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多年而不自知。這就要求健康人或是沒有出現相關癥狀的人群,也需要定期體檢來及時判斷有無患病。及時發現方可及時干預,減少猝死的發生。
一年中兩個時間段最容易發生猝死,一個是天氣寒冷的秋冬,另一個是夏季。人體主要通過出汗來散熱,為了排汗,心臟要加大工作量以促進汗腺代謝,此時心肌耗氧量增加,人體全身血管隨之擴張,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大,心臟的負荷也隨之加重。出汗后,人體水分通過汗液大量蒸發,血容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升高。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易造成電解質紊亂,誘發低鉀血癥,導致惡性心律失常,嚴重者就會發生猝死。
此外,夏季使用空調后室內外溫差較大,在冷熱交替的過程中人的血壓也會隨之出現波動,這也增加了猝死的發生率。而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在夏季常出現睡眠不佳的問題,這也易使得夜間血壓、晨起血壓增高,而白天量血壓時正常的血壓值會使很多人注意不到夜間的血壓波動,這也是十分危險的。
1.劇烈咳嗽
將手指伸進嘴里,輕扣舌根以刺激咽喉,誘導咳嗽。這種刺激性的咳嗽相對劇烈,能幫助我們很快地糾正室上性心動過速。他人可以用勺子柄或筷子去刺激患者的咽喉,讓患者劇烈咳嗽。可以反復地進行直到癥狀緩解或進一步的急救干預到來。
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是很多人熟知的一種心絞痛發作時的自救方法,適宜在心絞痛發作出現胸痛、胸悶等癥狀時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本身就有嚴重低血壓或是心動過緩的患者是不適宜使用這一方法的,盲目使用硝酸甘油則可能使病情加重。專家告訴我們,有條件的患者可以在心臟不適出現時由他人幫助量一下血壓,這樣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自救。
3.拳擊心前區
握緊拳頭,以很大的力氣向患者的心臟區域猛烈地捶擊兩下。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除顫儀的作用,有利于在沒有除顫儀的條件下糾正患者的心室顫動等惡性心律失常。使心臟跳動恢復至竇性心律,從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編輯 宋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