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摘要:本課題通過對仇英生平經歷及其畫作特點的研究分析,總結歸納作者在畫作中獨有的特點,以及其影響。
關鍵詞:影響;山水;技法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3-0060-01
仇英的山水畫作品中多是以工筆重彩為表現形式的藝術風格,而吳門畫派的其他畫家則多是以水墨山水為表現形式的藝術風格,他們較之明代以前的畫家,并無大的創新,而仇英的繪畫風格不但繼承了南宋院體畫繪畫風格而且進行了創新和改變,所以比起同時代的其他畫家,仇英的青綠山水更顯得十分出彩,本文以其青綠山水畫代表作《桃源仙境圖》為例,分析研究仇英的設色技法特點以及對后世畫者設色方面的影響。
一、仇英青綠山水及其藝術特色
1.仇英青綠山水。仇英生活在一個普通家庭,他雖然沒有優越的條件去學習繪畫,也不擅長于詩文但是因為他從小喜愛繪畫的緣故,他經常會利用閑暇時間作畫,是位很勤奮的畫家。早年他曾寄居在一些有名的鑒賞家和收藏家中,他總是喜歡研究和臨摹家中的古物,這不僅促進了他的鑒賞能力,還極大的提高了他的繪畫能力。仇英因為家境不是很好,所以他從小長期從事漆工行業為生,這個職業練就了他的扎實的繪畫造型功底以及對色彩的運用,他能夠很快的刻畫出物體并加以著色;這些基本功的積累以及他熱愛的藝術的心最終使他走上了藝術的道路,而仇英真正走進藝術,是認識了文徵明、周臣之后;早期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長期居住在富家、收藏家的那段經歷也是十分寶貴的,使他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珍貴的古書字畫,并有充分的時間,能待在府中大量臨摹真跡,修身養性。在這期間,仇英最大的愛好就是臨摹古人的畫,他從古畫中感悟進步成長,并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仇英的青綠山水畫有他獨有的繪畫風格,在他的青綠山水畫作品中,色彩運用更是十分秀美,清新脫俗的色彩運用使得他的青綠山水畫十分突出,他的青綠山水畫大多反映了明代的社會生活,他的繪畫不止技藝高超,更懂得迎合當時的社會審美,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歡。仇英青綠山水有用色較重,畫面艷麗的大青綠山水以及用色淡薄、工筆寫意融合的小青綠山水。如其作品《桃源仙境圖》就是運用了小青綠山水的畫法。仇英繪畫作品中大多是臨摹古人的作品或者表現仙境的作品,他的作品中充分表達了他本人的藝術追求,也表達了當時社會審美,他樂此不疲的繪畫著。后來成名之后,他不斷出售畫作來謀生,他出售的畫作中除了按照雇主的要求和審美作畫,大多題材和形式還是由仇英自己來規劃,他寄情于繪畫,他徜徉于繪畫的世界,用繪畫語言來表達他的個人意志,因此他的作品也深受雇主們的喜歡。
2.仇英青綠山水畫的藝術特色。仇英的青綠山水畫能夠在當時獨樹一幟,除了其技法高超以外,最重要的是因為他的風格非常有自己的特點:第一點,仇英在繪畫上追求優雅,所以他擅長于用較淡的色彩來表現畫面,《桃源仙境圖》中就采用了較淡的色彩,比起其他同時代的畫家,“仇英所讀的書并不多,也不擅長于詩文,所以他所作山水畫多為表現文人以及官員們的在泉邊詠詩的優雅生活和清新美麗的大自然景色,而從他所作的畫中也很少出現詩文題跋,一般情況只是在畫幅邊角處有落款,幾乎見不到他詩畫結合的畫作。”盡管仇英讀書略少,但是他所畫的《桃源仙境圖》中連綿山體、潺潺溪水、形態各異的石頭與樹木、縷縷炊煙及天邊云彩、高遠的亭臺與樓閣、各種形態的人物和景色等全部很精細的描繪一層層染出,而又不缺失清秀雅逸,無時無刻不流露出仇英雋秀飄逸的情懷。第二點,仇英的青綠山水畫中到處充滿生機和活力,在他的作品《蓮溪漁隱圖》中所描繪的各式各樣的房屋堂軒與茅舍魚罟、平遠流動的山水與溪岸水畔、蔥蔥郁郁的田地與小橋相通、橋上還有許多行人往來等畫面,這些生動的畫面使得布局清曠極富生活氣息,畫面中景物生機勃勃,一片江南夏日情給人以可游可居之感。第三,仇英的山水畫風格繼承了傳統青綠和院體畫法,傳統青綠山水大多以石青石綠著色,而我們不難看出仇英的青綠山水畫中也總是以石青石綠著色,而工致一路的院體畫風也可以在其作品中看出,仇英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山水畫風格。
二、仇英畫作技法對后世的影響
仇英的青綠山水畫不僅在明代畫壇具有一定的影響,而且也對之后的畫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和啟發,例如:清代的王鑒、吳歷等畫家都受到仇英青綠山水畫法影響。在仇英的《桃源仙境圖》中,他繼承了歷代大家的藝術精華,感悟他們對青綠山水的理解與感受,又將明代中期現實社會的觀照融入到藝術創作中去,比如明代繪畫語言的發展、市民階層的生活感受以及仇英自身對于這個時代的理解,從而使他的青綠山水藝術達到了雅俗共賞的高度,人們在欣賞他的作品時,不僅感到自然與親切,仿佛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通過他的融合與發展,更在無形中對明代中期社會的審美情趣的轉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結語
仇英雖出身貧寒,常年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但他的身上卻具備著堅韌的人文精神和藝術品質。他能將人文精神中的情感融合到藝術創作之中,引發人們對藝術和人生的想象,以及仇英對于藝術和人生的那種單純的渴求和對藝術的無限欲望,這都促使他不斷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