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日漸豐富起來。音樂作為人類休閑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論是傳統表演活動還是現代發展趨勢,都是人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為了更加適應新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們就要充分了解傳統音樂表演活動中存在的機制和文化意義。本文主要對傳統的音樂表演活動基本特征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傳統的音樂表演活動;基本特征;規律;研究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8-0111-02
從傳統方面來看,音樂表演就是作曲家與聽眾之間的重要橋梁,其根本任務就是把作曲家的樂譜轉變成音響文本,讓聽眾們可以欣賞到音樂作品。換言之,樂譜也是進行傳統音樂表演的關鍵因素之一。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音樂活動以不同形式呈現出來,這樣,傳統的音樂表演形式就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沖擊。
一、傳統音樂表演活動受到音樂作品內在的限制
通常情況下,書面文本都體現為樂譜,也就是作曲家們通過樂譜來記錄音樂作品。但有少部分作曲家不利用樂譜的形式來進行記錄,而是以文字說明為主要形式來記錄作品,目前這種記錄方式在現代音樂作品中較為常見,例如概念、偶然、隨機、環境和行為主義等音樂。對于音樂表演者來講,音響在進行轉化的過程當中,文字說明方式和樂譜方式給予的確定性也存在很大差異,文字說明方式完全不提供傳統樂譜上所具有的基礎要素,其中包括音高、節奏、速度和力度等多個方面,所以這種音樂作品在表演過程中具有更多的即興成分。針對傳統的音樂表演活動來講,作品內在的規定性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其一,樂譜不但準確記錄了作品應有的音高與節奏,還充分標記了力度、速度和連斷法等相關因素。在標記中音高與節奏是可以在音響轉變中一一對應的,其屬于不能夠改變的因素。其二,力度和速度等因素很難在音響轉變中得到較為準確的信息。因為樂譜標記上存在的這種局限性,所以很多音樂表演者就把作品的主要背景作為參考,這就是音樂作品所包含的規定性。雖然資料不能向表演者呈現出更加明確的信息,但經過表演者自身的理解,這些資料都會影響到表情因素的理解與實施。總之,傳統的音樂表演活動要把樂譜或文本作為前提,同時作品背景也是音樂表演活動應該遵循的規定性因素。
二、傳統的音樂表演活動表現出了表演者的審美理想
在音樂表演活動當中,表演人員的行為和審美都與其產生很大關系。換而言之,音樂表演活動中所呈現出來的音響效果,都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了表演者們自身所擁有的審美理想。雖然表演活動的主要依據來自作曲家所創作的樂譜,而樂譜屬于書面文本,表演活動呈現出的則是音響,這兩種從根本上是屬于完全不相同的物質體系。所以,樂譜在向音響轉變的過程中,音樂表演者應該按照自身經驗來研究樂譜,并理解作品制作的背景資料,同時把呈現出來的音響進行設計和布局,從整體布局安排到音樂作品中速度、力度和音色等相關變化,都明確體現在了表演者自身的審美理想上面。審美理想的形成,不但跟表演者們自身所有因素有關,還跟表演者們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和社會因素等有關。總而言之,如果從二度創作的角度來說,傳統的音樂表演活動在跟音樂作品具備的內在規定性相符時,也呈現出了表演者們自身的自主行為,更是體現了表演者們自我的審美理想。
三、傳統音樂表演活動是不可重復的聲音作品
傳統音樂表演活動得到的結果不單是一個完整聲音作品,其在一定程度上還有著不能重復的性質。例如,赫拉克里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基于此,音樂表演者和不同的表演者在不同的時間,表演同樣的作品其結果都必然存在差異。這種結果主要表現在音樂作品的音響呈現形式上,而這些呈現形式就是來自于表演者們針對音樂作用中力度、速度和音色等方面的不同處理上,如果還要從更加久遠的時間來說,表演者們處理這些因素的程度就是來自于其自身對作品的理解程度。所以,我們可以說,由于主體因素的存在,就在根本上決定了音樂表演活動中,結果具有一定的不能重復性,也正因如此,音樂藝術和作品才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四、傳統的音樂表演活動也需要聽眾
音樂表演作為一種聽覺藝術,其聆聽也是最為關鍵的最后一個環節。音樂表演活動作為音樂創作與欣賞的主要橋梁,其活動根本意義就是把作曲家的創作信息呈給聽眾。然而現在因為缺少聽眾,傳統的音樂表演活動就不能承擔以前的表演任務與職責。另外,傳統音樂表演活動的聽眾還具有規定性。微觀來說,從創作者與表演者在創造音樂中所付出的精力來看,就可以推斷出聽眾在接受活動時必須是專注的狀態。從表面上來看,在音樂活動中聽眾只是音樂的接受者,但實際上,在聽眾接受音響時,也同時理解、取舍或創造著表演者們所呈現出的音響,其可以說是參與到了音樂作品的整個完成過程。
結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化音樂已經給傳統的音樂表演活動帶大了巨大改變。而上述四種特征是傳統音樂表演活動所必須具備的,換言之,也只有針對音樂表演活動的不同形式來進行特征研究,才可能界定音樂表演活動不同的范圍,從而推進音樂表演藝術的穩定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蔣存梅.論傳統的音樂表演活動基本特征[J].交響,2007(02).
[2] 戚寧寧.關于傳統音樂表演活動基本特征的幾點思考[J].青年時代,2015(08).
[3] 龔妮麗.試論中國傳統音樂的美學特征[J].貴州文史叢刊,2006(04).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