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發揚光榮傳統,當好紅色傳人”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革命精神、民族文化的現實要求。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中傳奇的一筆,也是中國革命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長征精神的弘揚離不開革命歌曲。本文在分析了紅色經典歌曲傳播與長征精神弘揚關系的基礎上,探討了紅色經典歌曲的傳播與弘揚長征精神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紅色經典歌曲;長征精神;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8-0136-02
在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紀念大會中,黨中央對長征精神做出了具體的論述:長征精神是將最廣大人民群眾以及中華民族的利益置于最高點,堅定革命理念、堅定勝利信念的精神,是為救國救民,從大局出發、緊密團結的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實現中國夢偉大構想需要長征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長征精神,深化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長征精神。
一、有關概念
針對長征精神予以的探究非常豐富,主要有:“七方面論”、“三方面論”以及“五方面論”等。黨中央領導在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在大會里明確說道:所謂長征精神,其具體是指將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二、紅色經典歌曲的傳播與弘揚長征精神的關系
(一)紅歌是宣揚長征精神的主要傳遞載體
1紅色經典歌曲具備時代感
長征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次“壯舉”,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形成了長征精神,現階段對于長征精神內涵的解讀與詮釋是廣泛性、多元化的,“三方面論”“五方面論”“七方面論”等都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于弘揚長征精神的重視程度。
長征是一次歷史革命斗爭,被稱之為“宣傳隊、播種機”,這樣貼切的比喻集中反映了長征精神在革命事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所發揮的關鍵性作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斗爭文化中的杰出代表。精神、文化都屬于抽象概念的范疇,如果在實踐中僅僅依靠文字記錄或者語言闡述,很難將其內部蘊含的深厚底蘊與情懷釋放出來、傳播出去,所以就出現了更容易引起人民群眾共鳴的傳播方式。在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盡管反動派發動多次“圍剿”,盡管紅色文化的傳播受到封鎖,可依然將革命真理與革命斗志通過多種多樣的媒介傳播著,其中紅色歌曲就是最重要的藝術傳播媒介。
2紅色經典歌曲具備民族性與廣泛性
紅色經典歌曲的歌詞呈現出民族性、廣泛性以及多元化的特征,從時間的維度對長征那艱苦卓絕的歷程實現了深刻的描繪,在內容的表達上對紅軍長征中紅軍戰士的斗爭場面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在旋律的維度上將長征中那高昂的革命斗志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集中呈現了當時正處于水深火熱、深受戰火迫害的勞苦大眾對于美好生活的殷切希冀。總而言之,其對長征精神進行了多維度、全方位的展示與刻畫。紅色經典革命歌曲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誕生,走進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中,其韻律深受時代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時代影響力,展現著不屈不撓的中華精神、堅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傳唱至今依舊是精神的食糧,依舊是傳播與弘揚長征精神的主要媒介。
(二)長征精神的宣揚是歌曲藝術恒久傳遞的主要靈魂
紅色經典歌曲無論是從其內容的由來、節奏的生成,還是民族特點的展現等方面都被其獨特的時代感所左右。歌曲能被久遠地傳誦、記憶、激勵人心,關鍵在于其內容的時代特點和其精神的特殊性。其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堅韌不拔的品格是紅歌源遠流長的精神撐持。
1宣揚理想信仰和戰爭勝利的精神
信仰是調動人行為的精神所在。引導性、合理性的理想信仰是長征過程中紅軍打敗諸多困難,突出重圍的精神支柱。惡劣的生存氛圍,二萬五千里的戰術大遷移,對我紅軍來說,其信念的傳遞與精神的展現是戰爭年代里不可或缺的一環。黨中央領導干部十分關注紅軍的理念培養,這些展示基本源自一般大眾,身份普通,文化程度不高,對其理想信仰的灌輸基本以宣傳隊的講解、以老帶新、領導講話的形式展開。到現在依然廣泛流傳的紅歌主要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此歌的內容精練易懂,具備鮮明的宣揚性、教育色彩,充分結合了長征途中戰士表現的優良作風和對戰爭勝利的堅定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這般頗具時代性的藝術歌曲。當然,只有對長征精神有了全面探索與理解,才可掌握其藝術特點。
2宣揚不懼犧牲和攻克艱難險阻的決心
長征過程里,我紅軍戰士不但要面對國民黨一方猛烈的追堵,同時還飽受途中惡劣環境條件的折磨。一旦到了關鍵戰斗之時,作戰前的動員便是一種有效的精神激勵戰術措施。比如:婁山關大捷、四渡赤水、沖出天險臘子口、飛奪瀘定橋等戰斗,都展現了戰士攻克困難、為理想為信仰奉獻的寶貴精神,不懼犧牲、奮勇向前是長征精神的重要展現。恰是由于有此種的革命精神當作精神支持,才可順利完成了戰略轉移。能展現此精神的紅歌人們早已耳熟能詳,比如《紅軍不怕遠征難》。整首歌曲擲地有聲,把長征過程里不懼困苦,敢于奉獻的革命精神形象呈現,恰是源于紅軍戰士的光榮事跡才得以流傳。
3宣揚凝聚力量兼顧大局的意識
團體的力量是長征過程中收攏人心、激勵士氣必不可少的元素。團結就是力量成為當時廣泛傳誦的口號。將紅軍和國民黨做對比,人數差別較大,所以長征精神針對凝結大眾的力量展開了普遍宣傳。官兵和戰士間、人們大眾和紅軍間、部隊和部隊間密切協作,互相幫助,生活中互相配合,紅軍的團結力量不但有紀律的束縛,主要還是依賴人們的自覺意識。迄今為止依然被人們時常唱起的紅歌主要以《團結就是力量》為代表,其是凝聚力量的真實呈現。
三、現實意義
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充分利用紅色經典文化傳播與弘揚革命精神”的要求[1]。
在紅色經典革命歌曲當中生動地詮釋與展示了長征精神,塑造了無數革命英雄形象,蘊含與傳播了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與民族精神,堅信中國革命一定走向勝利,堅信社會主義目標一定可以實現。通過對紅色經典革命歌曲的傳唱以及長征精神的弘揚,可以使生活在和平時代的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革命的斗志,潛移默化地傳輸革命精髓,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去無限的思想動力。
在紅色經典革命歌曲中,大多是以民族英雄的事跡作為基礎創作出來的,在歌曲中細致入微地刻畫了英雄形象,蘊含著深厚的人文主義精神[2]。如《英雄戰歌》中所唱到的“英雄猛跳出戰壕,一道電光裂長空,裂長空,地陷進去獨身擋,天塌下來只手擎……”,以及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所出現的英雄事跡,都在“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中充分地體現了出來。紅色經典革命歌曲以藝術形式,紅軍長征中的英雄事跡詮釋著與體現出社會主義人文精神的道德規范。所以,對紅色經典革命歌曲的傳唱,對長征精神的傳播,有利于人民群眾接受高尚道德準則的熏陶與感染,在文化價值取向逐漸多元化發展的當今,紅色文化應該得到重視,長征精神應得到重視,將傳唱紅色經典歌曲與弘揚長征精神有機整合起來,可以為繁榮民族傳統文化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思想根基,為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鞏固基礎,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帶來動力。另外,紅歌還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組織的一些文化活動廣泛融入廣大群眾的生活之中,搜集編纂了諸多革命與愛國故事,將其列進書中,征收一些紅色經典語錄、篇章,從而促進人們物質、精神生活品質全面提升。
結語
“人類社會的不斷演進,除了物質生活的辯證運動,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隨之變化。”這是偉大革命導師馬克思的經典語錄。是的,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思想發生著新變化,新形勢依舊需要高昂的斗志繼續前行。希望通過文章的闡述,可以促進紅色經典革命歌曲傳播與長征精神的傳承,為實現中國夢偉大構想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 考 文 獻]
[1]王穎峰,李紅梅.論紅色經典歌曲《映山紅》及其傳承[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6):32—37.
[2]班麗梅.紅色經典歌曲的傳播與弘揚長征精神的關系及現實意義[J].戲劇之家,2015(21):52—53.
[3]高文婷.憶往昔長征崢嶸歲月 品當代紅色精神傳承——以央視《歌聲與微笑》等節目為例[J].中國電視,2018(02).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