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見歡
摘要:在現階段做好博物館文物展示陳列的研究工作,是確保做好我國文物展示的重要保障。本文探討了博物館多元化的陳列設計風格,以便促進博物館陳列展覽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關鍵詞:博物館;陳列設計;風格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123-02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知識的普及,人們專業化、個性化的意識越來越強,博物館建設也不例外。對博物館來說,博物館陳列設計的風格能夠更好地拉近觀賞者與藏品的交流距離,幫助觀賞者跨越時間、空間距離,讓他們能如臨其境地感受藏品。由此可見,陳列設計的風格對于博物館的重要性。
二、博物館陳列及設計和多元化的設計風格
博物館陳列是指以文物、標本和輔助陳列品的科學組合,展示社會、自然歷史與科學技術的發展過程、發展規律或某一學科的知識,供群眾觀鑒的科學、藝術和技術的綜合體。博物館陳列設計是博物館陳列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主要指的是通過視覺、聽覺,運用各種技術手段、道具等展示技巧,并結合展品的文化意蘊和歷史內涵,將展品最有價值、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現出來的一項技能。多元化的博物館陳列設計風格是在傳統博物館陳列設計的基礎上結合聲光電高新技術和時代流行的審美觀念發展而來的,也是博物館在近幾十年來不斷發展、不斷改變自身、不斷融合時代潮流、不斷更新技術手段的重要體現。
(一)虛擬與直觀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和數字化時代的全面來臨,博物館的參觀方式已經從傳統的實地觀賞進入虛擬用戶體驗階段。線上結合線下的瀏覽方式,高科技的交互應用,是當前博物館發展的重要方向。博物館展品分為實物展品和非實物展品。實物展品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實物。非實物展品是指為了更完整、更系統、更形象、更深入地展現由實物展品所敘述的故事而專門制作的展品,包括各種造型物、情景再現和信息傳達裝置等,在博物館學中通常被稱為輔助展品。現在,AR技術、VR技術等逐漸開始以核心大館為中心輻射開來,多個具備360度全場景游覽功能的數字博物館已經面向公眾開放。通過虛擬技術呈現直觀的、動態的、沖擊力強的內容,不再僅僅是圖片、說明牌、燈光結合靜態實物,這是當前陳列設計的最主要風格之一。
(二)多樣與組合
年代不同、風格不同的展品看似并無關聯,但它們也可以進行組合展覽。這并不是簡單的任意拼湊,不是不含任何邏輯的排列,是一種跨越時空界限的全新創造,在兼容、對比的基礎上將不同展品所反映的時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深刻地突顯出來。把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展品組合在一起,通過一條主線串聯起來,提煉組合,能夠啟發觀眾聯想與想象,滿足不同觀眾的不同需求。例如,今年6月10月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展覽,以人類的發展軌跡作為主線,精選出100件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的文物來展現人類在不同時期的創造力,通過文物講述背后故事,通過實物證明人類文明的交融和影響。這樣一種以多樣和組合為特點的陳列設計風格在當下許多重大展覽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三)互動與啟發
當前,不少博物館仍采用“填鴨式”的陳列形式,這種陳列只是對展品的年代、背景以及來歷信息以文字、圖片的形式進行單調的闡述,缺乏足夠的趣味性,無法有效地吸引觀眾。現代博物館陳列注重啟發式教育,要求展覽能夠吸引觀眾參與互動體驗,使觀眾由被動的受教育地位逐漸變為主動的知識探索者。互動與啟發式的陳列不僅要傳遞展品本身的信息和價值,更要在信息傳播的基礎上將有關聯的知識、信息延展開來,展現更多的實物之外的內涵和意蘊,從而激發觀眾的好奇和興趣,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愛好自主地探索知識。
三、博物館多元化陳列設計風格的實現
(一)陳列設計上的創新
多元化的陳列設計風格首先源自于陳列設計上的創新,通過創造出不同以往、不落窠臼的展覽才能更好地表現展覽個性與展品內涵,從而吸引更多的參觀者,擴大博物館的人流量,達到普及科學知識、傳播文化、傳遞思想的目的。創意是陳列設計的重中之重,一個新穎的創意陳列不僅需要鮮明、獨特、有趣的主題,還需要合適的陳列形式、符合主題的展品與之相匹配。這就需要陳列設計人員具有創新力,跳出原來固定、重復的思維藩籬,突破已有的設計思路,創造出美感與新意并存的展覽,在吸人眼球的同時傳遞美與知識。
(二)新的陳列形式與先進的陳列技術手段的運用
博物館內最常見的陳列形式是靜態陳列,它以實物、模型、圖片配合燈光、說明牌為主,這種陳列形式是現今各大博物館陳列最為常見的陳列形式。由于這種陳列屢見不鮮,往往容易造成審美疲勞,形式上也較為單一,缺乏足夠的趣味性,對青少年和年輕觀眾吸引力不夠,觀眾體驗并不理想。近幾年來,隨著聲光電高新技術的發展,以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動態陳列逐漸普及開來。所謂動態陳列是通過現代高科技手段,將圖像、聲音、實物等多種元素結合起來,將展品背后歷史故事或自然原理展示出來。通過動態陳列,借助聲光電高新技術,如多媒體立體顯示技術(4D電影)、動態半景畫演示技術、幻影成像技術(AR、VR)等,使之與展品相配合,生動地再現各種場景。這不僅能在視覺、聽覺方面帶給觀眾極大的沖擊力,更能實現觀眾與展品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進一步增加展覽本身的趣味性、增強觀眾的體驗效果。動態陳列形式的興起主要歸功于新的陳列技術手段的運用,但如今最大問題是不少博物館尚缺乏精通這些新技術的人才,甚至有些博物館還未意識到引進這類人才的重要性,這些因素對博物館多元化的陳列設計風格的實現起著不小的阻礙作用。
(三)色彩與燈光的應用
在陳列展覽中,色彩與燈光發揮著呈現視覺形態與烘托場景氣氛的重要作用。一個具有良好觀感和獨特美感的展覽,必須要將展品、燈光、場景背景色在特定的展示空間內恰到好處地結合起來,進而營造出符合展覽主題和設計理念的空間效果。并不是所有的展覽都可以利用聲光電高新技術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出來,一些以珍貴歷史文物為主的展覽焦點仍在展品本身,這個時候色彩和燈光的使用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將色彩與展品、色彩與背景和諧地搭配在一起,營造出貼合展品的特有觀賞氛圍,這是多元化的陳列設計風格的重要體現。
陳列設計中色彩的運用主要與燈光色彩、場景背景色有關。沒有光也就不存在色彩,而各色燈管本身放射出來的色彩不僅用來照明,也用來渲染氣氛,提高展品的視覺沖擊力。場景背景色的明暗、冷暖也直接關系到整個展示空間的視覺舒適度。注目性是色彩最主要的特征,往往注目性較強的色彩會產生較強的視覺感染力,而注目性過強的色彩由于過于鮮亮容易分散注意力、造成眼睛不適。展覽中的實物由于年代久遠、破損等原因,需要借助燈光色彩提高視覺感染力,色彩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展品本身的“缺陷”。強弱不同的燈光在不同的實物展覽中有著不同的應用。書畫文物展覽中的燈光多柔和,戰爭、軍事等方面的圖片及文物展覽多用明亮的燈光。使用色彩不同、亮度不同的燈光,能夠達到不同的陳列設計風格,陳列人員對燈具、色彩的了解在這個時候就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之下,任何一個博物館的展品,其陳列展覽都需要一個充實、調整、改進期,否則所設計的內容會很快被時代所淹沒。因此,設計人員應不斷多元化的創新博物館陳列的形式設計,多融合現代化的元素進行設計,進一步促進博物館陳列展覽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