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摘要:林業資源的科學培育與發展,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積極改善我國的空氣質量等環境污染問題,而且對于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任務建設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合理利用森林林木資源,科學有效地推進林業事業的發展,對我國當前發展形勢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然而,當前我國在林業資源的利用和培育上都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對當前形勢進行客觀分析,才有可能從根本上促進林業事業的良性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林業的發展與林業資源的培育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資源;發展;培育
前言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和經濟建設力度的逐漸增加,國家對環境保護十分重視,并對林業資源發展和培育采取了一定的解決措施,力求提升我國林業資源的發展水平,在保證基本森林資源的同時,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就目前我國森林資源的發展現狀來看,其中存在不少問題亟待解決,本文對此進行詳細探討和分析,必須加強各部門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我國林業發展水平,擴大種植面積,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1 我國林業事業發展現狀分析
從當前我國森林的具體情況來看,其面積開始不斷增加,并且還呈現出了不斷上漲的趨勢,而林業資源也變得越來越豐富,這使得林業能夠獲得更加良好的發展。森林資源本身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對其未來的發展將產生決定性的作用,這導致雖然我國在林業發展上給予了高度重視,但是所產生的效果相對較差。現階段我國森林資源本身的面積相對較小,并且在分布上也存在著十分不均勻的情況,再加上森林結構的不完善,這些都造成我國森林資源的匱乏。由于森林資源的質量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將會出現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局面,木材的價格也將受到較大的限制,從而影響到我國林業整體良好的發展。
2 林業資源培育的科學方法
2.1 播種方法培育林木資源
播種造林方法通常運用在種植面積較大的林木工程。播種造林,從經濟成本上來講是一種簡單、高效的種植培育方法。但這種培育方式對種值地質和林木的種子要求都非常高。比如,對種子的要求:采用播種培育的種子需要品質高、顆粒飽滿、并且能夠更好的適應干旱土質,這樣才能夠使種子更容易發芽。對土質的要求:其土地的含水量一定要滿足播種水平,且地質要相對疏松,這樣才有利于播種的成活率。
2.2 分植方法培育林木資源
分植培育方法,即專業人員利用母本質量優良樹種的枝干,在其相關部位(最好是水分充足優良的部位)進行直接培育發展幼苗。這種培育技術可以節約培育空間和時間,而且技術相對成熟,可能提高培育的成功率,可以最大程度的繼承母本優良的特性。因此,分植培育方法對母本樹種的質量要求非常高,以免影響培育分植的質量。分植培育方法通常適用于母本質量較好、易成活,且母樹營養較豐富的品種,比如,楊樹、柳樹等。
2.3 植苗方法培育林木資源
植苗培育方法,優點是對培育的幼苗的成活率較高,可最大程度的避免二次種植,但需要一定的植苗造林地,故占用培育時間和空間,所以這種培育方法經濟成本較高。
3 加快與改善林業發展的新思路
3.1 積極推進科技造林
當前,科學技術在林業建設方面發揮了很大的積極作用。比如,在病蟲害的治理及防治工作中,可以極大提高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對于那些大型林業聚集產區配置相關的監管系統,以林木管理人員及時對植被的生長情況進行了解和掌控,以確保苗木的茁壯成長。除此以外,提高對技術研究的資金投入,以加快林業技術的發展速度,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團隊,保持林業資源的發展旺盛生命力,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優勢,確保構建現代化林業的目標早日實現。
3.2 對林業資源的培育要因地制宜
選擇種植植被時,要考慮其余當地的適應性,只有適應性好的植被才能確保其最終的林業價值和質量。除此以外,對當地的土質進行有效分析,選擇最適應土地生長的植被,以提高物種的存活率和質量。為了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以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案對其進行管控,以地區自身的特點為依據,種植最適合的植被樹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作為林業工作者要具備多項工作能力,其既要懂得如何造林整地、選擇樹種和播種,還需要知道如何治理和預防病蟲害影響等,掌握“管、護、防”3大問題的主旨,為林業資源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做出貢獻。所以,在林業管理和建設之中必須將各項工作方陣及計劃落實到位,確保建設和管理質量。
4、林業培育的注意事項
4.1因地制宜決議造林樹種。我國森利資源的區域性差異大,且樹種資源豐富,因此,對于樹種的合理選擇至關重要,只有因地制宜的合理選擇才能確保造林的價值。首先適當提高種植闊葉林面積的比例,一方面,能放慢改進泥土情況布局和提高林分風致。闊葉樹落葉層能維持泥土濕潤,落葉腐殖質又能增加泥土肥力,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層養分,達到速生歉收的成就。另一方面,又能改動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樣性和生態賞玩的賞玩性,豐厚叢林利潤景觀,還可提高抗病蟲害才力,對于維持水土、素養水源、調理氣候等都具有十分緊要的感召和含義。
4.2合理選擇造林最佳時間。傳統的造林時間主要集中在春季,春季雨水充沛,土壤疏松,太陽光照適中,樹種的成活率相對較高。但是近年來,隨著樹種的培育,樹種的性能得到了相對的提升,同時植樹造林的技術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我國的造林時間普遍有所提前。但是對于北方部分寒冷地區,由于氣溫回升比較慢,切忌盲目提前造林時間。總之各地要根據實際的社會條件和氣候條件以及經濟條件等合理選擇造林的時間。
4.3加強對混交林的營造。混交林的營造一方面能夠利用有限的森林資源面積創造無限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另一方面還能夠加強不同森林品種之間的植物光合作用,促進森林資源的發展。混交林的混交品種比較復雜,通常來說以杉樹和松樹的混交為主。兩種林種的混交能夠提升土壤的營養成分,利于森林資源發展繁育。此外,也可以適當的營造立體林業資源。栽植喜陽性的高大闊葉林,在闊葉林下栽種喜陰的灌木林或者經濟林。能夠有效的提升森林資源的利用價值。
結束語
森林資源是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目前的森林資源形勢雖然有所改變但形勢依舊十分嚴峻,為此,相關技術人員必須立足森里資源地域的實際情況,適當選擇林種、種植方法、種植時間等,促進我國林業資源的培育發展。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清河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