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加錳
摘要:公路工程屬于我國一項基本建設工程,安全管理作為公路工程建設中的核心內容,需要相關人員展開全面管理。基于此,本文將分析公路工程安全監管原則,并研究公路工程安全監管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公路工程安全監管準備工作、設備材料控制、準確識別危險源、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以及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
關鍵詞:公路工程;安全監管;信息技術
前言:
實施公路工程安全監管,能夠保證整個公路工程建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我國針對公路工程安全監管,已經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方案以及管理條令,這一措施提升了公路工程安全監管質量。因此對公路工程安全監管展開研究,能夠有效提升我國公路工程建設的良好發展。
一、公路工程安全監管原則
公路工程安全監管實施過程中,為了保證整個安全管理過程的有效性,需要根據以下原則進行:第一,預防性原則。公路工程安全監管需要將安全作為其中的核心內容,預防作為主體,采用綜合治理的方式,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和施工要求,制定出相應的安全管理方案或者預習方案。并在公路工程安全監管,嚴格根據制定的安全預防方案進行,將公路工程安全監管的預防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第二,科學性原則。我國在建立公路工程安全監管機制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研究,在內容方面,將當今時代最先進的理念和安全管理方式應用在其中,根據我國安全技術的實施標準,引導整個安全生產的有效進行,最終達到提升公路工程安全監管質量的目的。
第三,全過程原則。公路工程安全監管中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因此需要針對各項施工工作進行研究,這種方式能夠將公路工程安全管理貫穿到整個施工過程中,提升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四,可操作性。在公路工程安全監管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整個管理方案以及管理措施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以及針對性,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開展對應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措施,保證實際情況與施工方案之間的吻合性。
第五,動態性。整個公路工程施工是動態的過程,其中不可控因素也較多,因此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安全生產施工原則進行,對施工過程展開動態控制,最終達到提升施工工程安全管理效果的目的。
第六,最優原則。公路工程安全監管需要根據科學的方式開展,不能盲目降低安全管理成本,需要在保證安全施工管理的基礎上,將施工中的人力資源、財力資源以及物力資源等管理方式展開優化,將施工的資源進行有效利用[1]。
二、公路工程安全監管措施
(一)公路工程安全監管準備工作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過程較為復雜,涉及到的內容也較多,為了保證公路工程安全監管的實施質量,則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采取相應的準備工作,為接下來的正式施工提供條件。例如,在實際準備的過程中,需要確定整個項目的實際設計目的和意義,尤其是施工圖紙中的具體內容設計以及施工放樣情況等。在實際施工現場,項目設計技術管理人員需要與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員確定實際施工中存在的風險以及施工難點等,讓施工人員做好充分的施工準備,避免在實際施工中發生意外,造成經濟損失以及人員傷亡。項目作業人員在掌握技術內容之后,需要在技術交底工作資料上進行簽字,將項目技術交底工作落實到實處,避免出現技術交底責任劃分不明確以及出現技術漏洞等情況,影響最終的實際施工質量。另外,為了保證整個公路工程施工過程的安全,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在施工現場的危險位置張貼警示標語,并對施工危險區域進行限行,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二)公路工程安全監管設備材料控制
施工設備以及施工材料是整個工程施工的基礎條件,因此在實際公路工程安全監管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任務就是對施工設備以及施工材料展開全面有效的安全管理,其中包括設備材料的質量檢測、接收以及入場檢查和型號檢查等。例如,在建筑材料正式投入施工建設之前,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對建筑材料的使用功能、規格以及型號等進行檢查,與記載內容不符的材料,不能允許其進入施工場地。另外,對已經進入施工場地的材料進行清點,根據不同的材料型號進行分類存儲,避免材料出現混淆等情況。在目前公路工程施工中,大型設備的使用數量越來越多,因此針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需要對設備開展功能、質量以及型號等方面的檢測,保證其能夠達到政府施工檢測的要求。例如,在設備正式使用之前,對設備進行全面的施工檢測,保證設備的各項運行性能達到相應在標準,并將設備性能的運行情況記載下來,保證最終設備的實際應用質量[2]。
(三)準確識別公路工程安全監管危險源
影響公路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就是施工危險源,因此在公路工程安全監管的過程中,需要針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危險源進行辨別。例如,在實際辨別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橫向到邊以及縱向到底的原則進行,避免危險源識別出現盲點等情況,全方位識別其中存在的危險因素。第一,現場檢查。在識別危險源的過程中,需要加快現場檢查的頻率和深度,不能僅僅將檢查范圍應用在施工表面,需要及時準確的識別危險源和管理危險源。第二,安全檢查表。在識別過程中需要將安全檢查表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記錄和消除危險源,降低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第三,檢查記錄。危險源的識別過程,需要仔細檢查施工記錄,針對施工之前的記錄進行檢車分析,確定其中可能出現的危險源,并制定針對性的預防計劃,從根本上抑制危險源的出現。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信息技術時代,因此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公路工程安全監管中,是我國公路工程安全監管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同時還能夠提升公路工程安全監管技術水平。公路工程施工水平與施工技術存在緊密聯系,其中包括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設備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技術檢驗水平等。以上技術的應用,最根本目的就是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正常運行,因此各個施工過程都需要應用信息技術管理。例如,在實際公路建設的過程中,使用先進的監控技術,將整個施工區域通過監控系統進行管理,設備與施工區域與總施工控制管理系統相互連接,一旦設備或者施工人員技術應用出現異常,該系統能夠第一時間發出警報,管理人員在接到預警信息之后,第一時間進行問題處理,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運行[3]。
(五)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系統是實施安全監督的基礎,因此必須對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和優化,例如,在實際公路工程安全監管的過程中,可以建立共同管理的安全體系,確定施工中各個階段的實際負責人。例如,項目經理是施工現場的第一負責人,主要負責施工中的各種生產經營活動以及安全管理活動,保證整個施工過程安全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同時針對項目施工中的所有人員進行安全管理培訓,其中主要包括安全例會、安全培訓教育學習、安全知識生產法規學習等,讓職工形成安全施工管理意識,認識到安全對公路工程施工和自身的重要性,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的責任意識。通過以上分析能夠看出,在實際公路工程安全監管的過程中,需要施工人員從不同方面展開安全管理,并且將先進的技術手段應用在其中,保證公路工程安全監管的順利開展。
結論:
綜上所述,開展公路工程安全監管能夠促進我國公路工程建設水平的提升,在實施安全監督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從材料設備安全管理、危險源安全管理以及信息技術充分利用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我國公路工程安全監管質量,最終達到促進我國全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衛平.公路工程新建、改(擴)建項目第三方安全技術服務可行性研究[J].智庫時代,2018(28):218-219.
[2]楊勇.針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監管短板及提升措施[J].四川水泥,2017(02):252.
[3]孔大喜.試析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應對措施[J].綠色環保建材,2016(09):59.
(作者單位:保山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