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全維,龔秋全,董武鐘,程森
(四川電力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16)
高壓輸電線路建設過程中,一個宏觀路徑選擇的優劣,對項目經濟可行性起主要作用。
項目的選線設計工作通常采用CAD結合圖紙的方式進行,該方式是二維的、微觀的,難以在宏觀上以3D方式顯示線路所在整個區域的地形變化,無法對線路方案進行精準評價;其次,在中西部地區區域性DEM獲取困難,從而影響項目開展。
Global Mapper(簡稱“GM”)軟件具有數據處理快速化、數據瀏覽三維化特點,可以利用全球免費SRTM DEM數據創建區域數字高程模型,多視角瀏覽區域地形、地貌、地物,為電力勘察設計工作提供基礎高程數據支持,極大地方便了新建輸電項目的選線設計工作,探討其在輸電線路選線設計中的應用將具有重要意義[1~4]。
黔西南州-220kV新建線路工程全長約 40 km,線路位于喀斯特地貌區域,地形地質情況復雜,輸電線路選線困難。全線從測繪部門收集1∶1萬地形圖25幅,均為JPG格式柵格圖,由于矢量化工作量巨大,區域DEM數字高程模型的實現困難。本文筆者基于Global Mapper,對其在該區域應用進行了研究探討,驗證GM在選線設計中的實用價值。
GM軟件是美國Global Mapper公司開發的圖形管理和操作軟件。其是一款功能強大的GIS柵格影像和矢量數據處理、加工軟件。GM能夠獲取TerraServer數據庫和USGS(美國地質勘探局)衛星照片資料,并且軟件本身具有豐富的WMS數據源。GM功能強大,幾乎具有所有GIS軟件的性能,通過簡單、直觀的方法將復雜的問題解決,如快速處理DEM數據、影像數據鑲嵌及投影轉換等等[5,6]。
GM軟件突出的數據處理、三維可視化及海量數據特性使其在不少領域得到一些應用,如石油勘探、海洋測繪、工程選址等。
根據規劃設計路徑大致走向,下載路徑范圍左右 500 m范圍內高清谷歌影像圖(如圖1所示)。在GM中,通過配置參數,將影像圖加載到GM中。投影方式選Transverse Mercator,基準根據需要選擇西安80坐標系,中央子午線按105°設置。GM提供了非常多可供選擇的投影方式和基準,如果內置的參數不滿足工程需求,通過加載外部文件,可導入或者新建工程需求參數。

圖1 Google Earth路徑影像圖
在影像圖上能清楚地看到路徑周邊的交通、居民區、植被及已建高壓輸電線路鐵塔,直觀地查看路徑方案的位置,更好地調整路徑方案避開擁擠通道,使送電線路的優化設計得以實現,方便現場定位及后期施工工作的開展。
SRTM(全稱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即航天飛機雷達地形測繪任務)數據,獲取的數據范圍為北緯60°~南緯56°,東經180°~西經180°之間的所有區域,覆蓋全球陸地表面的80%以上,目前能夠免費獲取,GM軟件對下載的SRTM DEM數據能夠進行批處理[7,8]。
可以在中國科學院數據云網站(http://www.csdb.cn/)下載輸電線路路徑區域內的SRTM數據。設置與影像圖一致的坐標系統和投影基準,將SRTM數據加載到GM中,如圖2所示。

圖2 加載在GM中的SRTM數據
(1)等高線生成
設置好投影方式和基準等參數,在GM軟件中打開下載的SRTM DEM(文件名:TaskIMG 10221744)。根據工程規劃需求,在項目大區域內自定義創建新的區圖元,設置等高距,勾選以小差距值插補空數據等選項,在區圖元邊界線范圍內生成合適等高距的等高線,如圖3所示,是利用SRTM DEM生成的線路路徑區域內等高線。
(2)等高線與衛星影像吻合性檢查
將SRTM DEM數據生成的等高線與衛星圖片疊加,檢查等高線是否有遺漏;高程點是否存在異常值,

圖3 SRTM DEM生成的等高線
如零值;等高線是否反映區域地形突變和結構信息,從而檢驗數據資源獲取手段的正確性。
從GM疊加的數據中可以看出,湖泊河流與地形匹配良好,山腰道路走勢合理,地形紋理層次分明有序,山谷、山脊輪廓清晰,因此這種DEM獲取的手段與衛星圖片下載的方法都是有效、正確的。
傳統的方案比選,是CAD結合紙質圖在二維空間上進行,方案的比選是局部的,不能在大區域內進行綜合考慮對比,缺乏立體直觀性。GM的三維視圖可視化功能,彌補了這些不足,其能夠更加直觀立體的將方案在3D空間內,展示給設計規劃人員,讓設計的方案更為科學經濟,如圖4所示。在GM軟件中設置好SRTM DEM的投影基準,將CAD格式的路徑方案轉換為kml文件,疊加在GM軟件中,利用3D視圖瀏覽功能360°瀏覽不同方案在區域內的位置,初步判斷塔位位置以及不同路徑方案的塔位數量,綜合考慮,選取最優路徑方案。

圖4 GM 3D效果圖
在GM加載的SRTM DEM數據上,選畫一條路徑線,利用3D路徑剖面/視線工具,可以生成路徑方案的斷面圖,根據斷面圖綜合考慮路徑的科學性,進行優化設計調整,如圖5所示。

圖5 GM生成的縱斷面圖
選定范圍內的等高線數據,由GM輸出海拔網格格式數據文件(.ASC),通過架空送電線路軟件(TL)讀取ASC文件,設置參數,繪制輸電線路路徑方案斷面圖。結合斷面圖及3D視圖,可以很方便地預定每基桿塔所在位置,現場定位根據室內設計方案進行微調。
如圖6所示,為JA75-JA77斷面圖,由GM生成的ASC數據繪制的斷面圖與實地測量的斷面圖比較,其地形地勢吻合度高,滿足路徑方案的規劃設計。

圖6 輸電線路斷面圖
實驗區采用黔西南州-220 kV新建輸電線路工程全長約 40 km的數據進行分析,該工程根據STRM數據室內設計塔位67級,最終現場定位69級,多出的兩個塔位均為跨越已建 110 kV高壓輸電線路,根據現場測量數據調整增加。
分析外業定位實測的高程數據與STRM高程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表1列出了部分數據,如圖7所示,對于兩種數據的數值進行了對比分析。

實測高程數據與STRM高程數據對比表 表1

圖7 高程差值分布圖
分析圖7可得,高程差值絕對值總體分布在 0 m~ 19.4 m之間,其中差值絕對值小于5的占54%;差值絕對值大于5的占46%。本次數據83%差值絕對值分布在小于10以下,可以滿足規劃設計階段的精度要求。本文的方法滿足線路選線設計工作的精度要求,提高了選線設計精準性,避免選線設計初期的盲目性,能夠為線路選線設計階段提供參考和依據。
其中,數據精度與區域內的植被關系很大,該實驗區域屬于喀斯特地貌,植被為灌木,故實測值與STRM數據差值較小。根據外業勘察經驗,對于植被茂密的地形,STRM數據的精度有限,但對于線路前期的準備工作還是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為了進一步檢驗STRM DEM獲取的地面線數據的精度,對以往做過的大型輸電項目斷面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分析,得出基于STRMDEM地形精度與人工從1∶1萬地形圖上判讀的精度相當,可滿足規劃階段的要求。另一方面,GM生成ASC文件繪制斷面的速度遠快于人工提取的速度,并且是DEM疊加影像的三維平臺,立體直觀。
輸電線路選線設計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復雜工作,需要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影響。Global Mapper軟件具有數據處理快速化、數據瀏覽三維化特點,便于方案展示與決策。本文基于Global Mapper軟件,對其在電力規劃選線方面的應用進行了研究探討,論述了其在選線設計中的應用過程及方法,分析了其數據精度,驗證了其可靠性。GM的應用使得線路路徑選擇和桿塔定位在逼真、清晰的三維場景上進行,在新建輸電線路路徑方案研究過程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相信GM在未來的電力勘察設計領域將有更加廣闊的前景,GM的二次開發也將是今后信息領域重點研究的對象。
[1] 王立遷,黃現民. 基于VirtuoZo的高原地區高精度DEM制作方法[J]. 勘察科學技術,2016(5):41~44.
[2] 王俊冬. Global Mapper在新建鐵路前期選線中的應用[J]. 鐵道勘察,2012,38(6):58~61.
[3] 裴彥良,劉晨光,華清峰等. GlobalMapper軟件在第28次南極考察中的應用[J]. 海洋測繪,2013,33(2):73~75.
[4] 劉方蘭,肖波. GlobalMapper系統在海洋調查中的應用[J]. 海洋技術,2011,30(1):24~26.
[5] 李東,毛之琳,劉露. GlobalMapper在山區獨立坐標系建立中的應用[J]. 測繪通報,2012(4):86~91.
[6] 林松,程維明,喬玉良. 基于Global Mapper的地貌暈渲制圖[J].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09,11(6):802~808.
[7] 田茂義,曹洪松,劉如飛等. 基于ArcGIS和Global Mapper軟件的三維地形可視化技術的應用[J]. 全球定位系統,2011,36(2).65~68.
[8] 易共才,王彥軍,高宏. Google Earth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 中外公路,2008,2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