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凱鋒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區居民對生活環境和住宅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居住小區的公共建筑作為人們居住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設計完善、功能全面、良好的居住小區公共建筑有利于滿足居民的住宅要求,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由此可見,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設計至關重要。鑒于此,本文對居民小區公共建筑設計進行討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居民小區;公共建筑;設計
引言
目前在城市居住小區內,為了有效的滿足居民生活配套服務,對居住小區公共建筑進行合理配置和優化設計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目前在居住小區內的公共建筑設計大體分為教育保育類、商業服務類、鄰里交往類和市政公用類等四種類別,由于每種類別都具有各自的特點,所以需要在設計時以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為前提,從而對公共建筑進行合理的設計,確保居住小區整體質量水平的提升。
1居住小區公共建筑的概念以及分類
居住小區是城市構成中重要的一部分,城市總體規劃的內容之一就是居住小區規劃,而居住小區的公共建筑也是重要部分,它滿足了居民生活、休息、工作、文化、交通運輸的綜合規劃和建設要求。
居住小區公共建筑共有商業服務、教育保育、管理及鄰里交往和市政公用四種類型。在實際規劃中,應根據不同類型的公共建筑的不同特點,和小區特點相結合,立足于滿足居民居住和生活需求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商業服務類相對應的小區建筑形式有超市、農貿市場(菜市場)、餐飲樓、零售店和電信、儲蓄、衛生服務站等。教育保育類相對應的小區建筑形式有托兒所、幼兒園,小學,初高中等。管理及鄰里交往類相對應的小區建筑形式為居民活動中心、會所和老年活動中心等,其主要形式是滿足居民所需。市政公用類相對應的小區建筑形式具體有變電站、泵房、廁所、自行車、垃圾回收站、街道管理室、消防中心、車站等。
2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設計的要求
2.1公共建筑的衛生有更高的要求
居住小區公共建筑的衛生設計和日后的處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公共建筑本身的衛生處理,主要是公共建筑的采光、日照、通風情況,公共建筑產生的噪音、對空氣污染的程度等,需要及時處理,防止為居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二是公共建筑能否及時處理小區的垃圾問題,這就要考慮公共小區垃圾站的功能發揮了。所以,在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衛生問題的處理,避免出現現有的小區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住宅的舒適滿意程度。
2.2公共建筑的便利性
居民小區公共建筑的便利性是居民對小區的基本要求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公共建筑的功能之一。居民小區公共建筑在設計時,要遵循便利性的原則,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在對公共建筑進行設計時,要合理布置小區所有建筑的格局和位置,具有良好的可達性。為了實現這一要求,就要求在設計時,盡量縮短小區的路線,使它的服務半徑減少到最小。此外,還要保證小區內部的交通順暢,方便居民的出行和生活。
2.3滿足居民的精神需要
居住小區內的公共建筑在滿足人們基本需求的基礎上,需要在滿足居民更高層次上的精神需求,即具有識別性和歸屬感。識別性可以通過公建功能上的多樣性實現其形式上的多樣性,從而使其具有可識別性。目前我國處于老齡化社會,小區內白天以老人和小孩居多,所以這些人在閑暇時間內渴望交流和有個可以坐下來休憩的地方,所以公共建設可以通過將功能集結在一起形成小區的中心特有環境,也可在小區街道、綠化和廣場共同構建起具有生活氣息的場所,從而使居民真正的想停留下來,不僅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區的質量,而且也使居民具有較強的歸屬感,有利于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3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設計方法
3.1教育保育類建筑的設計
這是保育幼兒,青少年接受基礎教育的地方。他們是有托兒所、幼兒園和小學的住宅樓。托兒所和幼兒園要聯合建筑,以便為父母接送孩子節省時間和精力。在規劃布局上,考慮到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成長,幼兒園建筑應具備以下條件:①托兒所和幼兒園應位于社區的中心和入口,300m以內是其最佳服務半徑,方便家長接送。②一定大小的場地應放在幼托所前面方便進行戶外活動,以獲得更充足的陽光以及新鮮的空氣。③幼托所處的環境應相對安靜,無噪音干擾。④當幼兒園和托兒所聯合在一起時,要彼此分開,以免相互影響。
3.2商業建筑設計
居住小區內商業建筑設計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因為對于居住小區來講,雖然商業建筑的規模較小,而且布局也較為分散,在小區內應該屬于從屬地位,但其卻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為居民生活提供最為便利的服務,特別是對于一些新建的小區,由于離城市商業中心較遠,這種情況下,小區內的商業建筑則在居民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對小區內商業建筑設計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設計。首先,小區商業所包含的內容通常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諸如涉及面較廣的各類便利店、藥店、音像店、花店、面包屋、美容美發、書店、家居飾品、餐飲等等,這些商業服務場所往往由于規模小,所需的面積也較少。其次,為了給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務小區商業要考慮合理的服務半徑,通常服務半徑不宜超過500m。另外社區商業作為整個房地產業的一部分,還要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即其本身作為商品也要做到商業價值的最大化,要能夠順利銷售或租賃出去。因此,要做好小區商業就必須對其內在規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認知。
3.3市政公用類公共建筑
1)車庫的問題。目前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家庭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車庫的設計對于居住小區來講必不可少,目前對于車庫的設計大體采用分散和集中布置兩種方式。多層住宅車庫多以底層為主,布置較為集中,而且在設計上要利于存、取車的便利。高層建筑車庫多以地下或是半地下為主,也有采取室外集中停車方式進行布置的,其通過高超的技術設計的車棚及外觀,不僅沒有破壞小區內的整體環境,而且形成小區內一道獨特的風景。2)居住小區內的公共廁所在設置上需要與其他公建設施進行聯合設置,其位置不僅在相對隱蔽,而且還要容易找到,可以設置在沿街又不正面對街的地方,這樣再利用明顯的標志就容易找到。3)垃圾站是居住小區不可或缺的設施,但人人都希望垃圾站能遠離自己,但卻又被時時需要,所以在進行垃圾站設計時,需要在每個住宅樓前都要進行設置,而且采用蓋式垃圾桶,這樣可以減少垃圾桶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同時由物業管理部門進行統一收取,運送到垃圾站進行綜合處置。
結束語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住小區也有了新的變化和發展。居住小區由較低層次的水平發展為較高層次的水平,不僅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時居住小區內部的公共建筑和基礎設施也變得更加完善。居民小區的公共基礎設施設計關系著小區的整體質量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所以,設計人員應當結合現代的需求,始終奔著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為廣大居民設計出舒適、美觀且實用的公共建筑。
參考文獻
[1]狄志國.試論城市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設計[J].科技與企業,2014(13):298.
[2]潘可杰.城市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設計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3):207.
[3]宋麒.淺論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設計[J].江西化工,2012(04):155-156.
[4]侯俊慧.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設計漫談[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2):296.
[5]馮曉春,王祁.淺談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設計[J].才智,2011(21):334.
(作者單位:深圳華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