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雷雅茹
春暖花開,棚栽草莓作為應季水果將陸續上市。山東日照莒縣是全國草莓主產區之一,僅在該縣小店鎮草莓種植面積就近萬畝。薛福濤是小店鎮薛家孟堰村的一名普通草莓種植戶。他和當地所有草莓種植戶一樣,每年春末夏初都會普遍遭遇草莓死棵的情況,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爛盤頭,有的嚴重到了絕產絕收,幾十年來一直困擾著種植戶。
針對草莓死棵的問題,金正大農藝師來到田間地頭,為果農排憂解難,提供最佳解決方案——“親土1號”,獲得了草莓種植戶的認可。
據介紹,爛盤頭,學名草莓紅中柱,又叫草莓根腐病,常見有急性型和慢性型兩種。急性型多在春夏兩季發生,雨后葉尖突然萎凋,不久呈青枯狀,引起全株迅速枯死。慢性型定植后至冬初均可發生,下部老葉葉緣變紫紅色或紫褐色,逐漸向上擴展,全株萎蔫枯死。根部可見根系變褐腐朽,易拔起剖開主根,中心柱變赤褐色。
復合肥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級農藝師芮文利分析認為,造成草莓死棵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草莓苗本身帶有病菌;二是連年種植草莓,土壤重茬問題嚴重;三是大量不合理施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酸化等問題嚴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減少,從而誘發病害,引起死棵。
針對草莓死棵的問題,芮文利給出了以下防治良方:一是購買草莓苗后,用殺菌劑浸泡5分鐘左右,從根源上消滅病菌。二是增施有機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但是要重視土壤調理。增加有益微生物,改良土壤團粒結構。
據檢測,莒縣當地土壤中的氮磷鉀含量正常,但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偏低,土壤pH值較低就會導致土壤的板結、酸化。對此,芮文利提出防止草莓死棵試驗方案:一是草莓育苗期,施用親土1號液體土壤調理劑稀釋300-500倍進行灌根,或者沖施,每畝用量4升到7.5升。二是移栽前施用酸性土壤專用調理劑進行撒施翻耕,每畝施用75公斤-100公斤;三是移栽后施用親土1號液體土壤調理劑沖施兩次,每次每畝用量7.5升。
2017年9月,薛福濤開始運用“親土1號”液體肥進行對比培育。今年1月底正是草莓開花的時候,薛福濤使用“親土1號”的草莓地長勢健壯,達到了零死棵,而另一邊未使用“親土1號”的草莓除了存在死棵情況外整體長勢還較差。

經過試驗示范,施用“親土1號”的示范田(右)草莓長勢明顯優于對照田(左)。
草莓重茬是預防草莓死棵的關鍵。重茬也叫連作,是指在一塊田地上連續種植草莓。常年重茬種植草莓,容易造成草莓根部病害增多,土壤惡化,從而引發草莓枯萎病、炭疽病、黃萎病等一系列土傳病害發生。草莓生產潛力逐年下降,輕者減產30%-50%,嚴重地塊甚至造成絕產。
一般的解決辦法有藥物熏蒸、選用抗病品種、使用嫁接苗、輪作,特別嚴重的情況下只能換地種植,這些方法成本高、費時費力,最后的效果也一般。芮文利建議親土1號解決草莓重茬方案:一是草莓育苗期。施用親土1號液體土壤調理劑兌水稀釋500倍進行灌根處理預防重茬病害等侵入幼苗。二是幼苗移栽后,施用親土1號液體土壤調理劑兌水稀釋1000倍沖施1次,每畝用量5L-7.5L,預防重茬病害發生。
經過試驗示范,施用“親土1號”的示范田草莓長勢明顯優于對照田。使用親土1號草莓植株根系發達,對照田草莓植株根系稀疏毛細根少;使用親土1號液體土壤調理劑草莓整體長勢旺盛,反觀對照田草莓植株整體矮小;使用親土1號液體土壤調理劑花芽分化明顯增多,反觀對照田開花量呈個位數,影響產量。
據了解,親土1號液體土壤調理劑的優勢在于:其一,營養全面,配比合理,含有豐富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腐植酸、微生物代謝產物等多種有機無機營養成分。其二,添加生物能活性松土因子,預防并破除土壤板結,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物理性狀,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其三,調節土壤酸堿失衡,達到作物吸收養分的最佳環境,同時提高作物對鹽堿環境的適應性。其四,添加SAF生物活性因子及多種天然生物能活性物質,激活土壤微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