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資》記者張濤 李陽 通訊員 康琪

朱華國,現任云南農業生產資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作為云農股份的掌門人,以“開放包容,整合資源,合作共贏”的企業對外發展的理念,勇立潮頭,轉型升級,確立了“做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商”的戰略定位,帶領云農股份的發展鋪開新圖景。
2013年4月,朱華國調任至云南農業生產資料股份有限公司,擁有長期基層工作經驗的朱華國是個實戰派,初到不久,他認清公司長期積淀形成的自我、封閉、不接地氣等局面,堅持問題導向,邊干邊改,不僅對經營管理工作進行調整優化,還對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進行細化,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務能力,讓整個公司接了地氣,恢復了元氣。
但關鍵還要用業績證明。在“轉觀念、促銷售、穩增長”的指導方針下,朱華國提出兩條發展思路,對內,“以效益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促銷售”的經營方針。緊緊圍繞企業效益和市場實情做決策,堅持把服務貫穿經營全過程,最大可能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收益。“開放包容,整合資源,合作共贏”是朱華國提出的對外發展理念。他認為,市場是開放的,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才是當前市場化經濟的前提基礎。也正是在這種理念下,云農股份與過去長期沒有聯系的一些州(市)、縣農資公司重新恢復了業務往來,公司經營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展。
2015年10月,正值云南的金秋時節,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王俠到云南省大理州調研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工作。當來到云農大理分公司視察化肥的淡儲工作時,王俠書記看到了兩條鐵路專線以及寬敞整潔的倉庫,肯定了云農大理分公司在保障化肥供應和服務基層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當看到“鎮守滇西、輻射鄰國”“改造自我、服務農民”一系列標語時,王俠書記動情地說:“這是咱們供銷社自己的企業,不只是這些標語起得好,整合資源的能力也非常強,整合系統資源就是在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的具體體現,這正是社有企業需要做的事。”
2016年,面對激烈競爭的農資市場,朱華國通過對公司組織框架進行調整,確定了“穩一體、突兩翼”的戰略布局。“一體”即傳統國內化肥銷售板塊,“兩翼”即農藥和進出口板塊,對盈利能力強的農藥和進出口兩大業務板塊予以重點支持,升級為農業科技公司、國際貿易公司,賦予他們更多的決策權和分配權。將原來的7個化肥分公司按物流線路和輻射區域重組成立了5個分公司,解決銷售區域交叉重疊、渠道管理混亂弊端的同時強化各公司的輻射能力和市場掌控力。
云農股份是1952年成立的,這樣的老企業歷經了從計劃調撥的壟斷經營到市場全部放開的充分競爭,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歷經了市場的洗禮。多年來,云農股份不斷調整經營策略和產品結構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在市場大潮的沖擊下和嚴酷的市場環境中,穩步發展,勇立潮頭。
2018年,中國農資產業迎來化肥流通體制改革20周年。在朱華國看來,這20年是我國農業高速發展的20年,也是農資行業快速發展和變化的20年,農業新型主體和生產方式不斷涌現,農資經營的新模式、新技術、新營銷層出不窮,農資流通體制改革充分適應了農業的快速變化,為助農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這20年來,農業生產發生了巨大變化,深刻地影響著農資生產和經營的變化,一是農資經營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的變化,更多的經營者進入農資行業,市場化程度高,競爭充分。二是用肥結構的變化,由過去的單質肥為主到現在品類繁多的各種復合肥,施肥方式更為合理和科學。三是由過去單一的買產品到以服務促銷售的變化。近幾年隨著新型農業的快速發展,涌現越來越多的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對農資經營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資經營由過去的坐商到行商,由賣產品到賣技術和服務,我們深刻地感受到這些變化,并不斷地適應變化。”朱華國如是說。
近年來,云農股份在轉型升級、產業創新、為農綜合服務等方面為行業作出了表率的同時,也為中國農資行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朱華國說,為農服務是供銷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而云農股份作為供銷系統農資企業是供銷合作社實現為農服務的重要抓手,供銷系統農資企業持續不斷地創新經營,既實現了企業自身的良性發展,又為鞏固供銷社發揮農資流通主渠道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談到如何多舉措全面提升農資企業為農服務水平,實現農資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方面,朱華國表示:一是拓展規模化、全程化、個性化服務,推進農資企業向農業綜合服務商轉型;二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指引,推進“互聯網+農資”建設;三是加大新型莊稼醫院建設力度,引導農戶科學施肥、用藥;四是優化農資網絡布局和運營,完善農資流通現代網絡體系建設;五是加強農資企業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和農資科技服務隊伍建設。
作為云南省農資流通協會會長,朱華國表示,行業協會要進一步提高行業研判能力和市場分析能力,為農資人搭建一個凝聚行業智慧、信息共享的平臺,共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正是農資企業的機遇。近年來,云農股份作為農資流通龍頭企業,在農資企業轉型升級、產業創新、為農綜合服務等方面為農資行業作出了積極貢獻。公司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開展了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對接試點,在為專業合作社提供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的同時,還以培訓、授課的方式為合作社提供科學的種植方案等農化服務,通過以提供農資產品與農化服務相結合的手段,進一步促進了農資流通企業從傳統的農資購銷服務商向現代綜合的服務商的轉型發展。
據了解,近幾年云農股份積極探索與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基地的對接,打造了有效對接現代農資經營服務的體系。一是通過不斷優化的施肥方案和技術,服務助力農戶增產增收,同時還依托有影響力的核心種植戶設立農資示范店,建立了“龍頭企業+核心種植戶+農資示范店”的經營模式,讓有影響力的核心種植戶成為公司經銷商,輻射影響周邊種植戶。二是發展多元化經營,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充分利用云農電商公司,立足云南資源稟賦,建立普洱茶、咖啡等產品的銷售網絡。三是成立組建了資產投資管理公司和新特肥銷售公司,為盤活資產,尋求利潤增長點奠定基礎。
“精準扶貧”是2016年中國農村建設的關鍵詞。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農資企業永遠沖在第一線。云農股份以專項扶貧為主,有針對性地提出幫扶思路和措施,從產業、技術、精神等多方面對扶貧對象進行幫扶,通過農資扶貧、科技扶貧、服務扶貧、教育扶貧幫助貧困農民增收致富。
在云農股份的掛鉤扶貧點——西澤鄉迤那村,農民增收獲得了雙保險。一方面,農民種植玉米的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由云南省農資公司統一監督,嚴把質量關;另一方面,公司與當地村委會協商收獲季節按照市場價收購玉米,如果市場價格明顯偏低,則制訂保護價,全方位保障農民收入。
據了解,云農股份在2014年——2017年間共向文山、宣威、水富等貧困地區共計捐贈化肥400余噸、農藥100多公斤、多批學習用品和體育用品,共計捐贈金額達90余萬元。在2015——2016全國百佳(優秀)農資經銷商評選活動上,云農股份榮膺“中國農資行業精準扶貧十佳榜樣”。2018年,云農股份將繼續加大扶貧力度,截至4月初,已向會澤、宣威、昭通等地的貧困農村捐贈化肥200噸。
在朱華國看來,西澤鄉就是精準扶貧先“扶志”模式的一個縮影。他表示:“依托業務優勢,云農股份能為農民提供‘種、管、收、加、售’一條龍服務。另外,云農股份還將利用供銷社系統的電商平臺,實施電商扶貧,免費為農民開店,幫助農戶在網上銷售農產品及其它產品,讓農民真正體會到電商扶貧所帶來的實惠。同時,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力度,實施新型莊稼醫院項目建設,探索發展‘莊稼醫院+合作社+貧困戶’的服務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規模經營,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在田間地頭,農資人以產業扶貧、農資扶貧、科技扶貧、服務扶貧等多種形式,為中國農業的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默默地貢獻著力量。
作為一個在市場的驚濤駭浪中前行了60余年而從來沒有虧損的企業,長壽和持續的盈利能力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傳承、堅持、堅韌、專注的工匠精神。
60余年風風雨雨,市場變,環境變,云農人為農服務的情懷不變,對工作的執著和堅守不變,用傳承、堅守、精益求精詮釋“工匠”與“企業”的關系。幾十年來一直踐行“追求產品質量”的工匠精神,“我們只賣真貨、好貨”成了云農的標簽,默默無聞的堅守、心無旁騖的專注,奠定了云農股份在業界的地位,也贏得客戶的口碑,憑著優質商品和服務,云農擁有了一批忠實的客戶和穩定的渠道,成為云南農資行業的一面旗幟。
在云農股份制定的未來發展規劃中,公司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企業集團化。通過集團化運作、多元化經營,實現“三個百”(云南百強企業、農資行業百強、年銷售百萬噸)的目標,成為云南農資行業的領跑者和風向標。朱華國告訴記者,云農股份將開展多元化發展,力爭用3年時間建立云農甸尾生態農業觀光園、普洱茶銷售公司、臨滄物流配送中心、保山物流配送中心、滇東北物流配送中心,不斷擴展公司業務;同時,聯合有實力、合作理念相同的上游生產企業拓展東南亞市場,搶灘新的市場份額。
追求卓越,打造百年老店,是云農股份的企業理想。已經擁有60多年歷史的云農股份從自己的發展經驗中汲取了豐富營養,繼承了優良傳統:對市場變化高度敏銳,對發展戰略高瞻遠矚,對人才培養高度重視,對社會責任忠實履行。而今天,云農股份站在新的起點,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堅定有力地朝著它的百年云農夢想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