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國
摘要:為適應現代植保要求,加快植保新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植保植檢站通過建立植保專防隊、農民培訓、實施農業項目、采用現代信息技術等多種植保推廣新模式的綜合應用。綠色植保技術的提出為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從綠色植保技術入手進行分析,并思考未來綠色植保技術在農業產業中的應用。
關鍵詞:現代農業;植保技術;應用思考
我國作為世界上的農業出口大國,在國內外面臨諸多挑戰。農業安全一直是民眾關注的重中之重。為了跟隨時代步伐,許多農民先后改進生產模式,不僅生產出有機食品,而且使農業朝向更加生態且無公害的方向發展。但僅僅這樣還是不夠的,只有植保新技術的全面推廣應用,生態農業才能全面代替傳統農業,實現農業的真正振興。下面對植保新技術的重要性、實際應用與發展前景等方面進行詳細探究。
1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重要性
植物在每個生長階段都會在其內部發生程度不同、類型不同的變化,所以說,植物的生長成熟是個復雜且緩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謹慎細致地發現植物發育各個階段的改變以及對營養的需求。目的明確地做好各個環節的植保工作,為生態農業的順利發展打下扎實基礎。絕大多數植物都是一半暴露在空氣中,另一半掩埋在土壤里,這種情況使得植物面臨諸多方面的威脅與影響。傳統農業通常會使用化學農藥,在控制害蟲,抑制病害的同時,卻不能達到全面消滅的目標。故而,傳統植保技術需要改進。植保新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補全傳統植保技術的短板,學習先進理念,引用高端設備,使農業整體水平向一個新臺階邁進。
2植保技術的應用與思考
2.1建立植保專防隊,促進植保新技術推廣
近年來,隨著農村土地流轉和比較利益的驅使,農村勞動力大量向城市轉移,導致了農村家庭結構的改變,留守人群以老年、婦女和兒童居多,導致農田耕作、管理效率下降,出現了田地閑置或田地有人種無人管的現象,田間病蟲害防治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因此組建植保專業化防治隊伍已成為現代植保發展的必然趨勢。
2.1.1建立新型植保專防隊伍
積極擴大植保專業化防治服務隊伍,以農藥經營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機綜合服務大戶、種田大戶及農業糧食加工、生產企業為主體,在自身服務范圍內,延伸開展植保專防服務。鼓勵有志于服務農業、服務農民的中青年勞動力參與植保服務組織,并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提高服務技能和水平。
2.1.2加強培訓指導
提高植保服務隊伍的水平和專防隊員素質,是開展統防統治的關鍵,加強對服務人員植保知識、技術及農機操作、維修、保養技能的培訓,使服務人員達到“一能三會”,即能維修機動噴霧器、會識別病蟲害、會正確用藥、會檢查防治效果,從而提高了服務人員統防統治的服務能力[1]。
2.1.3規范運作
提升服務水平按照管理規范化、操作標準化、社員專業化的要求,規范植保專業化防治隊伍的建設。1)落實規范性防治要求。專防隊要嚴格依據植保部門提供的《病蟲情報》防治意見,按照統一時間、統一藥劑、統一技術、統一防治效果的“四統一”要求,適時完成防治任務。2)規范防治制度和流程。建立田間防治作業檔案,每次防治后對防治藥劑、用藥量、防治時間、防治效果等信息進行詳細記錄。
2.1.4示范帶動,廣泛宣傳,擴大影響力
以專業化防治隊伍為植保技術推廣的載體,由傳統的技術服務到村,進一步把服務延伸到戶、到田,擴大技術普及率、到位率。
2.2多渠道多層次培訓農民,促進植保新技術推
廣農村勞動力總體素質不高,科技知識掌握有限,農業生產率低。加強農民培訓,可提高農民接受和運用農業科學技術的能力,對農民增收、生產增效有重要意義。聘請科研院所、高校農業專家及農業技術推廣系統的專業植保人員,壯大農民培訓隊伍,創辦農民大學、農民培訓中心、農民合作社、農村科技服務團等組織,以多媒體播放、室內講授、田間培訓、實地操作和外出參觀考察等形式,開展各項農民植保技術培訓工作,培養新型農民。
2.3植保新技術的實際應用
關于新植保技術的實際應用,下面通過殺蟲燈、黃板與誘性劑三種方法來詳細說明。首先,殺蟲燈在消滅害蟲方面表現良好,收效顯著。在未用殺蟲燈之前,溫度高的月份噴灑藥劑四到五次以防治金龜子與螟蛾科害蟲。在使用殺蟲燈之后螟蛾科害蟲可以實現無藥防治,每月噴灑藥劑防治金龜子等害蟲一到兩次,平均來講可以減少三次以上藥劑噴灑,有效減少一半藥劑用量。不僅能節約農藥防治費,而且節省人力,減少勞動量。與此同時,下季度或明年的害蟲密度也能達到顯著減少的結果。頻振式殺蟲燈主要有三方面優勢:減少蟲類種群數量,用減低密度的方式減輕危害;減少化學藥劑的用量,以此來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危害;根據誘導結果,預測出害蟲種群趨勢,進而科學防治。
殺蟲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害蟲天性,物理方法實現滅蟲目的,對人畜無毒無害,對環境沒有污染。然后,黃板在小白菜的生產中普遍運用,根據調查統計,一張黃板可以黏住黃曲條跳甲三百六十余頭,一般來講也可以黏住害蟲八十到二百四十頭不等,在臨近蔬菜的地方加大用量,故此,正確使用黃板,對黃曲條跳甲的防治有著良好的效果。以此代替高毒農藥在葉菜類蔬菜中的大量使用。最后,是小菜蛾誘性劑的使用,在一個防治周期的單個甘藍成長中,誘蟲量最多的小菜蛾性劑可以誘殺八百五十余條成蟲。誘性劑的效果尤為顯著,其他誘性劑比如,小實蠅誘劑在經過反復實驗后證實,實際誘蟲效果也極為顯著。
2.4開展植保技術特色項目,促進技術推廣
1)借助糧食高產創建和陽光工程培訓項目,加快植保新技術推廣,為提高高產創建項目資金效益,將高產創建項目培訓與陽光工程項目培訓進行整合,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專項培訓。培訓班安排知名的植保、種子、土肥及栽培方面專家分別對農民進行授課,針對農作物長勢和病害情況,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植保技術方案和田間管理措施。不僅提高了農民對病蟲害的防治水平,降低了防治成本,還保障了農產品安全,保護了生態環境。2)借助農技推廣補助項目,推廣植保新技術補助項目,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農業科技下鄉入戶活動。“手把手”、“面對面”地做技術指導工作,發放技術資料,專家和技術人員開展科技示范,解決了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充分展示了科技進村入戶的作用和效果。
3未來的發展前景
植保新技術在實際使用中的巨大優勢是有目共睹的,不僅擁有代替傳統化學藥劑的巨大潛力,而且就自身而言也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間。植保新技術不再是單一的去除消滅,而是從根本上解決害蟲及病源對植物的破壞,加快生態發展,提高經濟收益,自身發展潛力巨大。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合理應用,不僅在技術層面,還在實際運用中有著巨大優勢,可以說,植保新技術是植保工作的一次重要突破,為生態農業的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今后生態農業向社會提供更安全高價值的食品提供保障,利于實現生態農業的長久進步。
4結語
綠色植保技術的實施可以提高農業產量,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控制生態環境的污染,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綠色植保技術的宣傳與推廣,加強對綠色植保的支持,讓綠色植保技術發揮出真正的力量,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成卓敏.科技創新與綠色植保[M].中國農業科學出版社,2015.
[2]歐高財,鄭和斌,羅莉婭.關于建立新型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幾點思考[J].河南農業科學,2017,(11):133-135.
(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