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肇優,肖潔,羅嗣杰
(南昌航空大學,江西南昌,330000)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今社會產品智能化、數字化已成為人類追求的一種趨勢。要想實現電子設備的優越性,必須使用穩定的電源。只有電源的輸出穩定,才能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壽命。不穩定的電壓會給設備造成致命傷害,同時加速設備的老化,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嚴重者甚至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故人們對數控恒壓器件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而通過數字化實現電源控制,其優勢較為明顯:
(1)在控制過程中相關控制方法和控制策略較為智能先進,從而使電源模塊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良好的性能。
(2)能夠實現較為靈活的控制,便于系統的升級,同時能夠將控制算法的修改在線進行,無需以硬件線路的改動作為前提。
(3)系統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成本相對低廉,便于制造生產??刂栖浖M器件不同,其差異性不明顯,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使用相關軟件進行控制,可以使控制板的體積進一步降低,從而盡可能減小生產成本。
該課題就是借助數字化設計了操作較為簡單,便于方便使用的直流穩壓電源。
該系統的總體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利用單片機STC89C51作為主控芯片,控制數字/模擬轉換器(TLC5615)的輸出電壓的大?。唤涍^運算放大器(OPA2107)與IRF9Z24N構成負反饋系統,從而輸出恒定電壓;最終,可以借助電位器分壓把相應的輸出信號輸送給運算放大器,進而可以對輸出準確度進行調節。本設計借助鍵盤電路與單片機連接,通過讀入數據并借助軟件進行判斷,實現對電源輸出的控制。通過數碼管顯示數控電源的輸出電壓,實現簡單的人機對話。
P2為接線柱,是整個電路的輸入電壓端口,數控電源在此輸入能量。相應的D1、D2、D3、D4設定為整流二極管,C6設定為濾波電容。兩者構成整流濾波電路,其優點為輸入端可以為直流電也可為交流電。(但是交流供電電壓需要小于20V,直流電壓不得超過35V)其受電壓限制的主要原因是后級運放、TL431以及7812的耐壓值造成的。7812的主要作用為保護7805穩壓器,其輸出+5V穩壓電壓供單片機使用。但是7805穩壓器最大耐壓值為15V,故需在前級加上7812穩壓器保證7805正常工作。
數模轉換部分主芯片選取德州儀器的TLC5615,其具有使用簡單,價格低廉的優點。并且采用串行接口,其輸出的最大電壓為基準電壓的兩倍。在本設計的過程中,6個引腳以及相應的參考電壓都接入2.5V。根據公式可知,當基準電壓值為2.5V時,TLC5615將最大輸出5V電壓。而TLC5615又具有上電復位的特性,即可將DAC寄存器復位至零。
將上述TLC5615輸出的可調電壓送到比較器(OPA2107)的反相端,通過MOS管(F9Z24N)進行放大。同時在F9Z24N的輸出端用RW1電位器分壓,取一定比例的輸出電壓反饋到比較器正相端,構成一個反饋系統。系統可以依據相應的負載以及輸入電壓的變化情況來改變MOS管輸出的PWM波的占空比,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證輸出電壓的穩定性。C5是濾波電容,其主要作用是對輸出電壓紋波進行過濾。
顯示單元采用四位一體共陽數碼管,這樣僅需四個8550式三極管就可以將其驅動。P24、P25、P26、P27設定為數碼管的位選端,對相應的數碼管進行控制選通。三極管采用PNP型,其特點為:高截止、低導通。而選用的8550式三極管是一種常見的普通三極管,最大集電極電流為0.5A,故三極管基極限流電阻采取 R20、R30、R40、R50,此電阻既能保護三極管又能保證三極管導通時處于完全導通狀態。限流電阻為R51,數碼管的亮暗程度取決于該電阻的大小,多次實踐表明在此阻值選擇220Ω、1/4色環電阻比較恰當。而數碼管的陰極端直接接單片機的P0口,故無需上拉電阻。又因為STC89C51的單片機P0口為漏極開路,所以作為輸出時必須接上拉電路,而作為輸入時相當于數碼管作為上拉,所以不再需要上拉電阻,這樣既簡化了電路又節省了成本。
此方案中因為需使用到的按鍵較少,故采用獨立按鍵設計,其程序更加簡單,操作也更加方便,掃描時間也更加短暫,故提高了該系統的穩定性。調節電壓的輸出值、復位功能的實現均通過四個按鍵進行操作。當按鍵為彈起狀態時P20、P21、P22、P23為弱上拉狀態,所以為高電平。若按下按鍵,則對應的I/O口為低電平,可以被程序中的掃描函數檢測到從而達到操作目的。
Keil C51是美國Keil Software公司(ARM公司之一)出品的51系列兼容單片機C語言軟件開發系統。C語言同匯編相比優勢較為明顯,無論是結構功能還是可讀性以及對其的維護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優勢,故容易掌握。在Keil中設計了相對完整健全的開發方案,內容涵蓋了C編譯器、宏匯編、連接器、庫管理以及具有強大功能的仿真調試器,借助相關集成開發環境(μVision)對上述部分實現了有效組合。也就是說,使用Keil C51軟件,其集成環境更為方便明了,同時有強大的軟件仿真調功能作為支撐,工作將事半功倍。
故采用該軟件編譯C語言成為目標文件對系統進行設計。其軟件設計思路如圖2所示。

圖2
(1)主函數模塊該部分可以實現系統的初始化,在開機過程中將最初設定的電壓顯示出來,而后進行按鍵掃描,當出現按鍵按下時,相應地借助D/A芯片對輸出電壓做出調節。
(2)按鍵中斷函數模塊在系統中使用2個按鍵接到P20和P23口,借助上述中斷口中的中斷信號,當觸碰按鍵時,系統就會出現中斷信號,從而調動中斷子函數實現對電壓的調節。
(3)A/D采樣函數模塊此設計中使用A/D采樣,A/D采樣函數能夠對輸出電壓的變化值做出檢測,并且進行實時反饋,將最終結果發送至STC89C51單片機,故對電壓進行調節,從而維護電壓的穩定性。
(4)D/A數模轉換函數模塊STC89C51單片機結合A/D采樣過程中電壓的變化,對D/A轉換器的輸出電壓做出調控,接著通過運算放大器隔離放大,對輸出功率管對應的基極進行控制,從而可以依據功率管基極電壓的值輸出對應的電壓值。
其成品在輸入電壓為交流電220V時,采用變壓器降壓至12V后。接入50Ω、100Ω、150Ω負載,其輸出電壓經測定后與理論值產生誤差均小于±0.01V,說明該電源電壓輸出能實現既定設計要求。故該設計成果能應用至高穩定度小功率電路。
* [1]黃繼昌.常用電子元器件實用手冊[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 [2]高銘澤.C51單片機的開發與應用[J].硅谷,2011,23:61—62
* [3]胡建波.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實驗—基于proteus仿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 [4]杜樹春.51單片機很簡單—proteus及匯編語言入門與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
* [5]董蘊寶,潘旭君.淺談 C 語言在單片機中的程序設計[J].科技信息,2009,13: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