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艷丹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120)
導標是引導船舶通過狹窄水道,避開危險區域或進入港口船閘時的一種視覺航標,是港口航道導助航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多由前后兩組或三組立標組成,一般前低后高,它們連線的延長線表示著航道的軸線。
隨著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中國海上運輸得到了持續快速發展。隨著船舶的大型化,航道不斷拓寬和延伸,導標結構也日益大型化,這些發展變化對導標的結構設計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結合連云港導標實例,選擇合適的結構形式,并對其結構進行分析,提供合理的計算方法。
導標由上部標牌、支撐標牌的主體結構和基礎三部分組成。上部標牌形狀通常有方形、菱形、矩形、三角形、圓形、梯形等。標牌是白天的助航標志,尺寸越大,在沿導標軸線觀察時,越具有明顯的形狀特征,可觀察的距離也就越遠。標牌多由有間隙的板條或鏤空的牌面構成。
常見的導標結構有混凝土結構、鋼桁架結構及鋼塔筒結構,鋼桁架結構又可分為鋼管桁架和角鋼桁架[1]。三種形式優缺點如下:
(1)混凝土結構導標:優點是結構外封閉,有利于導標的檢修和維護,結構形式應用成熟,抗腐蝕能力強。缺點是受設標地區視界內的背景情況所限,為突出導標作用,外形多為混凝土煙囪,不美觀。
(2)鋼結構桁架導標:優點是空間桁架結構,鋼管和角鋼可現場進行焊接,施工方便,結構形式與電力行業的變電塔類似,應用廣泛,技術較成熟,造價便宜。缺點是開敞結構,檢修和后期維護不方便,維修工人操作存在安全隱患,設備存在被盜風險。圖1所示為建設完成的鋼結構桁架導標。
(3)鋼結構塔筒導標:優點是結構外封閉,檢修和維護方便,結構形式類似于風電行業風機塔筒結構,技術較成熟,外形美觀,可工廠化生產,現場拼裝,施工質量能得到有效保障。缺點是受風荷載影響比鋼桁架大,塔身易受變形控制,對場地要求高,造價介于混凝土與鋼結構桁架之間。

圖1 鋼結構桁架導標
連云港布置三座導標,其中前中標間距2060m,中后標間距610m。樁身高度分別約為40m、48m、54m。本文以已經施工完成的40m鋼結構三角型塔架導標為例,進行荷載計算和內力分析。
項目所在地為A類地貌,三角型塔架塔高40m,在高程40m、31m處設置兩個內平臺用來放置設備。在導標的頂部布置一塊標牌,尺寸為6m×8m。標牌中心處預留直徑1m的孔用來安裝LED燈器。三管塔底部邊長4m,頂部邊長1.5m。
三角型塔架在風荷載、地震的作用下,產生塔架變形與塔柱內力。該塔架材料為Q345鋼管及槽鋼,共有6段。采用SAP2000建立結構有限元模型,所有節點均考慮為鉸接點。利用SAP2000軟件進行風荷載和雪荷載的施加時,可采取兩種加載方式:(1)將荷載等效成均布荷載或者集中荷載施加到節點上;(2)在模型上建立虛面,將荷載作用在虛面上。本塔架采用方式(1)來進行計算。圖2、圖3所示為導標示意圖及計算模型,表1為塔架主體部分材料參數表。

圖2 三角型塔架示意圖

圖3 導標塔架計算模型

表1 材料參數
(1)恒載:三角型塔架恒載為自重。本塔架重約18.8t。
(2)活載:結構的活載包括風荷載與雪荷載。風荷載主要考慮三種風向,經計算當風荷載以c風向作用在三角型塔架上時,塔架位移、塔柱內力以及支座反力最大,選取最不利情況即風向0°來進行計算。圖4所示為風荷載作用下的三種風向。

圖4 風荷載作用下的三種風向
根據GB50135—2006《高聳結構設計規范》[2],風壓計算公式為:
式中,ω0為基本風壓,根據項目地資料取0.45kN/m2;μz為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根據規范按高度變化差值選取,依據規范取μz=1.8×0.6=1.08;μs為體形系數,塔架擋風系數計算為0.45,標牌的體型系數取值為1.3;βz為風振系數。
式中,ζ為脈動增大系數,根據差值選取,W0T2=0.15,取ζ=1.912;ε1為風壓脈動和風壓高度變化等的影響因素,取0.45;ε2為振型、結構外形的影響因素。
表2所示為塔架各高度節點的風荷載統計。

表2 塔架各高度節點風荷載統計(不含標牌)
根據GB50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3],并結合項目地址,基本雪壓為0.35kN/m2。根據橫桿翼緣寬度,計算各桿件的雪壓荷載。
(3)地震工況:結構處于8度區,加速度0.2g,地震設計分組第2組,場地二類。在SAP2000中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地震作用,考慮X、Y兩個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三角型塔架為高聳結構,主要荷載為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對其的水平側向荷載,因此荷載組合主要考慮兩種情況:基本組合和地震效應組合。
(1)根據GB50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3],結構效應的基本組合為:

其中,恒載分項系數取1.2,活荷載(風荷載與雪荷載)分項系數取1.4,雪荷載組合系數取0.7。
(2)地震效應基本組合根據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4]中相關規定:

其中,重力效應荷載取自重標準與0.5倍雪荷載之和,分項系數取1.2;風荷載組合系數取0.2,分項系數取1.4;地震作用分項系數取1.3。
通過計算比較,得出三角型塔架在兩種荷載組合情況下最不利組合:
(1)基本荷載組合下:結構最大應力為208.27N/mm2,小于鋼材抗拉(壓)強度設計值295N/mm2。最大位移為203.18mm,位移值小于規范中規定的水平位移限制要求(線性位移533mm,非線性位移800mm)。支座反力最大為2075.6kN,對結構底部最大彎矩為6066.3kN·m。圖5所示為基本組合下的位移圖。
(2)地震效應組合下:結構最大應力為196N/mm2,小于鋼材抗拉(壓)強度設計值295N/mm2。最大位移為172.14mm,位移值小于規范中規定的水平位移限制要求(線性位移533mm,非線性位移800mm)。支座反力最大為1700.82kN,對結構底部最大彎矩為4874.8kN·m。圖6所示為地震效應組合下的位移圖。

圖5 基本組合下位移圖

圖6 地震效應組合下位移圖
通過以上結論可以得出:
(1)所有桿件計算應力都在允許應力范圍內;
(2)在最不利工況下,位移最大值在允許范圍內;
(3)在該三角型塔架結構里,最不利組合為基本組合,即風荷載比地震力更能起主導作用。
三角型塔架上標牌對塔架作用力為267.7kN,對結構底部彎矩為4848.6kN·m,對比基本組合下的受力分析,可以發現在風荷載起主導作用情況下,標牌受風荷載產生的水平力、對塔架底部的彎矩對整個結構影響非常明顯。
三角型塔架結構基礎受力以抗拔、抗傾覆控制為主,應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因地制宜,合理地進行設計。
導標工程多處于沿海港口或偏僻山區,因此導標結構應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防腐設計應嚴格遵循相關規范。目前導標鋼材多采用噴鋅或者噴鋁等方式來進行防腐處理。
(1)設計導標標牌時,應在保障導航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標牌的受風面積或者加大標牌平面內的鏤空面積,從而減少風荷載的作用,使導標結構設計更經濟。
(2)導標標牌一般位于塔架的頂部,且面積較大,按照規范取的體型系數值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差距,可能會造成結構設計不安全。建議針對鋼結構桁架等復雜結構進行必要的風洞數值分析。
[參考文獻]
[1]藺雪峰,張小安,陶鵬.鋼塔筒結構形式在港口導標工程中的應用[J].水運工程,2012(9):110-113.
[2]高聳結構設計規范:GB50135—2006[S].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S].
[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