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都市的鋼筋水泥之中看著高樓林立,聽著車水馬龍,每天忙得多,卻感受得很少。當我們從“樊籠”中離開回到自然的懷抱,會發現在鄉村這片廣闊天地有太多值得探索的故事。4月27日,帶著“用技術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使命,一群來自中民投的“愛心工程師”們,悄然來到了河南的大山深處。近年來,隨著國家扶貧工作的持續深入,這些地處山區的村莊,也陸續建起了屬于自己的學校、敬老院,但其配套設施卻很難做到同步完善,使得生活、居住在這些設施里的老人和孩子們依然有著許多不便。中民投的“愛心工程師”們在勞動節前夕將自己的愛心與奉獻揮灑在鄉村這片廣闊天地里。
半年后重新洗上熱水澡
建成于2006年的魯山縣背孜鄉敬老院居住著四十多位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的當地老人。盡管這個占地6.5畝的養老院基本解決了鄉里孤寡老人們的生活問題,但養老院的曾院長卻依然有煩惱:“你看,去年冬天天冷,熱水器就凍壞了,管子也全都塞住了,老人們已經快半年沒能痛痛快快地洗澡了,只能隔三差五地去隔壁小旅館‘解決一下?!?/p>
交換過眼神,工程師們很快確認了工作方案。來自中民未來旗下易創科技的工程經理徐??担尤牍厩霸揪驮谔柲軣崴魃a廠家工作,他和兩位同事爬上屋頂仔細檢查損壞情況。
迅速確認問題所在后,工程師們第一時間趕到周邊鄉鎮購買元件對機器進行更換和修復,還疏通了原本堵塞的管道。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已經半年多不能“工作”的浴室龍頭,又一次通暢地流出了水流。徐裕康告訴老人們,只要再讓太陽曬上半天,大家就能在晚上洗上熱水澡了。
咳嗽一聲,燈就亮了
除了洗不上熱水澡,敬老院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照明不足,許多老人起夜時好幾次差點摔跤受傷。為盡快排除這個隱患,愛心工程師們在魯山縣瓦屋鎮土橋村集中供養點安裝二十多套從上海帶來的智能節能聲控燈,問題一下子得到了解決。工程師們邀請老人們輪流來“試驗”——只要咳嗽一聲,燈泡瞬間就亮起來了。
“噫,這可好,以后晚上出門一咳嗽燈就亮,都用不著找開關哩?!?1歲的老人繞著新安裝的燈泡轉了好幾個圈,高興得合不攏嘴。
在葉縣常村鄉第一敬老院,工程師們幫助老人們修好了幾臺損壞已久的電視機,老人們終于能夠方便地收看電視、度過休閑時光。為了讓老人們在夏天到來的時候能夠擁有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工程師們還幫助老人們修理椅子,清洗空調濾網,在炎熱季節到來之前為他們盡可能地創造更多的便利。
像叔叔們一樣,“做一個厲害的人”
十年前落成的背孜鄉孤山小學與敬老院僅僅一墻之隔。學校的范金太校長說,由于沒人了解設備如何應用,攝像頭一直沒有發揮過作用。了解到這樣的情況,來自中民未來旗下明華物業的工程師祝捷和李強仔細檢查監控探頭并進行調試,校園各個角落的實時情況第一次完整地展現在了顯示器的屏幕上。
來自中民未來旗下科瑞物業的黃厚發、吳濤和史曉良發現校園水池的龍頭大多已經損壞,甚至好幾個水龍頭不翼而飛。三位工程師立刻取出隨身攜帶的零件,及時修復和更換了這一批水龍頭。修復到一半時恰逢學校下課,好幾位同學都好奇地聚攏過來觀看工程師們的工作。
當工程師們修復完成后,大家擰開龍頭,清澈的自來水一瀉而下,孩子們在高興的同時,不約而同地對工程師們手中的工具產生了興趣,紛紛圍住他們詢問工具的用途。于是,史曉良和他的同事們現場給孩子們又開了一堂“工具知識課”。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表示,自己長大以后也要像工程師叔叔們一樣“做一個厲害的人”。
當來到魯山、來到葉縣、來到大山中的每一個村莊和鄉鎮,中民投“愛心工程師”們發現,與經濟援助相比,熟練的維修技術和物業服務經驗,在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同樣有著重要意義。
去年11月,中民投發起“愛心方程式”系列公益行動。在養老、減貧、健康、教育、社區服務等幾大領域,通過一系列公益行動,讓每一位員工都能運用自己的特長或技能,為有需要的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愛心工程師團正是“愛心方程式”的員工公益項目之一。
同時,中民投已經初步探索出鄉村振興的新型發展模式,我們將發揮自身資本引領、建筑科技、社區資源、多元產業及專業團隊優勢,通過一系列解決方案,促進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我們的腳步將伴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和開展一直堅定地走下去。▲
環球時報2018-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