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模式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已經無法與當前的教學需求相適應。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需要對現有的比較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大改革。而專業性較強的音樂表演專業,在實際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加強音樂表演實踐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對音樂的本質和規律進行有效認識,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對音樂理論的理解和音樂技能的掌握得到加深。所以,想要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音樂人才,就需要對音樂表演實踐教學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構建,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保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本文論述了音樂表演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同時對音樂表演專業當前的教學現狀加以分析,最后大膽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音樂表演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8)11-0034-03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教學的難度日益顯著。尤其是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要對其積極開展實踐教學,而最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途徑就是,對音樂表演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進行探索和研究,加強本專業實踐教學力度,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規律和性質的理解,讓學生在對音樂的理論知識進行充分了解的同時,對音樂技能進行熟練掌握。所以,只有成功構建出音樂表演專業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才能使培養出的音樂人才符合社會需求,同時對促進專業培訓目標的實現發揮重要作用。
一、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生共同存在的一種現象,就是對技能課喜愛,不愛理論課,尤其是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他們大部分人的思維都較活躍,抽象思維比較消極,突出表現在理論學習比較困難,且逃課次數比較多。由于學生不重視理論課,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理論課老師的教學興趣,致使教學主任為老師安排課時面臨困難,而在理論課上,教師對教學指導也不容易安排。這就說明理論不重要嗎?當然不是。那么如何使學生對理論課的興趣提高,是當前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而進行教學改革首先要改革教師的思想,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在校園里被應用了很多年。很多人都認為,理論教學無非是學生單純地聽老師講授,沒有人愿意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變。要適應應用型大學的轉型與發展,就必須通過解放思想的討論,改革和探索各專業,特別是實踐教學的改革與發展,解放教師的思想?,F在多數學校的教學目的是要為學生提供扎實的知識結構和扎實的應用能力。經過老師組、老師和學生組的討論后,教師思想和行為發生了很好的轉變。師生也達成了共識,能夠一起參與到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改革中去?,F在,在理論課教學中,已經基本形成了一種良好的新局面,即老師熱愛學生、學生喜歡學習。
二、音樂表演專業教學的現狀
1.在傳統的課程體系中,有關的課程太過分散,不夠集中
基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教師均采用陳舊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不對分散的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加之理論與實踐教學的間隔時間長,學生不能通過實踐來檢驗理論學習所學的知識,最終致使學習效果差。如音樂知識、和聲知識、音樂形式、復調音樂、配器等理論知識的教學并沒有與聲樂、器樂、舞臺表演等有關實踐進行有效結合,于是學生無法建立起理論和實踐間的聯系,不能實現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
2.在過去的課程體系中,不夠重視技能拓展和提升
目前,大多數音樂教育工作者,在對學生實行技能訓練時,過多地強調對某一項技能的訓練,但缺乏對技能的開發和提升,最終使得學生在進行實際表演時,對自己掌握的技能不能充分地發揮,呈現出技能和表現嚴重脫節的情況,使學生在將來工作時,不能將所學的知識駕輕就熟地用在工作中。
3.在過去的教學體系中缺乏與社會需求的聯系
根據相關資料可知,音樂表演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在2013年音樂表演專業的畢業生中,約有72%的人找到了適合的工作崗位,而2015年表演藝術和電影藝術專業的畢業生,能夠找到合適崗位的人數大約占總人數的80%。在傳統表演教學課程單一性特點的影響下,實際的教學內容無法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相關的教學內容較為陳舊,缺乏創新性。而現在流行的表現形式和表演觀,不能及時地被學校的教學所吸收和采納,最后導致學校人才的培養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
三、音樂表演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和創新的路徑分析
1.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改革
(1)舞臺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實施課外音樂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的實踐演出活動中去,為學生創造更多表演的機會,并能夠有效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例如,在聲樂、鋼琴、舞蹈、合奏、合唱和表演等教學中,可以將理論知識加入理論教學體系中,并且示范各種專業的實踐教學。舞臺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融入專業學習,豐富表演(歌唱)的內涵,提高表演水平(歌唱)。在實際的表演過程中,讓學生對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講臺+舞臺”的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建立
在舞臺上開展專業教學活動,將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親自示范,學生對自身的缺點能夠清楚地了解,并可以先模仿教師的表演風格以及作品的處理方式,使表演水平能夠進一步提高,并從中領悟總結出自己獨特的表演方式,同時和自己的專業相融合。
(3)在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貫穿舞蹈、合唱、音樂技能展示和指導
想要將實際的表演任務很好地完成,就要建立一支如合唱隊、舞蹈隊的音樂技能展示和指導團隊,并將其作為一種實用的選修課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從而使表演實踐和教學排練融合起來,將演出的內容融入通常的演練中,并且培訓通常按照演出的標準進行。通過這種方式,在進行真實表演時,不需要在其他時間進行排練。同時,在實踐中,即使我們不參加實際演出,也必須嚴格按照演出的執行要求進行,最終實現實踐教學的目的。
(4)對合奏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建立民樂隊和電聲樂隊,在整個過程中進行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就是合奏課。由于目前音樂表演專業的樂器演奏人數有限,所有年級的樂隊如民間音樂、西洋樂器和電聲樂器準備工作都不夠充分。因此,想要對合奏課進行改革,首先就要結合現實情況改革年級限制問題,要改革教授成績的界限。重新規定,不管是什么年級的學生,都可以根據興趣自由參加。只要他們完成了教學大綱要求的全部內容的學習,就會得到相應的學分。合奏課每周安排一段固定的時間進行,并由專業教師進行專業訓練,這樣學生能獲得和演出相同的鍛煉機會,就不用再進行排練能夠直接上場表演,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為將來在社會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高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
(1)讓學生熟知舞臺表演的過程
舞臺上的實踐表演,不只是人們表面上看到的一次單純的表演,相反,它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其組成大致可以分為排練階段、準備階段、走臺階段、演出階段和退出階段五個工作過程。并且每一個過程中的事件處理起來都不那么容易,這其中包括理論、常識、知識、技能、禮儀等很多復雜的問題,比如上臺、走臺、下臺、謝幕等如何進行;和伴音伴奏伴唱、主持、燈光等如何協調好等。在舞臺的實踐教學中,學生應對課堂上沒辦法學到的舞臺表演常識進行充分掌握,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專業認知水平和個人能力有所提高。在舞臺實踐完成之后,老師應該對表演過程中的具體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或意見。最后,他們可以幫助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快速提高。
(2)將專業課程與舞臺實踐教學相結合
排練上臺時,教師應詳細總結學生的普遍問題,并針對學生的個人特點來安排排練的節目。提高學生理解他們選擇的作品的能力,并且使得他們基于作品的調式、風格和特點等,有效地調整作品中所需的各種技能。只有這樣,學生在進行表演時才能夠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
(3)將心理輔導融入舞臺實踐教學中去
基于各年級學生在專業掌握和舞臺經驗方面的不同,大學新生和畢業生在舞臺表演教學中,所呈現的教學效果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特別是第一次登臺演出,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表現效果自然不太好。老師應該積極鼓勵這些學生,對他們的表演欲望進行有效激發,使他們大膽地修改他們的作品,對自己的缺點進行改正,并用于創新。對高年級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客觀地評價其專業和表演,以便其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總結自己的成功與失敗。
(4)利用舞臺實踐,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培養和增強
不管是哪個學生,在進行音樂表演時,舞臺就像戰場和賽場一樣,對舞臺敬畏的同時,千萬不要畏懼。我們必須鼓勵和啟發學生的表演欲望,讓他們能夠喜歡舞臺,愛上表演。成功的經驗隨著登臺表演的次數增加而增加,自身就會越發沉穩、從容,表現得就會越來越好。
3.提高教師隊伍水平
在音樂表演專業創新實踐教學改革中,教師隊伍的水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沒有優秀的師資隊伍,教學改革的成果就無法真正地得到貫徹。所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十分必要,需要將師資隊伍建設放在戰略的高度?;诖?,我們可以通過引進高水平的教師,對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從音樂表演專業選拔教師進行交流、學習和鍛煉等,最終使得音樂表演專業實踐教學團隊的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有必要引進和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社會校外力量,建立起“雙師”隊伍。在實踐教學中,要想
提高教學水平,教師需要對現代教學手段和啟發式教學進行綜合利用,使學生的參與度和自主性能夠進一步獲得提高。鑒于音樂表演專業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特點差異,應采取不同形式的考試,充分發揮學生的專業特長,突出學生的個性,進而激發學生對音樂表演專業的興趣,最后達到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提高的目的。
4.對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創新
目前,通常采用一次理論筆試或技能考核的方式對音樂表演專業的課程進行評價,最后評估出學生的總成績和個人努力的差異,最后可能出現部分勤奮度不夠、出勤率不佳、思維不夠活躍的學生成績卻較好的現象。這樣的一種方式,不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和職業的長遠發展。故此,需要對現有的評價制度進行全面改革,在評價時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從而對學生潛能進行全面挖掘,以此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熱度和積極性。
只有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綜合性科學的評估,其結論才會更加科學。在評估過程中,學生應特別注意提高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力。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對學生的考試科目成績必須客觀、科學地進行反映,還不能缺少專業教師的客觀評價,除此之外,它還必須包括對舞臺實踐的評估,甚至社會評估。這樣才能真實、客觀、科學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況。
結 語
在現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就業形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需要有良好的理論知識,實踐教學作為重要的環節,是音樂表演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素養和音樂專業技能,除了課堂理論教學,還需要改進、解決和實施實踐教學環節。所以,應加強對實踐教學的管理和指導,積極探索和研究音樂表演實踐教學方法,才能成功構建出科學合理的音樂表演實踐教學體系,使最終培養出來的音樂表演人才,能夠完全適應當前社會需要。
[參 考 文 獻]
[1]殷春景.關于音樂表演的教學技巧探討[J].藝術科技,2014(12).
[2]洪 穎.關于音樂表演專業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成功(教育),2011(03).
[3]黃 岑,曹 進.高校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的創新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1).
[4]趙偉晶.民族高校音樂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研究——以內蒙古民族大學教學實踐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04).
[5]張惠珍.音樂創新思維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音樂天地,2014(03).
[6]王 晨.基于演學結合模式下的音樂表演專業課程改革實踐[J].戲劇之家,2017(19).
[7]高拂曉.論音樂表演的表現力[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4(03).
[8]潘 栗.討論式教學法在音樂表演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大舞臺,2014(08).
[9]鄭良文.論音樂表演教學關系的構成規律[J].音樂時空,2016(09).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