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新
摘要:潮州弦詩樂中的輕三六調、輕三重六調、重三六調是常見的幾種音階,屬于不同的宮系統,包含不同的偏音。這些偏音在使用的時候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為了能夠加強人們對潮州弦詩樂的了解,文章重點對潮州弦詩樂諸調及其偏音體系問題展開探究。
關鍵詞:潮州弦詩樂;輕三六調;輕三重六調;重三六調;偏音體系
潮州弦詩樂是由潮汕民間絲弦樂器彈撥樂器演奏古詩譜發展而來,具體是指傳統樂曲的由古詩詞、小曲、小令等曲調去掉文字部分剩下來的旋律。潮州弦詩樂的結構嚴謹、段落層次分明、起承轉合清晰。潮州弦詩樂作為一種典型的音樂種類,對人們了解音樂發展和潮汕當地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潮州弦詩樂曲中所使用的多種音階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對音階靈活處理之后呈現出獨特的音樂風格。
一、潮州弦詩樂諸調的特點
(一)三六兩音變化及其在輕、重三六調中的意義
在民族調式理論中主要以宮系統為基礎,偏音是基于宮系統五聲正音產生的。在潮州弦詩樂中,三六調樂曲、重三六調樂曲中均體現了重三、重六音,但是二者的用法和宮音高度不同。潮州弦詩樂所使用的調大多是從二四譜發展而來,偏音在具體使用中有著不同的要求。其中,三六調是以輕三輕六兩音作為正聲音級的調;重三六調是以重三輕六兩音作為正聲音級的調。重三六調是作為一種裝飾音出現的,音高不穩定、游動性較強。
(二)三六兩音在輕三重六調和反線調中的意義
輕三重六調中的重三音主要是為了強調輕三和重六在五音中正聲身份。重六音是正聲音級,是偏音的重要裝飾,屬于B宮調系統。反線調是在輕三六調上上移四度形成的一種音階,屬于B宮調系統。獨立的宮系統,其偏音往往是較為純粹的,但是潮州弦詩樂中的偏音則是一種動態化概念。
二、潮州弦詩樂的偏音體系
(一)輕三六調中的偏音
輕三六調中的偏音音階本質以F為宮,具體包含五個子調,常作為偏音的裝飾音。輕三六調的偏音和正音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在使用的時候受到的限制比較少。根據輕三六調的偏音體系發現譜系中的音是作為偏音出現的,重六音一般只是將六音升高半音,很少作為還原的B音存在。
(二)輕三重六調以及反線調音階中的偏音
在二四譜中,重六音往往是作為五聲正音的新調宮音存在的,較為穩定。在這個音階中,原二四譜中的六音是新宮系統的偏音。輕三重六調以及反線調音階中的偏音譜系,二四譜用橢圓標記。從譜系中可以發現,E音和A音是一種重要的偏音,B音會落在重音上,音級的意義轉變為五聲正音,曲調體現出正聲音階的特點。
(三)重三六和活五調中的偏音
在重三六調中,重三重六往往是作為五聲正音存在的,重三音是E宮的宮音,重六音是宮系統的微音。在重三六調的譜系中,不管是重六調還是活五調,在以二四譜為起點或者終點的時候都體現出羽調式的色彩。重三六和活五調中的偏音譜系是F調,偏音會出現在強拍上,如果按照F宮調進行演唱,是不符合五聲音階的發音習慣。在重六調中,重三音有時候還會以原E音的形式出現,按照古代八音之樂的方法進行演唱,宮廷音的上方是小二度音,旋律向商音傾斜。
根據上文的分析發現,潮汕弦詩樂諸調的各種命名方法是民間音樂常用的一種借字現象,輕微三重六是以凡為宮的單借體現;重三六調則是雙借的一種體現,能夠轉移到下二度宮調。
三、偏音的演奏特色
第一,作為裝飾音時的音高,裝飾音一般會以輔助音的形式出現,僅僅圍繞五聲正音,時間較短,對音準的要求不高。為此,裝飾音的演奏要靈活,不能過度死板。第二,正音演奏偏音化。一些偏音的存在往往是不穩定的,比較常見的是活五調。活五調使用偏音的時候要求較少,但是對演奏者的要求則是需要其能夠以滑動或者顫動的形式體現。第三,作為移宮犯調的中介音高。將偏音作為正音之后,新宮調系統會轉變為五聲正音,在樂器允許的范圍內,需要盡可能保證音調的準確,從而體現出潮汕弦詩樂多宮系統的特點,展示出偏音的多樣性。在以正為偏的情況下,對音準的要求則是沒有那么嚴格,可以作為不穩定的音存在,通過搖擺不定來增強音樂的韻味。在同樣的一個音樂中,如果出現了不同的調,比如重三六、輕三六,這些偏音則是會起到中介或者調號的作用,從而實現對調音的有效轉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潮州弦詩樂所使用的諸調是一種近關系多宮系統,在發展過程中主要是通過三六兩音的變化形成一種新的宮調,出現新的偏音。這些偏音對潮汕音樂風格的塑造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為此,在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中,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潮州弦詩樂譜調和偏音體系研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