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古稱江陵,區域內河流交錯、湖泊密布,千畝(1畝約為666.67平方米)以上湖泊有30多個,大小河流近百條,水域面積35.6萬公頃,水資源的優勢也讓湖北省荊州市成為華中地區的水產養殖重鎮。有數據顯示,荊州的水產養殖水面將近13.4萬公頃,水產品總產量超過136萬噸(2016年)。
水產養殖業的蓬勃發展,也讓荊州成為飼料企業的聚集地。2017年,荊州配合飼料生產企業有52家,總產能達到400萬噸以上,飼料總產量達到212萬噸,其中豬料90萬噸,禽料52萬噸,水產飼料64萬噸,濃縮料和預混料添加劑6萬噸。
2018年4月12日,荊州市飼料工業協會2018年會員大會在荊州盛大舉行,來自荊州、公安、洪湖、監利、松滋、江陵等地的會員代表及其國內的飼料及添加劑行業從業者、相關領導300多人共同與會。針對飼料行業形勢、配方技術以及未來行業面臨的挑戰進行了詳細探討。


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我國飼料企業的數量要從現有的6 000多家下降到2 000~3 000家。這意味著,未來還有3 000多家飼料企業將會被迫倒閉或被并購。而隨著河流、湖泊退養還湖還河政策的實施,養殖水面也在不斷壓縮。在這樣的大環境形勢下,飼料企業應該如何破局,贏得競爭?轉型,已是勢在必行。
而華中已然成為國內水產養殖轉型升級的重點區域,荊州的變化也相當顯著。2017年因為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荊州地區飼料企業數量雖然沒有減少,但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行業發展也出現了新的變化:一方面是整體飼料生產增速變緩慢;二是原料持續上漲,成本不斷上升;三是宏觀經濟持續下滑以及規范與環保的雙重壓力,讓飼料企業壓力倍增;四是養殖終端倒逼飼料企業轉型。
在水產業,特種養殖的大量興起導致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飼料企業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對生產設備進行技術改造。
“這幾年,荊州的水產品養殖品種構成變化比較大,以往都是養殖四大家魚和黃鱔,幾乎沒有特種魚的養殖,如今,特種魚養殖產量已經占總體養殖產量的半壁江山。”荊州飼料工業協會會長、荊州天佳飼料董事長李學財向筆者介紹道。
而由于環保的影響,荊州地區的水產養殖水面雖然有所縮減,但由于好魚價的支撐,養殖戶投喂的積極性及養殖密度都在上升。據目前的數據觀察,荊州地區大規格草魚價格一度由14元/千克漲至20元/千克,也帶動其他大宗淡水魚類價格同步上漲,漲幅2~4元/千克。黃顙魚、黃鱔價格穩定,鯽魚價格上漲15%,鳊魚價格上漲13%,鱖魚價格上漲50%。終端養殖的利好,也讓荊州的整體飼料市場空間處于一個上升態勢。
從整體上看,荊州地區的水產養殖,從以往的粗放養殖到如今的養殖設備、技術、管理的升級,養殖品種以往的四大家魚、黃鱔養殖到小龍蝦、河蟹、黃顙魚、加州鱸、青蛙、鱖魚等名特優品種轉變,飼料投喂也從以往的雜粕、顆粒料逐步向膨化料轉型。而這,也倒逼了飼料企業加工設備的更新換代和不斷升級。
“在荊州,膨化料尤其是草魚膨化料市場的變化是很明顯的。全市50多家企業,有將近70%的企業都上了膨化線。”李學財表示。
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歸根結底,還是市場選擇的結果。養殖品種及技術如果不進行轉型,沒有利潤的支撐,養殖戶唯一的選擇就是被迫退出市場,而對企業而言,不根據市場需求對產品做出改進和更新,不及時轉變思維也只能被市場淘汰。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環保穩定的雙重重壓,飼料企業具體如何應對,我們聽聽來自飼料企業的心聲。
荊州金迪爾生物總經理周興武: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方式,擴張、設備改進、產能提升都有,也有的企業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對經營思路做出調整。發展是硬道理,但過度的發展對行業也存在風險。目前養殖水面的變化,對荊州地區的飼料企業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不是特別大。因為一些方面的減少,也可能帶動其他方面的增加,例如蝦稻模式的推廣,也開發了一些新的養殖面積,過去的蓮藕種植面積也有一部分復養草魚等四大家魚。同時,隨著魚價行情上漲,養殖效益明顯增加,養殖積極性提高,相應的投喂率提高,目前,華中地區常規養殖投料基本上達到2噸/畝 (1畝約為666.67平方米),條件好的養戶會更高一些,這都可以擴大飼料用量。金迪爾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確保穩健發展,避免因惡性競爭所帶來的風險,現階段主要是從產品質量的穩定和養殖效益的提升上下功夫,讓我們的用戶信任我們的產品。我們希望在這一兩年之內,在思路上做好調整,尤其是銷售形式和銷售策略上。比如我們現在在做的養殖基地,聯合養殖大戶,以類似于代加工的合作形式為他們提供產品,一方面保證我們的產能,另一方面,也為養殖基地提供性價比更高、質量更加可靠的產品,也改變我們以往純粹做銷售的情況。在行業兼并和整合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吸收一些有銷售團隊、有資源的公司和團隊,聯合養殖企業做飼料代工和加工,實現企業轉型,避免惡性競爭,這也是未來金迪爾的發展側重點。
益農飼料總經理魯開新:隨著大環境的改變,企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目前企業要做好兩個方面,一個是產品的質量,一個是企業的發展定位,是做普通水產料、還是特種料還是畜禽料為重點,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我覺得企業首先是要做專、做精。未來十年,企業間的競爭是企業規模化的競爭和人的競爭,而人才是企業發展最大的因素。所以,益農飼料今后在人才方面會不斷加強與培養,同時做好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只有專業的人才做專業的事,讓我們的企業持續保持活力。一方面積極做好產品售后服務下沉,為服務人員配備各種專業服務工具,面對面幫助養殖戶解決養殖中面臨各種問題。讓他們養殖效益最大化,致富有保障。2017年,考慮到企業發展轉型的需求,我們投資了1200萬,上了一個特種水產飼料車間,包含一條10噸的膨化料生產線和一條蝦蟹料生產線,今后公司重點以特種水產料為主,更好的服務廣大用戶朋友,相信有了好的設備,再把服務做好,我們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上會有優勢的。
展翔飼料內務副總林發文:不管飼料行業發展到什么階段,思路是決定這個企業發展的關鍵。這個思路主要是企業掌舵人對行業的看法和趨勢的判斷。有的是聚焦,有的是做產業優勢。展翔的單廠銷量在華中應該是排第一的,有這個成績,我覺得展翔的有些新思路和做法是很可取的。展翔比較成功的是做了一個水產專業欄目,讓專家和養殖戶就實際養殖問題進行探討,提供解決的方法。一方面養殖戶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另一方面,對企業的銷量提升和品牌的打造,都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這個思路我覺得在水產行業是一個非常大的亮點。
除了企業的努力,作為協會,面對這種行業現狀,荊州飼料工業協會秘書長周興武表示,未來協會將會在組織協調,維護市場秩序維護,政策支持,技術改造力度,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建設等方面加強力度。
會上,廣州誠一、北京英惠爾、荊州飼料辦、北京挑戰集團、廣東聯鯤集團、帝斯曼等企業代表也從低魚粉技術、功能性飼料技術、酶制劑應用、加州鱸營養需求、飼料衛生與質量安全、水產養殖的機遇與挑戰等飼料生產的相關方面做了詳細分享。
(據當代水產)
甲魚養殖數量減少 流通量小價格瘋漲
隨著存量越來越少,價格連續上漲,最近的甲魚價格漲到了十年未見的水平。事實上,2017年甲魚的價格已經開始轉好,下半年以后無論是溫室還是外塘甲魚,利潤都比前幾年好了很多。“如果現在養殖戶有溫室甲魚賣的話,正常一個500平方米大棚,純利潤應該在20萬上下,高的能有30萬的純利潤,養的差的也能有十幾萬的純利潤,非常瘋狂”。成魚價格瘋漲了,導致這段時間搶苗的養殖戶多了,連甲魚蛋的價格也跟著瘋漲。
每次整理甲魚的行情,都忍不住要捋一下這幾年的走勢。浙江大范圍拆除甲魚溫棚和中央“八項規定”政策出臺以后,甲魚的價格就跌到了最低谷。一方面是浙江溫室甲魚大量上市沖擊市場,另一方面終端市場需求減少,兩方面結合起來的破壞力非常大。不少養殖戶因為無利可圖紛紛退出,因此最近幾年全國范圍的甲魚養殖面積縮水很多,其中浙江省減少量是最大的。現在整個浙江省溫室甲魚養殖量已經越來越少,估計2018年結束就看不到溫室甲魚了,即便是安徽河南湖北等省溫室甲魚規模增加了,但依然填補不了浙江甲魚的空缺。
中央“八項規定”政策出臺以后,受影響的是整個甲魚產業,而不僅僅就是溫室甲魚。事實上像外塘甲魚和仿野生甲魚的養殖業都受到了沖擊。眼下達到上市規格的甲魚數量也非常少,價格那么高、卻沒有魚可以賣,養殖戶只能望“高價”興嘆了。在廣東珠三角一帶,年前公魚被抓了不少,現存的甲魚也是半大,價格這么好的情況下,養殖戶絕對舍不得這時候賣魚。規格達不到,產量就上不去,再高的價格也刺激不了養殖戶。安徽湖北河南等地的溫室甲魚也很少,估計能上市的不足10%。一方面養殖戶希望價格再漲點,另一方面現在養殖戶把僅有少量的成品甲魚賣掉,出再高的價格也買不到甲魚苗了,因為全國最大的甲魚苗產區---江西南豐已經沒苗可賣了。
甲魚價格漲到了十年未見的水平持續高價暗藏風險養殖戶要理性對待
據高龍飼料李波介紹,目前武漢市場消耗的甲魚主要就是湖北本地零零散散的魚。“因為缺魚,很多要貨的電話。現在各地缺貨,估計會持續到年底,所以2018年魚價會總體持續高位運行”。華東地區批發商吳明建表示,現在各地普遍缺貨,浙江本地外塘甲魚有一些量,溫室甲魚零零散散的非常少,全國魚價都漲起來了,手頭有魚的養殖戶也更不肯賣了,“這應該是最近十年最好的價格了”。廣州黃沙市場甲魚批發大戶李建文認為,現在魚價連續上漲,主要就是整體的養殖規模減少了,現在又處于青黃不接的時候,老魚差不多賣完了,新魚接不上,佛山揭陽等主產區存量都很少,估計最快也要等兩個月以后才會有一些達標魚補充市場。“價格漲的沒譜,有些客戶接受不了,現在貨也不多,也不好賣,流通量很少”。
甲魚苗價格有多瘋狂?2017年同期1元左右一只,價格慢慢漲到2元錢一只,又慢慢漲到了3元出頭,現在是拿著錢買不到苗了,都被養殖戶搶光了,據業內人士介紹,苗價在不到2元錢一只的時候還有廣東養殖戶去抓苗,超過2元錢廣東養殖戶基本就不抓了,然后就是安徽河南等地養殖戶抓苗,把價格又抬上去了。沒有苗了,養殖戶就開始下定金搶下一批苗,導致甲魚蛋價格也立馬漲起來了。2017年同期臺灣鱉蛋便宜的時候幾角錢一個,現在被炒到了2~3元了。日本鱉蛋2017年前期后期蛋價也就在1元錢左右,現在最高已經漲到了3.5元以上了,而且還在繼續漲。
持續高價暗藏風險 養殖戶要理性對待
持續高價,養殖戶熱情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同時中間存在的風險也是可想而知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未來一個周期里,甲魚這個品種短時間看起來很火,實際上暗藏了很大的市場風險,希望養殖戶朋友不要盲目追高。缺魚就是短期的,等到新一批魚能接上的話,價格就可能下跌,所以能搶在大多數養殖戶集中賣魚之前,還是能有錢賺的。好在甲魚的養殖周期比較長,下半年會陸續有魚上市,但很難改變全國整體缺魚的局面。估計到了2019年四五月份之前,應該不會有太大量的成品甲魚沖擊市場。在這之前賣魚的話,價格應該還是有保證的。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苗價普遍在3元多一只,甲魚飼料價格又比去年普遍上調了600元一噸,這批甲魚的成本要比以前增加不少,等到賣魚的時候,如果價格達不到18~20元的行情,養殖戶的利潤空間可能就很難說了。
(據中國水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