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權



摘要:伴隨我國改革開放持續深入,經濟水平顯著提升,建筑業在如此大好的發展形勢下規模迅速擴張,目前建筑工程中大量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建筑施工技術隨著規模及數量的擴大而迅速提升。如今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普遍應用于建筑工程中,而作為建筑工程的關鍵環節,樁基礎施工的作用重大,為切實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應當進一步提升樁基礎施工技術水平,加強建筑承載力。本文簡要概述了樁基礎施工技術,并分析了樁基礎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ic level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expanded rapidly. Currently, a large number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cesses are use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rapidly increas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scale and number. Today,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are commonly use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s a key par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role of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s significant.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ile foundations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the building capac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ile foundations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關鍵詞:建筑工程;樁基礎施工技術;應用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ile foundation;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U7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3-0131-02
0 引言
樁基礎施工技術對整體建筑質量具有重大作用,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建筑質量標準也不斷提升,作為建筑工程關鍵施工環節,要選擇更加先進科學的建筑樁基礎施工技術,以充分保障工程施工安全性及質量。在科技水平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樁基礎施工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創新,而該技術在建筑中的廣泛應用,則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基礎建設的持續發展。
1 樁基礎施工技術概述
在應用樁基礎技術進行施工時,一定要確保樁基能夠具備十分強大的承載能力,硬質黏土、中等密度的礫石地層,以及堅硬的基巖,應該都可以承載底層上的建筑物的荷載力;各單樁在豎直方向上,都必須具備足夠大的承載能力,以確保上部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唯有如此,才能夠有效防止沉降、傾斜問題;應該把樁基礎嵌固在相對堅硬的基巖之上,這樣,在淺土層發生下陷偏移時,建筑結構可以不受其影響,有效防止傾斜。在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中,應該依據實際的工程地質情況,選擇最為恰當的樁基礎類型,進而保障建筑方案的適用性。
2 樁基礎施工技術應用分析
2.1 預制樁施工技術應用分析
在采用預制樁技術施工時,應當參考實際工程樁基的基本要求制定樁體,隨后向地層中打入已完成預制作業的樁體,使工程樁基礎結構更加牢固。應用該技術通常采取混凝土或者鋼管,來進行樁體的預制,以混凝土來預制基礎樁,它的優點是:樁基礎結構堅固耐用、樁基礎施工既方便又快捷,目前已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而鋼管基礎樁,則往往采用H型鋼樁或者鋼管樁,該類樁體通常適用于比較特殊的建筑項目。在基礎樁的預制、施工中,應依據樁尖的方向,以及打樁時的順序,對預制樁進行灌注時,需要從樁頂位置開始灌注;其中沉樁方法包括振動和錘擊,還可通過靜力實現沉樁,沉樁時很容易擠壓土層,因此對沉樁順序的劃分要科學合理,對樁基礎施工范圍準確把握,以及樁基的數量、間距,盡量防止在沉樁時對土層造成擠壓。同時,在具體施工時,必須依據實際情況,選擇與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相符的技術進行沉樁,全面地了解、掌握工程施工現場的具體情形,掌控好各樁頂高度、方向,以確保各樁基的承載力,包括樁基礎整體的穩定,進而提高建筑整體承載能力。
預制樁技術的一般施工流程為:
①清理場地,場地清理完后,以設計為主,主要利用全站儀進行放樣、校核,逐一標明各樁點所在的位置;
②鋪筑碎石,在施工場地,鋪設厚度約為20cm的碎石,并利用網格控制的方式,預防樁體對土體的擠壓效應;
③對鋪設完成的工作面,進行壓實;
④放置樁機,準備場地的工作完成后,應進行樁機的放置,對各機械工作狀態進行認真檢查,并依據打樁順序,對樁機的位置予以適當調整。隨后吊起預制樁,在距樁體上方吊環位置30cm處捆綁素具,緩緩吊起預制樁,使樁位的樁尖與中心保持垂直狀態且準確對正;并用小落距錘,通過1、2次錘擊,將預制樁緩緩的打入土體,待其到達某一預定深度后,再穩定其樁身的垂直度,然后,用落錘以低于1.0m的落距來打樁,最后向地下逐步打入預制樁形成樁基礎,以方便后續的施工。
2.2 灌注樁施工技術應用分析
灌注樁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通常采用挖孔灌樁與沉管灌樁等技術。鉆孔灌樁技術,通常是通過機械設備進行鉆孔,來澆筑、保養樁基,在具體施工中,保護套必須要保持在與樁位中心50cm的偏差范圍內,同時其回填密實度必須得到保證,以確保樁基施工質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其注漿方式多為分層進行,且必須保持各層厚度均為50-60cm的范圍之間。沉管灌注樁技術,則大多通過反插法、復打法或者單打法來完成,如果采用了反插法,則必須在每拔管0.5m時,就要下插管0.3m,并在拔出管道的過程中,重復的進行以上操作;若是采用復打法,則必須對同一位置進行連續擊打;而通過單打法來操作拔管,則需要每拔0.5-1.0m,就進行5-10秒鐘的振動,接著再拔出0.5m,并在拔出管道過程中,重復以上操作。
應用灌樁技術的施工流程為:清理場地——放線——確定樁位——放置樁機——鉆孔——清孔——檢查樁孔的質量——放置鋼筋籠——澆筑混凝土。
確定樁基位置時,應該依據樁位的平面設計圖,通過埋設護套,對樁孔的所在位置予以固定,避免出現塌孔。護筒多由4-8mm的鋼板制成,其頂面往往比地面還要高出0.4-0.6m,埋設護筒時,應比黏土層的多出1m,比砂土層多出1.5m,其泥漿面要比地下水位高出至少1m。泥漿的制備,應依據具體的土質情況來予以確定[4]。成孔時,往往采用回轉方式進行鉆孔,如果經檢查成孔合格,則可進行下一步的清孔,保證在孔底附近500mm范圍內,泥漿密度不大于1.25克/立方厘米;完成清孔工作后可吊放鋼筋籠對混凝土進行澆筑,同時,確保混凝土具有超過35毫米的保護厚度。
3 實例分析
云南某工程地上整體建筑面積為49855m2,地下建筑面積大概為19788m2,地下室的開挖深度約15m左右,埋深大概為10m,參考施工現場地質條件,工程選擇GPS-10型回旋鉆實施鉆灌注樁施工,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該工程的基樁采用了后壓漿施工技術,在樁端和樁側的位置進行復式注漿作業。
沖擊鉆孔施工要點為:
第一,鉆孔開始時,開孔可先采用小沖程,隨著鉆進深度的加大,等超過鉆頭全高之后,加上正常沖程以后再正常沖鉆,應當參考土層狀況確定沖擊鉆的規格。

第二,為避免受沖擊振動影響,造成周邊孔壁坍塌,或者影響到鄰孔處已經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開鉆需要等到鄰孔混凝土抗壓強度在5MPa左右時再實施。
第三,可采取渣筒取渣方式進行沖擊鉆孔的排渣作業,在完成取渣之后,要將泥漿及時向孔中添加,使水頭的高度得以保持,并將粘土投放進去進行自行造漿。

當樁機鉆至設計要求的深度以后,鉆具以緩慢的速度向原位回鉆,孔需要進行大泵量清洗。當泥漿泵緩慢稍高抬起后,可于泥漿之中,將孔底的淤泥沉渣進行懸浮處理,樁孔利用泥漿循環的方式帶出。
4 結束語
總之,樁基礎工程較復雜且非常系統,對整體工程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在選擇樁基礎施工技術過程中,要根據施工現場實際狀況和條件,以及設計需求等科學合理的選取樁基礎施工技術,如灌注樁施工技術或預制樁施工技術等等,以推動建筑業良性發展,提升工程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季強.樁基礎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四川建材,2016(01):202-203,205.
[2]黃發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6(29):21-22.
[3]李亞冉.淺談建筑工程中樁基礎技術的應用[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