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越來越頻繁,語言在跨文化交際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英語已經(jīng)逐步成為了國際語言,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交際能力培養(yǎng)必須受到重視。本文就是針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及培養(yǎng)策略進行的探討。
關鍵詞:跨文化 交際能力培養(yǎng) 英語教學
一、跨文化交際的定義
跨文化交際學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這一學科具有多學科性質(zhì) ,對它影響最大 ,與它關系最密切的有四個學科 ,即文化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社會語言學和傳播學 [1] 。國與國之間語言不同 ,文化亦有差異 ,有時差異巨大。文化的差異直接影響著語言的生成、變化和發(fā)展。任何偏離社會文化習慣的行為都將改變原有結構所表達的特殊信息 ,產(chǎn)生一種新的意義。也就是說 ,文化有差異 ,社會規(guī)范就不同??缥幕浑H學研究的正是社會事物和看法方面的文化差異 ,只有了解和理解了這些差異 ,并具有成功地與其他文化成員交流的真誠愿望 ,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這種看法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1] ??梢?,跨文化交際不僅僅是一個語言問題 ,而且要涉及許多語言以外的復雜問題。其中 ,文化差異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內(nèi)容。
二、跨文化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現(xiàn)狀和主要問題
外語教學不僅要注重語言理論的培養(yǎng),更要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教學。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英語的綜合能力,也就是除了掌握英語知識之外還要有能利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2]要使學生能正確得體地運用語言和非語言行為與手段進行跨文化交際,讓學生正確自然地表達和接受交際信息使其在交往中避免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誤解或沖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對社會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不夠,學生在實際交際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也不能夠順利地實現(xiàn)交際的目的,這就是目前大學生缺欠跨文化交際相關能力的表現(xiàn)。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提高英語教師自身的跨文化素養(yǎng),選用合適的教材
英語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需要全方位地擔負起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綜合能力的職責。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要進行轉(zhuǎn)變,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教學效果。[3]無論什么課型的英語課,只要涉及文化內(nèi)涵,無論是詞語典故,歷史地理,還是社會習俗,任課教師均有責任向?qū)W生作適當?shù)慕榻B講解,潛移默化地將文化與語言有機地融為一體。這也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英語教師也堅持終身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閱讀大量的相關書籍充實自己,把自己所學運用到教學中去。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國內(nèi)主流的英語教材都側重于對學生詞匯、語法結構、以及閱讀和翻譯的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忽視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當代大學生使用的教材應該符合他們的實際需求,富有時代特色。所以,要真正培養(yǎng)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應該選用既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又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的教材。例如,在選用閱讀材料的時候,不但應考慮該文章里的語言結構是否有足夠的知識點,還要考慮其中是否包含一定的文化內(nèi)容,包括得體的言語行為、非言語行為、西方價值觀念、文化差異等等。通過這些教材,在教學中不僅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目標,同時也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逐漸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促進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興趣
由于學時等因素的限制,非英語專業(yè)大學英語課程中一般不會專門再開設英語語言文化課。因此,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解決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問題的關鍵還需要依托于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不感興趣,教師的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和挑戰(zhàn)。很多學生已經(jīng)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英語學習,形成了基本的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必須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師生之間達到完美的配合,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三)加強學生的課外學習以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任何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單靠一周幾節(jié)的課堂教學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加強課外學習,比如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英語文學著作、報刊雜志等,通過大量的閱讀掌握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也可鼓勵學生多觀看原版的英語電影和電視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在課余時間也可以多組織一些第二課堂活動。例如,可以多舉辦英語角的活動,舉行英語相關的各項比賽,推廣對英美國家有關文化習俗方面的宣傳,讓學生通過娛樂的方式來真正體會到語言的實際應用。此外,還可鼓勵學生多與外教交往,在交流中體會東西方文化差異。這些活動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總結
英語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溝通和交流,當今社會對良好的英語素質(zhì)的理解不再僅僅是指扎實的語言功底,還應包括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這種能力將為我們的學生在以后的國際化交流和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在英語教學中,應當如何在新世紀的歷史條件下,培養(yǎng)出合格的、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是我們所有英語教師都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參考文獻:
[1] Sperber, D amp;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04.
[2] 李群, 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廣東農(nóng)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2011,27(1):47-50
[3] 王一君,基于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析[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76-77
作者簡介:
周茜(1986.2-),女,四川省廣安市,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2011級碩士,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