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教學是幼兒師范專業技能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本課程的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專業技能,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等。但目前的舞蹈教學中仍存在過于強調技能訓練,忽視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等現象,影響了學生專業情意的發展。本文在論述專業情意的基礎上,分析了通過舞蹈教學變化促進專業情意發展的必要性,提出了提升其專業情意的方法,如:創新教學方法,體現專業特征;關注學習心理,提升學習品質;培養創新思維,激發專業熱情;提升審美情趣,促進專業發展。希望通過舞蹈教學思路的變化更好地提升幼師生的專業情意,促進其專業發展。
[關鍵詞]幼兒師范;舞蹈教學;專業情意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3-0112-02
舞蹈是一種以身體語言為主,通過人的肢體有節奏地運動而產生的、富有美感的藝術形式。幼兒舞蹈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重視幼教專業的特點及工作規律,尊重幼兒個性發展特征,關注幼兒心理、生理特征。幼兒舞蹈不僅可以培養幼師生的形象思維,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還能夠提升幼師生的審美情趣,潛移默化地陶冶他們的情操,增強對職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及成就感,是提升幼師生專業情意的有效手段。在幼師的舞蹈教學中,應該積極創新課堂教學,開發學生的潛能,為他們專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專業情意概述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在《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書中提到教師專業情意,指出教師的專業情意表現為教師個體把教育教學工作當作生命的一部分,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認同感,愿意終身奉獻于教育事業。[1]可見,專業情意是一種情感傾向,是教師基于對所從事專業的價值、意義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形成的精神,是教師在專業教學行為活動中形成的情感和意志力,是一種更高的職業境界。綜合已有研究,本研究將教師專業情意界定為:教師的專業情意是教師對待教育教學專業的意識、態度和專業精神,是教師愿意終身奉獻于教育事業的一種深厚的感情。包括教師對待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和觀念,對于教師職業的個性化的看法和在職前學習或之后工作中對教師職業的主觀感受等方面。
二、通過舞蹈教學促進專業情意發展的必要性
《幼兒舞蹈》課程是幼兒師范學校必修的專業技能課之一,通過課程學習,學生掌握幼教專業舞蹈技能,提高舞蹈素養,畢業后能勝任幼兒園的舞蹈教學工作,成為合格的幼兒園老師。現階段,幼兒師范學校的舞蹈教學,無論在教學內容上還是教學方法上,都應與專業舞蹈教學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舞蹈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變,對幼兒和幼師生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教學層面來看,目前的舞蹈教學中,大部分仍沿用了專業舞蹈的教學模式,致使部分幼師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發現自身優勢,找不到自信,產生了應付與厭學的情緒,不僅不能很好地對舞蹈技能進行系統的學習,也影響了自身對專業的情感。基于這種現狀,需要對現有的學習模式進行創新和突破,充分發揮舞蹈學習應給學生帶來的審美、愉悅、創造的體驗,增強對職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及成就感,提升專業情意。
從學生的層面來看,對舞蹈教學創新,可以跳出傳統的教學思維。比如在對學生的評價上,運用創新模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能夠培養學生運用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角度看待幼兒的發展,重視幼兒自身個性的發展。利用創新化的思維方式和更高效的教學課堂,探究出充分發揮學生潛能的方法,因材施教,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發揮的余地,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切實來推進幼師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未來順利進入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創新舞蹈教學提升專業情意的方法
從目前的實踐探索來看,創新舞蹈教學,提升學生的專業情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創新教學方法,體現專業特征
幼兒舞蹈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實用性、童趣性,教學中要注意運用生動活潑、貼近生活、適合幼兒接受的舞蹈形象及情境創設,在生活美、自然美和藝術美方面進行培養。因此,幼師學校的舞蹈教學要跳出傳統的舞蹈訓練和教學模式的固有思維,創新教學方法,用更能體現幼師專業特征的方式進行舞蹈課堂的教學。例如,可以廣泛收集和提煉幼兒天真、形象的動作,吸收為舞蹈教學的基本素材,來調動幼師生好奇心;可以把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動作通過提煉融入到舞蹈中,既能提升對舞蹈的親切感,也可以為以后的幼兒舞蹈教學打下堅實基礎;游戲化作為幼兒舞蹈的一種形式,也可以應用在幼師生的教學中,在積極、輕松的環境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理解、接受能力,來發揮學生的主觀想象力,進行情境創設,寓教于樂中引導學生進行肢體動作的表演,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參與度;還可以觀賞一些和舞蹈有關的動畫片和少兒舞蹈視頻,來培養學生對幼兒舞蹈的興趣,增強專業歸屬感。
(二)關注學習心理,提升學習品質
在進行基本舞蹈動作的訓練時,對于一些比較難以掌握的動作,有部分人常常產生畏難情緒;對于一些比較簡單重復的動作,訓練久了難免會讓人覺得訓練的無聊。因此,舞蹈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一方面應該積極理解幼師生出現的問題和消極情緒,給予鼓勵和支持;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益求精的品格。應該讓學生也意識到,舞蹈練習不僅僅是動作練習,更是對自身品性的培養和鍛煉。擁有了良好的學習品質,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才能在專業發展的路上越走越遠。
(三)培養創新思維,激發專業熱情
在幼兒園工作中,部分老師常常由于工作內容千篇一律,缺乏創新,導致失去工作熱情,失去了對自身職業的積極追求,由此可見創新思維的培養對幼師生格外重要。而舞蹈教學屬于藝術教育的一種,有助于調動幼師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挖掘創造力和潛在的個性。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舞蹈的欣賞和表演之中,進而努力去創造。關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探究出充分發揮學生潛能的方法,因材施教,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發揮的余地,要跳出傳統的舞蹈訓練和教學模式的固有思維,創新教學方法,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進行舞蹈課堂的教學。例如,可以把民族舞蹈和現代舞蹈相結合,來調動幼師生好奇心,激發學習的興趣;觀賞一些和舞蹈有關的動畫片和紀錄片,來培養幼師生藝術的敏感性等,幫助幼師生提升審美鑒賞能力。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幼師生對教學的責任心和對教學事業的熱情,并在創新思潮的帶領下,逐漸培養幼師生的專業情意,為他們未來的工作打下基礎,為專業發展提供動力。
(四)提升審美情趣,促進專業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單一化、知識型、技能型等單一人才不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而是轉向對能力的全面化需求。《幼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提出,幼兒教師應具備一定的通識性知識,包括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幼師生不僅需要掌握知識技能,同時需要有良好的道德觀念和一定的審美能力。舞蹈教學作為美育的一環,有助于培養幼師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和鑒賞力,長期受到美的熏陶,有助于幼師生心靈的凈化以及道德情操的提升,這也同樣有助于增強個人對專業的認識、態度和專業精神,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樹立崇高的事業感和使命感,樹立為教育事業奉獻終身的專業情意。因此,舞蹈教學中審美情趣、道德情操的養成,都為幼師生專業情意的實現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面對幼兒舞蹈教學目前存在的教學困境,加強舞蹈教學方法的改變和更新,可以提升舞蹈教學的質量,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情意,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專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 考 文 獻]
[1]教育部師范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張璐娜.談幼師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2(06).
[3]羅學玲.淺談幼師舞蹈教學創新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3(29).
[4]王常琳.探討舞蹈與素質教育之間的必然聯系[J].大眾文藝,2010(20).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