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惠 敏
(許昌市第三人民醫院 許昌 461000)
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均屬于女性生殖系統中常見的腫瘤,惡性腫瘤臨床表現較少,以良性腫瘤為主,特別是女性在生育階段中發病率較高。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和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高齡孕婦和剖腹產率的不斷增加,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的患病率也相應呈現上升的趨勢,給患者的分娩、妊娠以及嬰兒都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1]。鑒于此,我院特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120例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臨床資料,為臨床診斷和處理方法提供了參考依據。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120例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上述患者中,初產婦為84例,經產婦為36例,單胎妊娠產婦為102例,雙胎及多胎妊娠產婦為18例。妊娠合并卵巢腫瘤為68例,良性腫瘤為62例,惡性腫瘤為6例,年齡為23~46歲,平均年齡為(31.3±5.4)歲;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為52例,良性腫瘤為41例,惡性腫瘤為11例,年齡為27~43歲,平均年齡為(33.4±5.7)歲。
1.2.1妊娠合并卵巢腫瘤的診斷及處理
回顧性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腫瘤的臨床資料。對于卵巢腫瘤需要與卵巢瘤樣病變進行有效甄別,卵巢瘤樣病變多表現為單邊、腫瘤壁薄,通常直徑在5cm以內,在2~3個月后可自然消退,如果腫大周圍區域塊狀物一直存在或者有增大的趨勢,則表示卵巢腫瘤的幾率較大。使用超聲對卵巢腫瘤進行檢測,如果為惡性腫瘤的話,超聲圖像顯示則具有以下特點:直徑超過7cm,有實性或者混合性腫物,呈現乳頭狀,在腫瘤內部可見分隔帶,兩側具有對稱性,腫塊邊界位置模糊,供血充足而且循環通暢等。如果孕婦突然感覺下腹部一側位置突然劇痛,并伴隨有惡心、嘔吐等癥狀,要注意是否存在卵巢腫物在懷孕期間腫蒂扭轉,特別是在懷孕早期階段和流產或者早產有著局部類似的癥狀,容易出現誤診[2]。對于卵巢囊腫出現扭轉的情況,要依據超聲檢測并結合患者身體狀況和過往病史進行綜合診斷。
對于卵巢腫瘤較小(直徑小于6cm)的情況,可以采取暫時性保守治療的方法,在妊娠分娩之后的6~8周時間采取手術切除方法。對于單個卵巢腫物,尤其是囊性腫物,可以通過超聲介導實施囊腫抽吸,縮小腫物的體積,減少卵巢出現扭轉或者破裂的風險;同時對于腫瘤的性質也能作出更為明確地判斷,判斷出病理類型,從而為后續治療提供參考依據。但由于囊腫抽吸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如果抽吸過程中出現腫瘤細胞破裂溢出到盆腹腔區域,有可能導致腫瘤擴散,鑒于妊娠的特殊時期,行抽吸方法不宜使用。
妊娠合并卵巢惡性腫瘤情況,如果在早孕期間發現的話,應該及時終止妊娠;如果在中孕期間發現的話,在病情控制的背景下,可以采取暫時性保守治療的方法提高胎兒的存活率;如果在晚孕期間發現的話,胎兒發育成熟,可以終止妊娠。在行手術的過程中,要注意盡量避免觸碰子宮,防止出現誘發宮縮的病癥[3]。一般來說,早孕期間要禁止孕婦進行化療,中孕和晚孕期間考慮到化療會對胎兒產生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損害,因而要慎重選擇。
1.2.2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診斷和處理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無明顯癥狀,有的孕婦在妊娠前就已有,有的孕婦在產檢過程中被發現,有的在分娩中才發現存在。采用超聲檢查妊娠合并子宮肌瘤,通過動態觀察妊娠期間肌瘤的變化情況,得知子宮肌瘤的數量、大小、位置、與胎盤關系等。由于子宮肌瘤的臨床復發率高,在行手術切除法之后需要定期進行復查診斷。
通過超聲檢查可以發現,在妊娠早期階段子宮肌瘤無論大小如何,多數不會呈現明顯的形態差異;在妊娠中期階段較小的子宮肌瘤(直徑小于6cm),大多數會保持形態不變或者有所增大,較大的子宮肌瘤(直徑大于6cm),大多數會保持形態不變或者稍微縮小。由于子宮肌瘤有可能發生變性,會引起胎位不正,產生疼痛感[4]。
對于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處理,一般可以采取暫時性保守治療,出現合并肌瘤變性情況可以進行保守治療。在妊娠期間,由于子宮肌瘤手術會導致妊娠期間孕婦失血過多、早產、流產子宮壁切口破裂等情況,通常不主張行子宮肌瘤切除手術。而如果有子宮肌瘤異常增大導致妊娠困難、子宮肌瘤壓迫臨近器官導致機體嚴重不適、子宮肌瘤變性導致保守治療無效等情況,并注意行子宮肌瘤切除術需要在孕周24周前完成[5]。
經過超聲檢測發現,妊娠合并卵巢腫瘤相較于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直徑無顯著差異(P>0.05),超聲檢測準確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妊娠合并卵巢腫瘤與子宮肌瘤直徑和準確率對比
腫瘤類型例數(n)腫瘤直徑(cm)準確率n(%)卵巢腫瘤686.32±1.2460(88.2)子宮肌瘤526.67±1.3947(90.4)χ2-1.7461.527P->0.05>0.05
經過超聲檢測發現,妊娠合并卵巢腫瘤的平均孕次略高于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平均孕次(P>0.05)。妊娠合并卵巢腫瘤患者相較于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存在自覺癥狀明顯更少,組間差異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2。
表2 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及子宮肌瘤臨床特征和準確率對比
腫瘤類型例數(n)平均孕次存在自覺癥狀卵巢腫瘤681.84±0.278(11.8%)子宮肌瘤521.59±0.2143(82.7%)χ2-2.48613.324P->0.05<0.05
卵巢腫瘤指的是發生在卵巢上的腫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腫瘤。有醫學數據顯示,在女性妊娠期間,妊娠合并卵巢腫瘤的發病率約為2%,相對來說惡性腫瘤概率較少,多數為成熟性畸胎瘤和漿液性囊腺瘤,以良性腫瘤為主,而惡性腫瘤占比為2%左右。卵巢惡性腫瘤由于早期無明顯臨床癥狀,而一旦出現癥狀則表現為腹脹、腹部包塊、腹水,為晚期階段。多數卵巢腫瘤能夠自行消退,但對于少數突發急癥需要及時采取手術治療方法,但是手術切除又會使患者喪失生育能力。妊娠合并卵巢腫瘤期間相較于其他時期更為容易出現扭轉和破裂的情況,有可能引起流產、早產、難產,嚴重影響到孕婦和胎兒的安全[6]。對于卵巢腫瘤較小(直徑6cm以下)的情況,在不施行手術的情況下,卵巢腫瘤患者無需通過針對性治療;對于卵巢腫瘤較大(直徑6cm以上)的情況,則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特點合理選擇手術時機,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安全狀況。
子宮肌瘤則是女性生殖器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又稱之為纖維肌瘤和子宮纖維瘤。由于子宮肌瘤主要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形成,更形象地描述為子宮平滑肌瘤。有醫學數據表明,大約有近1/3的育齡女性患有子宮肌瘤。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由于肌瘤小而且無明顯表現癥狀,在實際妊娠和分娩過程中往往被忽視。隨著高齡孕婦的不斷增加和剖宮產率的逐漸上升,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發病率也呈現上升趨勢,子宮肌瘤的數量、大小、類型、位置等對于妊娠孕婦及胎兒都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對于孕婦和胎兒的安全至關重要[7]。如果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臨床癥狀不明顯的話,可以讓患者盡早妊娠,在患者分娩之后針對具體情況采取手術治療,防止盆腔粘連導致患者不孕癥;如果分娩行剖宮產方式的話,可以同時行子宮肌瘤切除,減少手術次數增多給帶來的傷害;如果子宮肌瘤位于黏膜下導致宮腔變形,應該及時行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的診斷方法借助于超聲檢查,具有良好的診斷效果。對于處理方法,要依據妊娠孕婦的具體病情和身體狀況,選擇科學適當的處理方法,遵循先保守后手術的治療方式,減少對孕婦及胎兒的傷害。
1 王靜榮.妊娠合并卵巢腫瘤或子宮肌瘤孕婦的診斷與處理.中國民康醫學,2015,5:64~65.
2 吳秀梅.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現代腫瘤醫學,2015,24:3629~3631.
3 馬瑞.妊娠合并卵巢腫瘤或子宮肌瘤的診斷及處理.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9:39;44.
4 劉天旭.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的診斷及處理措施分析.醫藥論壇雜志,2016,10:117~118.
5 華樂甫.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的診斷及處理.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4:163~164.
6 陳會利.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紅色變性的診斷與處理.內蒙古中醫藥,2013,25:89.
7 于月新,李巨,陳紅,等.妊娠合并卵巢腫瘤或卵巢瘤樣病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解放軍醫藥雜志,2012,1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