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學習重點三個方面探討英語詞匯學習,通過科學的記憶方法、培養良好的習慣和善于抓住詞匯學習的重點,達到增加詞匯記憶以及活學活用的目的,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英語學習;詞匯;方法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ores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learning methods, learning habits and learning focuses. By way of acquiring scientific memorizing methods, fostering good habits and being good at seizing the key points of vocabulary learning, we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memory and putting what we have learned into practice, thus create a pleasant atmosphere conducive to learning.
【Key Words】English learning; vocabulary; method
【作者簡介】馬欣怡(2000.12- ),女,漢族,湖南邵東人,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三學生。
引言
每當有人問起:你覺得英語學習最大的障礙是什么?大多數同學都會毫不猶豫地說:詞匯!確實,面對高中如此繁重的學業,詞匯學習可能是最讓人頭疼的,也無疑增加了記憶的負擔。英語語法結構尚有系統可循,然而面對一本厚厚的詞匯書,很多同學感覺困難重重,難以企及。詞匯的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小學、初中到高中整個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詞匯不斷增加,難度也在不斷加大,要掌握好詞匯,詞匯學習方法十分重要。系統化學習將包括學習技巧、學習習慣、學習重點。
1.詞根詞綴法。任何一種語言學習需要堅持,但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對于記憶單詞將事半功倍。漢語是世界上唯一的由象形文字自然轉化而來的表意文字,漢字的構成有偏旁部首,英語構成也有詞根詞綴,即前綴決定詞義,后綴決定詞性,只要我們掌握了英語單詞構成的規律,熟記詞根詞綴,配合多遍反復記,在英語詞匯學習中則可以起到舉一至少反三的妙用。
常用的前綴主要有:
ab- 表示“反常”,如:absent 缺席;abnormal 不正規的
com- 表示“共同”,如:combine 聯合;compete 相爭
dis- 表示“分開”,如:disarm 裁軍;dislike 討厭
im- 表示“不”,如:impossible不可能的;immoral 不道德的
常用的后綴主要有:
-er 表示“人、物”,如:teacher 老師;cooker 廚具
-able 表示“可能的”,如:movable 可移動的;passable 可通行的
-ful 表示“充滿”,如:beautiful 美麗的;useful 有用的
-ship 表示“狀態、資格”,如:friendship 友誼;citizenship 公民的身份
2.循序漸進法。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人體大腦對新事物的遺忘是循序漸進的,人們可以從遺忘曲線中掌握遺忘規律并加以利用,從而提升自我記憶能力。記憶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何我們的學習總是從易到難進行,單詞記憶是英語學習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循序漸進不僅指詞匯的難易程度,還包括量的積累。我們不可能一開始就記下很多單詞,可以給單詞記憶做一個列表,每天比前一天多一兩個單詞,直至記憶的暫時極限。同時要注意溫習之前記下的單詞,如此周而復始,方能將單詞置入自我腦海深處。記憶單詞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初記單詞時需要記憶的內容:
a.單詞外觀;b. 單詞中文釋義;c. 單詞記憶法
例如:
一旦確定了“unhappiness”這個單詞的前綴、后綴、詞根,那么這個單詞的構成則一目了然;再了解與之對應的中文釋義“苦惱”、“憂愁”,這個單詞馬上能夠記住。
(2)循環記憶
手動做一個詞匯小冊子,目錄中建立12個list,每個list的具體背誦過程如下(每個list按12頁,每頁10個單詞計):
a) 背完一頁(大約5分鐘),立即返回該頁第一個單詞開始復習(大約幾十秒)。
b) 按上面方法背完1~6頁(大約在30分鐘),回到第1頁開始復習(兩三分鐘)。
c) 按上面同樣方法背完7~12頁,一個list結束。
d) 相當于每個list被分為12個小的單元,每個小的單元自成一個復習系統;每6個小單元組成一個大單元,2個大單元各自成為一個復習系統。背一個list總共需要一小時左右的時間。
美國著名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這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賦異稟,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如果一個人心甘情愿花無數精力去練習某一項技能,就會練就出平凡中的非凡,也就是所謂的“匠心”。只要我們記憶單詞肯下苦功夫,具有“匠心”精神,那么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人的肌肉具有懶惰性和記憶性,如果持續保持在一個舒適圈內,那么我們的學習將停滯不前。那么應如何保持一個良好的詞匯學習習慣呢?
1.學會使用字典。一本好的英語字典是英語學習最好的幫手。一本適合自己的字典可以幫助英語學習者更好地開展英語學習。所以在選擇字典時,對字典所包括的內容要有所了解。出版社很重要,需要選取權威出版社出版的字典。同時,字典的詞條,查閱的方法,每一個單詞后面的解釋到底是英英還是英漢,或者是雙語,如何標注音標的,例句經典與否,有沒有形近與音近詞的辨析,這些都可以成為考慮的要素。
2.整理筆記。英語學習需要筆記,認真記筆記是語言學習重要手段,筆記也需要整理,可以對詞匯進行分塊記錄并記憶。對于某些疑點困惑可以結合字典進行補充,做到好習慣渾然天成,融于一體。要想提高學習效率還需將詞匯筆記本分若干欄,每欄后留出幾頁待學習中逐漸補充。分類可以按照詞匯的相關主題分類,例如: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科學等等。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記錄時將單詞、相關詞語搭配和例句都寫下。
②如果為方便記憶教材中的詞匯,也可以按照課文順序記錄筆記。
③學一個新單詞時,不妨了解一下與所學單詞同源詞。意思相近的同源詞放在一起,形成一個“記憶網”,這樣更有助于記憶。
例如:historic:famous in history; associated with past times.
e.g. a ~ event/speech/spot
historical:belong to history 歷史上的
e.g. a ~ novel/play/film/painting ~ trend
④隨身攜帶小詞匯本,將高頻詞匯、新學詞匯、超綱詞匯和屢次記不住的詞匯記錄在上面。善于發現身邊的英語單詞,如產品說明、產品商標,甚至旅游景點的英文版介紹,做一個“有心人”。
3.活學活用。識記是學習的第一步,而復習可以使詞匯學習事半功倍,了解詞語搭配可以正確使用詞匯,但只有將單詞真正用在句子中,才能真正掌握了這個詞匯。學習詞匯的目的是會使用,有助于聽說讀寫,所以在實際操作中,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可以通過句子記憶單詞。首先,可以遮蓋例句中文釋義,猜測單詞意義,所謂“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有了具體的語境,記住新學的單詞就不是什么難事了,而且印象深刻。記住例句后,不妨試著造句。造句是對單詞意義和用法的創造性的探索,往往自己造的句子比例句更容易記住。同時自我可以將單詞進行演繹,標記網狀關聯圖,將新單詞和已經掌握單詞聯系起來。這些方法都可以將新單詞納入我們的記憶網絡,與已經掌握的單詞記憶連成一片。如下圖:
1.習慣用法。由于受到漢語思維影響,我們在使用英語詞匯的時候容易想當然,套用自己認為正確的短語或句子。
例如:——你喜歡吃意面還是墨西哥卷?
——都可以。
—Do you prefer pasta or burrito?
—I eat all of them.
這句“都可以” 回答者的意思是意面和墨西哥卷都吃,但是用詞明顯錯誤,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I dont really have a preference. 只有掌握了地道的用法,英語才能為我所用,也不至于鬧笑話。
2.聯想記憶。除了單詞聯想記憶之外,這里所說的主要是指同一個單詞所衍生出來的各個不同搭配的不同涵義,以及如何構成短語。這里所說的詞組是廣義上的詞組,包括字典中用黑體或斜體標出的固定詞組、短語動詞和詞組搭配(collocation)。我們需要在筆記中獨立辟出一塊記錄短語動詞,短語動詞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詞組成,其中有一個一定是動詞,其余的可以是副詞也可以是介詞。同時也有著大量介詞短語存在,這些短語的構成方法為何,都需要我們記憶并掌握。從構詞方法看,不同的搭配意義超乎單詞本身涵義。
例如:take after意思為“照看”,而不是“拿到后面”;in case of意思為“以防、萬一”,而不是“在案例中”。再如,“濃霧”是heavy fog,不能說成strong fog;“一個煙癮大的人”為a heavy smoker;“一場大雨” 即a heavy rain;“擁堵的交通”表達為a heavy traffic,而不是a crowded traffic. 為避免望文生義帶來的尷尬,地道地使用英語詞匯,我們要特別留意詞語搭配。
3.針對各種詞性的不同特點進行學習。英語單詞的詞性十分明顯,每一個詞性下的單詞形狀極不相同。英語單詞因詞性不同導致學習重點不一樣。如學習名詞時,我們需要注意單詞是否可數。部分名詞課同時用作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但意義區別,例如people做不可數理解為“人或人們”;做可數名詞時peoples 意思為“民族”。
如:There are 56 peoples in China.中國有56個民族。
4. 詞匯的修辭色彩和語體色彩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而褒貶義是修辭中一個重點。例如,同樣表示風趣幽默humorous和funny褒貶就不同;表示“成熟”,sophisticated 和mature意思也不一樣。同時,我們也要適當關注詞匯的語體色彩,即正式語和非正式語、口語與書面語。例如,在表達“讓步”這個概念時,正式文體通常使用however; nevertheless; in spite of等詞語;非正式文體經常使用yet; although; though等詞語;口語使用anyway;而notwithstanding則常出現于合同等法律文件類書面語中。
語言學習非一朝一夕所成,單詞也不是眨眼功夫練成的。它需要日積月累,有心為之。只要掌握好方法,運用好記憶技巧,堅持到底,英語詞匯并非難事。“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是中國的俗語,說的是熟能生巧的道理,用到英語詞匯學習中也一樣,用科學方法,勤加練習,靈活運用,經常性使用,必成就英語詞匯達人。
參考文獻:
[1]劉少芬.如何讓學生對英語充滿興趣[J].學周刊,2011(26).
[2]陳榕華,崔慧慧.活動中親近英語[J].新課程(教師版),2008(01).
[3]申元英.英語課堂教學觀之我見[J].考試(教研版),2010(02).
[4]曹麗青.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科技資訊,2008 (19).
[5]譚秀英.加強課堂教學,提高英語水平[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8(15).
[6]施藝.多創造機會,鍛煉學生“說”英語的能力[J].教育科研論壇,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