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指法作為鋼琴演奏的基本功之一,在鋼琴演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鋼琴指法運用能力是要靠演奏者長久的練習與技術經驗積累起來的,而科學的指法運用,不但能夠提升演奏者的練習效率、減輕作品的演奏難度,還能幫助演奏者精準地傳達作品的樂思,增強音樂的表現力。本文試通過對鋼琴演奏指法的歷史演變、基本類別的簡要梳理,以及對肖邦鋼琴作品中的指法運用特點的淺析,希望能對廣大鋼琴學子提供一些理論幫助。
[關鍵詞]鋼琴;指法;肖邦
[中圖分類號]J6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8-0101-03
鋼琴指法,顧名思義是指鋼琴演奏過程中的手指在鍵盤上的運動方式。鋼琴演奏過程中指法是對于作品樂思進行的執行者,其運用的合理性與否,對于音樂的音色、力度甚至整個演奏效果都會產生直接影響。鋼琴指法的合理運用,能夠為演奏者攻克演奏過程中的難點,幫助演奏者更好地表現作品的音樂風格,塑造更為完善的音樂形象,從而更好地詮釋音樂作品。作為直接接觸鋼琴演奏的部位,手指對于鋼琴演奏具有重要的影響。想要建立科學、合理、有邏輯性的指法系統,需要演奏者長年累月地刻苦練習與大量演奏經驗的積累。只有這樣,演奏者在面對一首陌生的作品時能夠根據作品的風格特點、織體、旋律等具體情況從容地做出合理的指法安排。
一、鋼琴演奏指法的歷史演變
有一位著名的鋼琴演奏家曾經指出:鋼琴演奏的關鍵就在于如何在合適的位置,使用合理的鋼琴指法,演奏準確的琴鍵。合理的指法能夠幫助演奏者節省練習的時間、加快練習的效率,能夠對作品的音樂風格以及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做出最合適的展現。
16至17世紀,是屬于古鋼琴的時代,當時的指法藝術程度仍處于大拇指沒能獲得徹底解放的時期,這時期的演奏過程中拇指一般都不能作為轉位運用在音階,縱使被運用也是由左手來完成。這一時期的指法特點主要有兩點,一是頻繁地運用“越指”的手法而忽視了對于小指和拇指的運用。從演奏者的角度出發,過多地運用“越指”,手腕的位置需要依據音型的指法的變化而做出一定的調整,手腕作為連接手指與手臂的中樞機構,在進行上行音階的演奏時右手就會往右回旋,手腕就會往右面的琴鍵靠攏,以此來保證演奏的方向順暢。反之,在下行音階的演奏過程中,手腕也會進行調整。手腕的動作使得越指的運用對于演奏連續性的音樂與音樂的節奏感都會產生直接作用;二是演奏時多為同一手指進行音階的彈奏,很少進行換指。而這種演奏方式在進行旋律線條的演奏過程中勢必會暴露缺陷,會影響旋律的連續性及音樂的美感。
隨著鋼琴音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音樂家開始關注鋼琴的指法藝術。真正解放了大拇指的是巴赫,他贊成使用的指法方式將每一根手指都能夠用到,在1753年他編著了《論鍵盤樂器演奏藝術》一書,為鋼琴指法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貢獻,也是第一次從理論體系為鋼琴指法提出科學意見,全書包含裝飾音、旋律音的彈奏技巧以及速度、指法等具體問題的處理方式。其中,針對指法技術,巴赫做出了較為系統化的論述,為之后的藝術家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作用。總的來說,這部書不僅總結了巴洛克時期的鋼琴彈奏技巧,還為之后鋼琴演奏技巧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所使用的指法系統是現代人汲取了前人的指法原則又發展、創新后的一套較為完善的指法體系,它是根據音程、音型的區別,結合人身體機能的差異特點在實際演奏的過程中總結形成的。這些指法的原則在演奏者最初學習鋼琴的階段就被要求牢固掌握,為之后的鋼琴演奏奠定基礎。
二、鋼琴演奏指法的基本類別
1常規指法
在鋼琴練習的過程中,常規指法能夠讓練習者在短時間內熟悉作品,減少手指的疲勞運動,更能幫助練習者提高練習的效率。所謂常規指法,是指演奏者在長時間的鋼琴練習過程中形成的手指運動記憶,它是演奏者建立在自己的身體機能特點與鋼琴的特性相結合的產物。
常規指法也是在演奏者最初學習鋼琴的時候就必須重視與掌握的基本功。這種指法的主要特點為簡單、方便,遵從于手指的運動規律,能夠讓演奏者覺得運用起來既方便又自如,且手指之間的配合又具有和諧性,有助于演奏的順利進行。比如,五指原位的演奏是人體最佳舒適的方式,但很難有一首鋼琴作品僅僅在五個琴鍵之內進行,當出現五位之外的音符時,就必須顧及手指的換位次數,運用常規指法能夠讓手指在最少的換位中得到有效的演奏。因此,演奏者應在平時練習的實踐過程中總結適合自己的有規律的常規指法,比如在進行模進音樂的演奏時,可以選擇運用同樣的指法,這樣既能照顧手指的慣性運動,又能提高演奏的精確性,讓音樂的層次感更加鮮明。
2非常規指法
如何能夠設計出科學、妥帖的鋼琴指法是每一位鋼琴演奏者都需要關注的一項工作,當演奏者接觸到一首陌生樂譜時,就必須琢磨演奏的指法問題,這是保證演奏順利進行的關鍵。鋼琴大師車爾尼曾指出,一個錯誤的指法,會導致整個樂句徹底癱瘓,音響也會雜亂無章,使得演奏難以進行下去。而指法設計的初衷就是要讓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能夠在最舒適的狀態下進行音樂的傳遞。在鋼琴指法中有一種特殊的存在就是非常規指法的運用,這種指法也是提升演奏質量的重要手段,更是每一位鋼琴演奏者的必修科目。
一根手指自另一根手指外部越過或從內部越過的方法,被稱為過指,這種演奏方法能夠保證音樂的連貫性。比如演奏時三指到四指再到五指間的過指運動較為順暢,但五指到四指再到三指的過指就顯得有些特殊,但為了保證旋律的流暢進行,這種演奏方式也是不能避免的。有時,為了保證旋律的流暢性,還會運用同一根手指應對兩個音符,這種演奏方式被稱為滑指。值得注意的是,自黑鍵向白鍵的滑指較為容易,而在白鍵中的滑指則進行手指的平移就可以,在進行這種指法演奏時,須保持指關節的松弛,以此來保證旋律的連貫性。
在一個相同的音符上進行換指演奏,能夠得到更加多彩的音色效果,這種指法被稱為換指。為音樂的語匯的發展增添了一些細膩的變化,更具有音樂表現力。而且,這種換指的方式還能夠拓寬手指間的距離,更為完整地保留的音響效果。
還有一種針對旋律發展而設計的指法,這種指法保證了音樂的連貫性。合理的指法運用保證旋律連貫性的同時還使得聲部的層次感更加鮮明。
此外,在進行鋼琴練習的過程中,因為音樂發展的需要或者演奏者手指條件的原因,有時會運用大拇指同時按下兩個琴鍵來保證音樂的進行。比如在中國鋼琴作品《蘭花花》中,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左手的七和弦上面的兩個音需要用大拇指同時按下,以此來達到整齊、穩定的音響效果。
三、肖邦鋼琴作品中的指法運用特點
鋼琴的指法對樂曲的演奏效果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越來越多的作曲家在創作作品時關注指法的合理設計。肖邦的鋼琴作品對于世界鋼琴音樂有著重要的價值,他曾在鋼琴練習曲中創造性地展現了具有其個人音樂特色的“肖邦指法”,演奏者在這種演奏技法中能夠領略其音樂精神與藝術美感。
1多樣化的拇指運用
在肖邦的遺稿中他曾經指出,鋼琴演奏的良好進行都與巧妙的指法密切相關。他在借鑒總結前人優秀的指法經驗的同時又進行了改革與創新,對指法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如果說巴赫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首次解放了拇指,那肖邦就是第二次解放了拇指的功臣,他打破了拇指不能演奏黑鍵的舊傳統,這樣一種大膽的創舉為現代的鋼琴指法演奏藝術帶來了一種新的思路。浪漫主義時期,拇指在穿指過程中的應用已經較為自由,肖邦改變了舊時以第一指穿指的方式,拇指因為演奏的需要穿越五指進行演奏。
2五指的充分利用
肖邦指法以細膩、巧妙、傳神著稱,充分利用五根手指指尖的關系進行換指,是其對指法藝術發展的另一貢獻。肖邦針對指法藝術進行改革與創新,源自其鋼琴音樂創作的需要。他認為,作品不同,所運用的指法也應有所區別。上面提到的拇指的穿指運動是一種改革,滑指又是一種展現其指法創作能力的改革。區別于傳統的滑指運動,他所提倡的指法充分運用了五指的作用,他不但創作了一根手指的滑指,更有多音的滑指。
此外,肖邦還開創性地提出了無聲換指的指法方式,即一根手指在觸鍵之后,迅速地改用另一根進行音響的保持,這種換指不僅停留在一個音的情況,雙音與三個音的情況都有發生。
結語
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同理,鋼琴作品的不同,其指法運用自然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沒有一套指法能夠適用于所有的鋼琴作品。而在進行鋼琴演奏的過程中,鋼琴的指法運用是具有多變性的。由于演奏者自身的生理機能的差別,如手指長短、手的大小、身高、重量等身體機能的不同,以及作品的旋律走向、音樂語匯、作品的音樂風格等不同情況,都會對演奏者的指法安排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演奏者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指法選擇,并在自己的演奏實踐中探索指法科學的邏輯性,在自己反復的訓練過程中增強對于指法的運用能力,從而保證鋼琴演奏從容、順暢,完善自己的演奏技巧。
伴隨著鋼琴藝術的繁榮發展,越來越多的鋼琴學子開始重視指法藝術,同時也關注到了音樂演奏過程中的情感運用,在注重情感表現的同時,表演者運用科學、合理,適合自己的身體機能以及審美品位的指法將作品演奏出來,傳遞的音樂才能更加悅耳、動人,具有音樂感染力。
[參 考 文 獻]
[1] 陳顥鑫,陳勇.《彝山風情畫》演奏解析[J].民族音樂,2015(04).
[2] 任怡.論鋼琴教學的指法藝術[J].鋼琴藝術,2015(07).
[3] 李明明.淺談鋼琴彈奏基本功的訓練[J].遼寧師專學報,2012(05).
[4] 任怡.關于鋼琴指法藝術的歷史探索[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01).
[5] 許雯雯.談高師鋼琴集體課中演奏基本功的訓練[J].文教資料,2009(23).
[6] 欒珺.鋼琴演奏指法選擇的基本原則與運用[J].藝術教育,2009(07).
[7] 唐冠祥.用心靈譜寫人生美好樂章——記著名鋼琴教育家方仁慧教授[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01).
(責任編輯:郝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