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路
眾所周知,蒸發器是制冷輔助四大部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件,低溫的冷凝“液”體通過蒸發器與外界的空氣進行熱交換,“氣”化吸熱,達到制冷的效果?,F有的蒸發器包括主體、輸入管、輸出管和盤管,主體的內部設置有放置腔,盤管位于放置腔內,輸入管的輸出端和輸出管的輸入端分別與盤管的輸入端和輸出端通過法蘭盤連通,主體的左側壁上設置有檢修口,并在檢修口處設置有擋門,檢修口與放置腔相通[1-2]。在使用中發現,這種蒸發器無法進行旋轉調節,從而導致其無法適應不同上級機械機構和下級機械結構的位置,適應能力較差,并且拆卸和安裝非常不方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經研究設計了一種拆卸和安裝方便,并且能夠提高適應能力的機械旋轉式蒸發器,改進后的蒸發器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改進后的蒸發器結構示意圖
機械旋轉式設計的蒸發器,包括主體1、輸入管2、輸出管3和盤管4,主體的內部設置有放置腔,盤管位于放置腔內,輸入管的輸出端和輸出管的輸入端分別與盤管的輸入端和輸出端通過法蘭盤5連通,主體的左側壁上設置有檢修口,并在檢修口處設置有擋門6,檢修口與放置腔相通;還包括底板7、旋轉電機8、旋軸9、支撐板10、四組螺紋管11和四組螺紋桿12,旋轉電機安裝在底板上,旋軸安裝在旋轉電機的頂部輸出端,支撐板安裝在旋軸的頂部輸出端,支撐板頂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均設置有放置槽,并在四組放置槽內均設置有滾珠軸承13,四組螺紋管底端分別插入至四組滾珠軸承內,四組螺紋桿底端分別插入并螺裝至四組螺紋管頂端內部,四組螺紋桿頂端分別與主體底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連接。利用上述設置,可以通過四組螺紋管的同步手動旋轉與四組螺紋桿之間形成拆卸或安裝,從而方便主體的拆裝;并且通過旋轉電機的帶動可進行主體的角度調節,提高適應能力[3]。
機械旋轉式設計的蒸發器,主體的右側壁上設置有觀察孔,并在觀察孔處設置有透明擋板14,觀察孔與放置腔相通,可對放置腔內部進行觀察。
機械旋轉式設計的蒸發器,還包括把手15、轉軸16、帶動軸17和刷毛18,把手位于主體的外部,帶動軸和刷毛均位于放置腔內,轉軸的右端與把手連接,轉軸的左端穿過透明擋板并伸入至放置腔內與帶動軸連接,刷毛安裝在帶動軸上,并且刷毛貼緊透明擋板;可在透明擋板臟污時通過把手帶動刷毛對其進行清理。
四組左支板19、四組右支板、四組上支板20、四組左彈簧21和四組右彈簧,四組左支板和右支板底端均分別與支撐板頂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連接,每組左支板和每組右支板頂端均分別與一組上支板底端左側和右側連接,每組上支板中部均設置有通孔,每組螺紋桿頂端均穿過一組上支板的通孔,每組左彈簧和每組右彈簧底端均與一組上支板頂端左側和右側連接,四組左彈簧和四組右彈簧頂端均分別與主體底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接觸,可達到更好的支撐效果。
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22,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頂端均與支撐板底端連接,并且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分別位于轉軸的左側和右側,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的底端均設置有滑輪23,并且滑輪的底端與底板的頂端接觸,方便旋轉支撐。
四組支腿24和四組滾輪25,四組支腿頂端分別與底板底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連接,四組滾輪分別安裝在四組支腿的下方,方便移動。
四組左側板26、四組右側板、四組下側板27、四組限位板28和四組連接彈簧29,四組左側板和四組右側板頂端均與底板底端連接,左側板和右側板底端分別與下側板頂端左側和右側連接,下側板中部設置有通孔,支腿的頂端穿過通孔與限位板底端連接,四組連接彈簧頂端分別與底板底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連接,連接彈簧底端與限位板頂端連接,可在滾輪碰撞到硬物時通過連接彈簧進行緩沖,提高使用可靠性。
與現有常規蒸發器相比,此種機械旋轉式蒸發器按照上述設置,可以通過四組螺紋管的同步手動旋轉與四組螺紋桿之間形成拆卸或安裝,從而方便主體的拆裝,并且通過旋轉電機的帶動可進行主體的角度調節,提高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國桓.化工機械基礎[M].2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2]劉殿宇.降膜式蒸發器設計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
[3]張曉峰,邢玉華.薄膜蒸發器的設計[J].當代化工,2010,39(5):61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