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靜
(廣州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
周慶攝影作品多數以人物拍攝為主,油畫風景為輔的技能與自然界相融合,女主一襲長裙,身著色彩富有一股穿透力直射到觀者的視野中,并與身后深邃幽深的原始森林橄欖綠的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色。女主手托色彩艷麗的鸚鵡,背后是處在背景中的孔雀,但但孔雀離女主較遠,所以需將其虛化在背景中,這在油畫創作中是較為常見的畫面前后關系。在圖的遠處,若隱若現藏著交織的藍綠色系的樹枳,叢林深處透出的暗黃色光感很柔和的投射到了處在中心的女主背后,冗和而自然。周慶從事藝術生涯二十多載,對油畫色彩語言有著很深的研究,自然而然的會在他的攝影作品中顯露出來。

油畫中的構圖是將畫面中的物體合理有序的排列過程。其中畫面的構圖形式會體現出畫者對主要表達事物的突出。處在畫面中畫眼位置,就是畫者最想要表達的部分。周慶攝影作品將鸚鵡這一生物放在前景的位置上,拉近了人與動物,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暗顯周慶心間對生態物種的關切。周慶在光源、形體大小、色彩、人物造型方面都做了潛移默化的全面性的處理,力求讓畫面拍攝女主人公形象生動,與周圍環境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主體拍攝人物以向前走姿勢出現在畫面的中心,增加了作品的運動感,周慶主觀的將其虛化,再提出明亮的膚色與所躺環境重色形成對比,再次突出主體。最后伸向遠處的景色即為遠景,選取的是若隱若現的原始綠色森林,叢林中透出微妙的藍綠色光線,增加的畫面無限的神秘感。整幅攝影作品采用的是較暗的基調,更加突出圖片的莊重及神秘感,極像一副寫實性的油畫作品。
周慶攝影特點就是逆光的運用,這與他自身多年油畫功底有不可分離的關系,西方油畫作品中也常常采用逆光的形式恰到好處的來表現光源的放置,用來烘托主題人物。觀察周慶的其他同類攝影作品,也多數采用了逆光拍攝這一藝術形式。光線無論在攝影還是繪畫中,都占有尤為重要的位置,在實際操作中,都是必須要考慮到的關鍵問題。周慶在其作品中對光線的把握有所思考和處理,投射方向、強弱,及光所占圖片的二分之一的比例均有所研究。
個體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的影響和促進,周慶自小生長在一個民族文化氛圍濃厚,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身心便受其感染,從而促使周慶的攝影內容里自然的與民族文化有所融合。周慶繪畫作品,也喜與少數民族元素結合,不管是人物還是服飾方面,既豐富了畫面的內容也開拓的大家的眼界。圖中的人物拍攝就穿戴著苗族服飾,衣服上繡著苗族特有的花樣,穿在捷克斯洛伐克女孩兒身上分外立體,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民族特色。
自然界包羅萬象,是一個很寬泛的話題,許多學者將其考查卻只觸及冰山一角,在油畫寫生中,風景范圍也是在不斷的擴大,逐漸進入大家生活,被大眾欣然接受。周慶巧妙的將大自然的這一特點運用到攝影作品中,使自身作品富有層次。右圖中的女主人公的胳膊平放上抬,與一旁的鸚鵡姿勢如出一轍,仿佛鸚鵡是老師,女人是學生一般。這種學習突破語言的不通,僅僅靠肢體語言來進行交流,可以觀察女人的面部表情,十分樂意接受這種狀態下的“教學”且陶醉其中,這是人與自然界的動物的結合產生的和諧有愛的畫面。
通過對周慶攝影作品的解析,不但加深了對攝影這一藝術門類的了解,繼而體會到周慶對攝影藝術的“較真”。周慶所拍攝的內容并不是純粹的復制,是對作品有自身的藝術加工,通過敏銳的感知力發現周邊打動人的事物,拍出自己內心渴望表達的一種思想。
參考文獻:
[1] 郭艷民著,攝影構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5).
[2] 常銳倫.繪畫構圖學[M].出版發行人民出版社,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