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來,在中國科協和中國農技協的指導下,山西省科協和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大力建設科普中國·鄉村e站,目前已經在全國24省建設鄉村e站2660個。三年的實踐證明,鄉村e站對于幫助農民提升科學素質、脫貧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科協、農業農村部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出臺的《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提出要在貧困村建設科普中國鄉村e站。部分省市已把鄉村e站建設列入當年政府工作報告,鄉村e站建設已成為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的有力抓手。鄉村e站還被列入《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在2017年2月21日山西召開的科協八大上,原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尚勇同志再次肯定了鄉村e站的作用,他說:山西“科普中國·鄉村e站走在全國前面,并成為中國科協委托的重點工作推向全國”。
省科協直屬單位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依托豐富的信息資源、專家資源、網絡資源和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在積極建好科普中國·實用技術助你成才線上服務平臺的同時,大力建設科普中國·鄉村e站。鄉村e站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科普中國·實用技術助你成才項目真正在農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深受廣大農民歡迎。鄉村e站是建在農村的o2o科普綜合體,是科普惠農服務站的升級版,是農民創業學院,是農村創客之家。鄉村e站有固定的場所、有穩定的經營項目(比如農資)、有對口的科技專家或鄉村土專家,對本村及周邊鄉村有一定的輻射面,并服務有一定數量的農戶;每個e站都有寬帶接入、有良好的網絡環境、站內Wifi覆蓋,有中科云媒或PC端、移動端,有POS機、刷卡器、科普圖書、掛圖等科普設備和科普資源,有精準科普推送系統,能夠讓農民享受精準、實時、在線的個性化服務,實現實用技術咨詢信息化、會員客戶管理信息化、物資交易結算信息化。鄉村e站通過整合農村科普信息化服務手段和內容,依托強大的專家團隊,通過PC端、APP、微信、熱線、微博、碼上致富溯源系統、精準科普推送系統、中科云媒等,為農民搭建起實用技術學習平臺、遠程互動培訓平臺、即時信息查詢平臺、農村電商創業平臺、專家在線,2015年以來,“科普中國·鄉村e站”頻道公眾瀏覽量達2.74億次,建設農技視頻1170個,完成技能培訓文章10032篇;在中國農科新聞網、中國薯網等能覆蓋全國農村的、有突出影響力的電視臺農業類頻道、全國農業類網站推介發布20期節目內容;在農業科技報、南方科技報、新疆科技報、山東科技報、陜西科技報、江蘇農業科技報、僑鄉科技報等16家全國涉農類科技報刊開展科普中國·實用技術助你成才有獎征文活動;在全國30多個省市啟動了“科普中國·尋找最美鄉村科技致富帶頭人”活動;拍攝完成系列劇《鄉村e站故事》兩集;免費向全國600多個鄉村e站配發1000余部移動智能終端。2015年以來積極策劃并在北京,陜西楊凌、延安,山西太谷、呂梁、晉中、忻州、晉城,安徽蕪湖等地市開展了百余場鄉村e站線下宣傳推廣及技術培訓活動,現場展示科普中國·鄉村e站頻道、鄉村e站功能、鄉村e站建設成果等。通過兩年來的不懈努力,鄉村e站品牌在全國廣大農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鄉村e站服務終端的功能也漸漸被許多農民了解、接受和掌握。鄉村e站在改變農民傳統觀念,提升農民科學素質方面的作用逐漸顯現。
(二)提供技術信息服務,幫助農民成才致富。
鄉村e站在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方面的主要作用體現在通過整合農村科普信息化服務手段和內容,依托強大的專家團隊,通過PC端、APP、微信、熱線、微博、碼上致富溯源系統、精準科普推送系統、中科云媒等,為農民搭建實用技術學習平臺、遠程互動培訓平臺、即時信息查詢平臺、農村電商創業平臺、專家在線服務平臺等。
●鄉村e站是農民遠程互動培訓平臺
通過鄉村e站中科云媒遠程互動培訓系統為農民提供農業實用技術、農民創新創業、農資農具科學使用、農村衛生健康等科普服務。鄉村e站服務中心定期請專家授課,農民在e站通過遠程互動培訓平臺可與權威農業專家交流互動。
●鄉村e站是農民實用技術學習平臺
鄉村e站可通過網絡平臺向農技協、農民會員及廣大農民朋友提供實用技術文章、視頻、掛圖、動漫等優質科普資源,供他們進行專業實用技術的學習。
●鄉村e站是農民即時信息查詢平臺
鄉村e站除儲備大量科普資源外,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及時抓取當地三農類相關信息,農民朋友可通過中科云媒、pc端、手機客戶端等及時了解掌握農業政策、農業科技信息、農產品市場價格信息、供求信息、農業生產資料信息及科學生活知識等,指導農民科學生產、科學生活。
●鄉村e站是專家在線服務平臺
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借助鄉村e站的遠程互動培訓系統、農科110專家呼叫系統、專家服務系統、三農類科技手機報刊、農業專家數據庫、三農類科技報刊等構建起一個全方位的專家在線服務平臺,吸引許多農業專家、種養能手參與到該平臺,農民在這個平臺上可以隨時與專家進行在線交流互動。
●鄉村e站是農村電商創業平臺
鄉村e站引入市場機制,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科普生態系統。鄉村e站中科云媒安裝益民易購電商服務平臺為農民提供一個創業空間、創業平臺。該平臺不僅能把平價的農用產品送到農村,還可以把優質農產品銷售出去,從而實現農民利用電商平臺進行創業致富的目標。
(三)提供扶貧工作抓手。
拓寬扶貧工作思路前期在山西省呂梁市幾個典型扶貧點建設的鄉村e站已經發揮了顯著作用,為了繼續發揮鄉村e站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山西省科協和山西省呂梁市政府簽訂了共建鄉村e站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鄉村e站在呂梁市300多個鄉鎮及重點村全覆蓋。項目合作期限為4年,總投資2300萬,具體合作模式是由呂梁市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并進行站點選址、網絡環境、終端設備購置等,由項目實施單位提供技術支撐保障以及所有軟件開發、數據庫建設、資源建設、系統管理維護等,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2015年以來,鄉村e站在幫助農民創業致富成長成才方面,特別是在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黑龍江省科普中國·鄉村e站服務中心依托農技協、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互聯網企業等建設科普中國·鄉村e站90余家,他們將科普中國·鄉村e站與農業電商實體店有機結合起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為農民提供產、供、銷“一站式”服務,幫助農民解決產前、產中、產后問題。
山東省壽光、濱州、淄博、德州、聊城等地目前已建有38個科普中國鄉村e站,仍有百余家農資經銷商、農村超市、電商正在申請建設科普中國·鄉村e站。這些鄉村e站的科普培訓、技術指導、科普服務等大都在田間地頭或蔬菜棚區實地進行,農民朋友真正感受到科普工作的實用性、便利性。
2016年,支持陜西省延安市在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寶塔區棗園鎮溫家溝村等地建成6個科普中國·鄉村e站,老區農民不出村子就可以在e站學習農技知識、查詢三農信息、購買到放心農資產品,享受e站帶來的便捷服務。
2016年4月,科普中國·鄉村e站大寨服務中心建成啟動,向大寨村258戶村民配備移動智能信息終端,助力大寨經濟騰飛。全國人大常委、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出席并充分肯定鄉村e站。
山西省臨縣雷家磧鄉張陽會村是中國科協的定點扶貧村。2016年秋,當地的農民通過鄉村e站的農村電商平臺,聯系淘寶和京東兩大平臺,把滯銷的紅棗賣出去,解決了農民賣棗難的問題。
山西晉中榆次區開白村“科普中國·鄉村e站”是全國首批建立的站點之一,2016年一年通過鄉村e站舉辦蔬菜技術培訓班12期,覆蓋周邊30個村的3000多戶菜農,2016年該站服務的1333.3公頃多蔬菜增收30%以上。
山西臨縣磧口鎮是中國科協扶貧點。2016年,磧口鎮鄉村e站根據農民需要,重點推廣示范蔬果新品種。其中栽培西紅柿“貝利”種苗8萬株,栽培面積2.3公頃,較往年種植的其它品種延長采摘期一個月,增產20%以上,產值增長了一倍;推廣西葫蘆“綠秀”種苗9萬株,栽培4公頃,延長采摘期20天,增產15%以上,增收50%以上。
2018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年,是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年。黨中央、國務院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中國科協、農業農村部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推動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明確要求在“適合發展‘一村一品’的貧困村”、“建設1個科普中國鄉村e站”。如何更好地發揮鄉村e站在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方面的作用?我們的打算是:
(一)將鄉村e站作為扶貧工作的重要抓手。2017年,山西省科協制定《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山西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的主要目標是:組織萬名科技人員進村入戶助力扶貧、實施“百千萬”工程、開展“1558”示范行動、推行“六個全面覆蓋”,其中均將鄉村e站作為工作開展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考核指標。
(二)不斷完善科普中國鄉村e站服務功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農民的科普需求。目前平臺已將網站、熱線、微信、APP等進行了網絡數字化鏈接,實現了四位一體、互聯互通,農民通過手機就可以實現熱線一鍵撥打、信息留言咨詢、語音圖片發送、瀏覽網頁、視頻、與專家點對點互動等功能。下一步將重點為每個e站開發個性化的e農公社APP,讓每個e站完善當地自有信息,讓e站服務更有針對性、更符合當地農民生產生活需要。
(三)重點推進鄉村e站實現落地應用。2018年鄉村e站將繼續推進“落地應用”工作,我們將大力開發推廣科普中國·鄉村e站數字化系列產品。目前我們已經開發了科普中國·鄉村e站APP、農事易公眾服務號、e農工社APP、鄉村e站微信號、今日農業微信號、農創田園微信號、農創田園微博、碼上致富溯源防偽系統等,下一步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引導鄉村e站由固定站點向每個移動終端轉移,讓每部電腦、IPAD、手機等都成為一個鄉村e站,讓每個農民都能隨時隨地共享農村科普信息化的便捷與實用,而現有的固定站點逐漸過渡成為每個移動終端的信息集散地、中轉站、服務站。
(四)通過開展線下活動提升鄉村e站影響。舉辦“科普中國·尋找最美鄉村科技致富帶頭人”活動,繼續在全國范圍內大力開展 “科普中國·尋找最美鄉村科技致富帶頭人”活動,把全國各地鄉村科技致富先進典型吸引到科普中國這個大平臺,讓更多的農民參與、學習、創業、致富。
(五)加大科普中國·鄉村e站建設力度。繼續通過大聯合大協作形式,積極爭取社會力量參與鄉村e站建設。積極推動與呂梁市共建鄉村e站工作;聯合各省市自治區科協、科技報,利用當地的信息站點資源建設鄉村e站;與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合作,通過互聯、互通等形式,聯合建設鄉村e站;與農資企業通過共建共享,加快建設鄉村e站;通過升級科普惠農服務站,依托農技協、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形式加大鄉村e站在全國重點城鎮的覆蓋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科普中國·鄉村e站
加盟熱線:0351—722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