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明

摘要:當代玉雕藝術有著豐富的內涵,滲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它通過不同的題材形式和創作手法,寄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滲透著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文闡述了玉雕的功能性和藝術特色,分析玉雕工藝及傳統思想文化對玉雕流程和技法的影響,并試圖從中找尋繼承和發揚傳統玉雕藝術的可行之道。
關鍵詞:玉雕;工藝;創作;發展
一、引言
當代玉雕藝術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體現出中國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與審美趣味,體現出中華民族追求至善、至美的精神。當代玉雕藝術再現生活的本質,以藝術形象和藝術感染力來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人們在藝術享受中感受到警醒和陶冶,同時又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二、玉雕藝術的功能性發揮體現
(一)裝飾空間的功能
玉雕用在裝飾上的范圍較為廣泛,目前,現代家居裝飾為主要風格之一,但是并不合適傳統中式家居布置,如果點綴以玉雕掛件、屏風隔斷和雕花案幾,可在現代家居中顯得現代中蘊含著傳統,明快、活潑中透著沉靜含蓄。這是由于玉雕的屬性和審美特質來決定的。
(二)彰顯地位和財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多人開始注重傳統文化的運用,于是收藏從古建筑和老式家具上拆卸下來的玉雕,也就逐步成為一種現代家居中的時尚。它既是有品位的收藏品,又可以做家居中的裝飾物,可以說是一種收藏使用兩不誤的好東西。玉雕以其藝術性、審美性能夠代表著財富氣質,也是身份地位的集中體現。
(三)審美教化作用
玉雕的構成形式和雕刻內容集中反映了觀賞者的精神訴求,也是進入更高層次追求精神審美功能的具體表現。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玉雕并不是為了裝飾而裝飾的擺設,它是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和民族心理定勢的物化形式。
現代玉雕藝術再現生活的本質,以藝術形象和藝術感染力來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人們在藝術享受中感受到警醒和陶冶,同時又能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
三、玉雕藝術的藝術特色評價
(一)玉雕的構成設計
玉雕的構成講究對稱和抽象,對稱表現中國傳統和諧、平等思想,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對稱均衡的中庸原則;抽象藝術表現為非具象視覺元素的結構,但它并不取決于單純的形式趣味和形式法則。
(二)裝飾的手段
(1)圍繞主題強化裝飾。利用玉雕來裝飾室內空間,強調空間風格,在畫龍點睛的同時,淡淡溢出禪意。(2)點、線、面的結合。圓形玻璃器物、玉雕組成一道風景線,位于空間中,在任何角度去看,都是一幅畫面,因此,在設計中點線面綜合構成就顯得尤為重要。雖然設計是四維的空間,可是三維空間的布局合理了,不管人怎么移動,都是具有美感的,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3)巧妙地修飾“結點”。這里所謂的“結點”是指玉雕作品空間中不好裝飾和死角的地方。這些‘結點”可以運用玉雕裝飾技法進行掩蓋,增加了空間的裝飾性。玉雕作品如圖1所示。
四、當代玉雕工藝流程和技法技巧
(一)玉雕的工藝流程
玉雕作品創作是一項復雜的過程。通常,現代玉雕藝術的工藝流程分為四個步驟,即原材料選擇、設計、雕刻和拋光及裝飾藝術。首先選擇原材料玉雕創作的基礎,由于玉石原材料種類較多,要按照光澤、質地、顏色、密度等標準進行判斷選擇。然后進行設計、雕刻和拋光等系列的流程,這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雕刻師別具匠心的努力。
(二)玉雕的技法技巧
1.量材施藝。暗影是玉石原料中的雜質,綹是玉石原料中的裂紋,它們是玉雕作品中的大忌,在原材料選擇和玉雕創作時去影除綹。同時要在玉雕藝術中變瑕化瑜,能夠真正在量材施藝過程中做到揚長避短,達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2.雕琢技法。目前,雕琢的技法主要是有浮雕、鏤空雕和圓雕等技法。其中浮雕是玉雕藝術中最基本的技法,也是最常用技法之一,在玉雕平面上直接雕刻各種形象。鏤空雕是浮雕的發展,基本做法是將浮雕作為平面背景部分掏空,使之線條交錯更加有層次感。圓雕是利用三維立體雕琢,增強玉雕的立體感和可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