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導演婁乃鳴,很多人總能想起她燦爛的笑容。可就是這樣一個總能用自己的笑聲感染周圍人的女導演,也曾遭遇癌癥的折磨。

2000年,正忙著春晚排練的時候,在一次洗澡中,婁乃鳴發現自己的乳房上有一個鮑魚大小的腫塊,第二天她就被確診為乳腺癌。因為當時太疲勞了,婁乃鳴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說:“真高興,他們還替我難過呢,我終于不用開會了,太舒服了,我得睡三天三夜。”其實,當時婁乃鳴的腫瘤已經很大,病情相當嚴重,必須馬上進行手術。在婁導發現自己患有乳腺癌的時候,那一年她剛過40歲,有80多歲的父母雙親,和還在上幼兒園的6歲女兒。婁導說:“我是一個愛笑的人,我喜歡當著大家的面展現歡樂的一面,而不是悲苦的一面,所以我從來沒有提過這些。當時我父母都已經80多歲了,我告訴他們千萬不要來。”當時婁導的主治醫生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張寶寧教授說:“當時她的臨床診斷很清楚,就是乳腺癌,一定要做手術。”
“手術那天我躺在病床上被推進手術室,單位同事和朋友們就一直跟著我到手術室門口,我丈夫后來自己躲在門后哭。事后聽起來,感覺我的親人、朋友比我的壓力更大。”
春節晚會前入院治療,再出院時已經是第二年10月了。婁導從來沒有以這樣的角度去觀察醫院,她說,手術時,麻醉師說完第一句話,自己就不省人事了。而此后,她面臨的是漫長的化療歲月。在醫院里,婁導的名字叫作“31床”,她聞到的不再是陽光的味道,而是各種刺鼻的藥物打進自己的身體,嚴重的脫發,人開始活得沒有尊嚴,她一次次告訴自己:我要活下去,所以我要努力咽下每一口湯飯,因為我有80多歲的父母和僅僅6歲的孩子。
婁導的愛人每天都花5個小時來熬制有營養的湯,由于化療對消化道的損傷很大,患者需要靠堅強的意志力才能堅持下來。每天他們一家三口都在醫院度過,“我的丈夫始終對我不離不棄,在醫院看到了很多世間冷暖,因為疾病,很多患者最后等到的是離婚協議,而我擁有了家人對我的最大的支持”。
“之后因為化療反應太嚴重,我吃飯的時候護士長會叫來一些跟我一樣得乳腺癌的患者來參觀。我并不和他們說話,只是用自己積極的態度去感染他們。”如今,已經18年過去了,2018年婁導還以演員的身份再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與疾病擦身而過,也讓她更加懂得生命的價值。
乳腺癌,是每一位女性都不想面對的,早診早治非常重要。通過自檢和體檢,是有效預防和盡早發現疾病的重要方式。
早期診斷,有三個途徑:第一種是自我檢查,叫乳腺自查;第二種是積極參加乳腺癌的篩查;第三種是定期到醫院進行影像學檢查。
比較方便的乳房自檢的方式是:手指并攏伸直,用指腹測,按順時針的方向,用右手觸摸左側的乳房,再查乳頭和腋窩,左手查右側。自我檢查主要是每一次的細微差別,時間可以選擇兩次月經之間,因為這時乳腺松軟,比較容易發現問題。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乳頭回縮、凹陷,或者是其他外表上的異常,皮下比較淺的地方的腫塊,都應該加以注意。而醫生要注意的就是它的硬度,它是硬的還是軟的,或者是否有囊性感。如果是乳腺癌,腫塊會是比較硬,邊緣不規則,甚至有橘皮樣改變。另外還有就是腫瘤比較大,破潰了會形成菜花樣。
在醫院通常通過三種影像學檢查來診斷:一種是彩超,彩超適用于任何年齡,沒有傷害;另外一種是乳腺X線,也叫乳腺鉬靶,它能夠看微小鈣化,比彩超和其他檢查看得更清楚,因為有放射線,所以不建議35歲以下的年輕人去接受這個檢查,因為射線會影響乳腺的正常發育;還有一種是磁共振,可以發現多發的小的病灶,磁共振檢查也適用于做過硅膠假體植入的人群。
面對疾病的過程中,有兩個理念特別重要,第一個是預防,第二個就是早診,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
(編輯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