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慧萍
摘 要:傳統皮影戲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表現之一,擁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在美術設計教學中也有著豐富的應用。文章在對中職學校美術設計教學進行研究時,對皮影藝術的應用方法和皮影美學的傳播發展方向進行了充分論述,希望能夠借助皮影戲當中的人物造型,使美術設計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對傳統藝術的美學認知和熱愛。
關鍵詞:傳統藝術;藝術傳承;皮影人物造型;美術設計教學
中職教育階段的美術設計教學作為傳統的素質教學內容有了新的要求。對于學生來說,中職階段的美術設計教學除了要能夠培養學生的基礎美術理念,通過塑造對美術的認知來豐富學生的美術境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快速形成適應發展的美術設計綜合能力,其中既包括以美術設計為主的技術專業能力,也包括對美術方法進行分析的方法能力,還應該具備一定的社會分析能力,從而更好地與社會需求相契合。
一、中職階段美術教育的教學要求
(一)中職階段美術教育的教學方向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領域針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所提出的教育方法,通過開設中等職業學校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使部分文化課課程內容學習不夠扎實的學生能夠在學校教育階段掌握并靈活運用一門技術,從而可以憑借“一技之長”參加到社會勞動當中。中職階段的美術設計教育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所產生的,通過美術設計教育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日后參加工作時,擁有諸如美術設計、建模設計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來看,中職階段的美術設計教育應當具有市場導向和就業導向的特點,在教學方法上應當時刻遵循社會人才需要,進而培養學生的能力。對于中職階段的教育者來說,認清時代發展形勢,了解未來就業市場的基本情況,能夠完成對于學生的就業規劃,是必備素質。
(二)中職階段美術教育的教學方法
與一般高等教育服務于學術研究的理論教學不同,中職教育作為市場就業導向的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1]。美術設計教育作為重點的藝術門類,在教育過程中,更應當采用綜合能力的培養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育者要能夠從就業形勢出發,認清能力培養的基本方向和戰略意義,同時要能夠對國內外教育環境進行評析,并從國外優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出發,形成專屬于我國就業環境的教育策略,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獲得有益的收獲。而綜合能力培養在于全面和具體,因此學生除了要能夠形成充足的理論基礎之外,還需要實現知識與技能的融匯貫通。例如動畫制作和游戲制作作為重要的美術專業學生的就業環境,要求學生需要針對美術制作的需求制定具體的學習方案。其中二維和三維的制作更是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考驗,因此在中職學習階段,需要格外關注能力的培養。
二、中職美術教育中皮影藝術的應用
皮影藝術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藝術資源,其通過皮影人物造型的方式來表演劇目,從而展現出內在的文化。目前一些中職學校在進行美術設計教學時都會通過皮影等藝術手法進行美術創作的講解,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美術創作的具體過程。本文在對某中職學校進行調研中,對該校美術設計教學的皮影運用進行了總結。
(一)學習皮影表演
在本文進行調研的美術設計教育課堂中,由于學校地處于皮影技藝傳承的重點地區,因此會有一部分課程進行皮影表演。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之下進行皮影戲的表演學習。教師在進行內容講解和皮影表演教學時,會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其中一個小組作為皮影戲的觀賞者,而另一個小組作為皮影戲的表演者,通過觀看欣賞和實際表演身份互相轉換的方式,提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而作為重要的表演道具——皮影,通常也由教師在課前完成準備,大部分皮影道具都十分現代化,同時皮影表演的故事內容也是經過教師改編的歷史傳奇故事。學生通過表演內容的方式學習并了解皮影藝術,同時掌握皮影的動作特征和靜態特征,形成美術概念和美術價值。
(二)觀看優秀皮影演出
在2008年,央視春晚表演的舞蹈節目《俏夕陽》就是通過真人模擬皮影戲的方式進行皮影藝術的傳遞,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美術學習內容和美術學習進度,組織學生觀賞具有藝術氣息和美學價值的皮影演出,從而使學生獲得皮影藝術的熏陶。例如在本文調研期間,中職學校組織學生參加觀看了《燈官油流鬼》的演出視頻,這部演出內容由中國編劇和法國導演共同完成,內容中將傳統的皮影藝術與中國國粹京劇相互結合,使得整個視頻內容精彩紛呈。視頻的畫面展現方面,由于融入了皮影戲和傀儡戲的元素,導致諸如影窗、帷幕等場景的展現十分具有詩情畫意,能夠烘托出整部作品所傳遞的凄美的意境,進一步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法國青年導演薩拉·奧本娜在進行中國傳統元素的展現時,對中國文化進行了充分了解,大膽地融入了燈光的變化和景深的前后交迭,甚至還加入了諸如蒙太奇等電影元素,使得整部作品表現出夢幻般的視覺體驗[2]。在完成觀賞后,筆者對學生進行了采訪,多數學生表示,作品對于心靈有著不小的震撼,甚至還影響到了自身對于審美的認知,進一步將美術設計學習和美術創造融合在了一起,在進行美術設計時能夠產生一定的靈感。
(三)學習優秀作品的制作方法
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動畫作品的制作公司開始從傳統文化當中汲取養料,進行新技術與傳統美術的結合,并將其應用于動畫制作的實踐當中。一些擁有著較高技術手段和設計水平的動畫制作在兼顧了劇情敘事的同時,也將皮影戲的藝術美學充分地展現出來。在進行教學中,教師通過對當前擁有皮影戲元素的動畫作品進行集中展現,通過對比的方法向學生傳達動畫制作過程中的特點,學生一方面能夠充分了解動畫美術設計的技術和應用方向,同時又能夠從皮影美術特點出發,從細微之處對優秀作品進行觀察,從而豐富學生的視野和認知。例如在2006年曾經獲得“美猴獎”和觀眾一致好評的動畫短片《桃花源記》,就是環球數碼公司結合歷史傳說故事將敘事內容與傳統皮影造型相互結合所打造的。影片當中雖然場景都是通過3D建模來完成的,但是在場景模型的設置時,為了能夠充分體現出“桃花源”所擁有的清凈、素雅的特征,設計人員利用皮影元素和水墨元素的結合,完成了動畫場景的創作,并且在二維和三維的轉換之間恰到好處地完成了過場動畫的優美過渡,使得皮影元素巧妙地融合到劇情推進當中,成為劇情表達重要的助推元素。教師在進行動畫作品講解時,將美術內容的重點放置在了動畫設計和技巧運用中,使學生更加直觀全面地了解到皮影元素的應用方法。
三、中職美術設計教學皮影人物造型元素的發展
雖然在目前的中職美術設計教學當中已經有部分教師能夠將皮影藝術的特征和美術設計相互結合,豐富學生的創作方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但是在教學需要當中,對皮影藝術當中的人物造型挖掘還遠遠不夠。筆者認為在今后的教學發展當中,應當著重思考人物造型的藝術魅力。
(一)造型設計教學
在中職美術設計教學中,學生的美術設計能力是主要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當前教學環境在滿足了學生對于美術的認知和感官體驗后,應當將教學內容回落到美術設計當中來。在皮影藝術當中,皮影人物造型的設計對于學生而言具有較大的影響價值。由于皮影戲的故事大部分取材與歷史故事以及民間傳說故事,因此在進行人物造型設計時,人物的特點往往具有豐富的時代印記[3]。例如在劇作《曹仲達》中,皮影的造型設計者就根據歷史當中的北齊曹仲達和壁畫當中的曹仲達樣貌進行了衣服、神態的設計。在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抓住人物造型的設計神韻,通過客觀的設計方法和主觀的設計理念兩個方面的講解來帶動學生對美術設計進行思考,從而使學生能夠盡快形成不同風格的設計理念,并在不斷鍛煉的過程中形成造型的設計能力。
(二)皮影人物三維建模
由于皮影人物的表現方法,大部分皮影人物造型都是以側面形式展現出來,并通過表演者的操持,使皮影人物能夠變得生動形象。皮影所具有的這一特點在一些二維、三維的動畫以及游戲當中逐漸為設計者所重視,一些設計者通過巧妙的設計將皮影人物形態融入到設計作品當中,使作品除了擁有生動形象的表現特征之外,還擁有了深厚且豐富的文化內涵,引人關注。中職學生在完成學業后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參與到美術設計當中,因此對于先進的設計技法以及技巧與皮影藝術相互融合進行學習很有必要。在目前的三維建模中,大部分設計者都采用3D MAX進行設計,而皮影作為獨立的面,在3D MAX當中需要通過建立“plane”平面的方式,對人物造型的身體各個部分進行分別建模,其中,能夠表現皮影人物運動和神態的頭顱、手臂、雙腿等,需要格外注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皮影的人物造型元素的特點進行展現,通過對3D MAX軟件的靈活運用,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如何將皮影人物造型打造成三維的模型。譬如,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模型“chamfer”的使用方法,使學生所完成的平面建模增加立體感,同時,教會學生靈活運用模型當中的倒角命令,使模型當中平面的面數不斷增加,使其成為“高模”。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現代美術設計當中對于傳統藝術的養料汲取也越來越普遍。皮影藝術作為傳統藝術當中的佼佼者,其人物造型的特征和趣味對于美術設計而言具有著極大的啟發和應用價值。作為以就業導向為主要要求的中職美術設計教學,除了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皮影之美進行美術與藝術的傳承之外,也應該建立人物設計教學方法,帶給學生優秀的設計技巧和設計理念。
參考文獻:
[1]龐軍平.中職學校漆藝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探索[J].中華少年,2017,(27).
[2]白晶瑩.中職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策略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6,(22):34-35.
[3]吳志上.多元化視角下中職美術設計課程多媒體教學滲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7):84-85.
作者單位:
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