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海 花
(許昌縣人民醫(yī)院 許昌 461000)
口腔頜面部是面部區(qū)域中有很多血管、血液循環(huán)非常豐富的區(qū)域,口腔頜面部上接頭顱、下連頸部,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該處血液循環(huán)非常,因此受傷后的愈合速度也比較快,但同時也正是因為血液循環(huán)豐富,一旦受傷,就容易出現(xiàn)出血、骨折等情況然后導致患者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骨骼移位等嚴重現(xiàn)象[1]。為了提高口腔頜面部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文對200例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采取的開放復位堅強內固定治療效果進行了簡要的探究和分析。
從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本院收治的所有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中選取其中的20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這200例患者經CT檢查后均確診為口腔頜面部骨折。在這200例患者當中,男131例,女69例,年齡在16~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61±6.73)歲。從致傷原因來看,交通事故致傷的有142例,意外事故傷有43例,他傷的有15例。將這20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各10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致傷原因等基本資料方面的對比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可比性。
對于牙弓夾板頜間牽引固定治療的100例對照組患者,具體方法為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后對12個植入點進行預估,對于骨骼錯位不明顯或者手術復位后即可恢復咬合關系的患者,可以減少頜間牽引鈦釘?shù)臄?shù)量。然后根據(jù)需要牽引的方向,將患者的上下頜牽引至相互對應的位置,再在兩牙根之間植入點位。在局麻的狀態(tài)下對植入點進行常規(guī)消毒,將頜間牽引鈦釘直接旋入頜骨內,并深入頜骨約5~6mm,在口腔內還應留2~4mm鈦釘,作為牽引的附著點。然后用6個正畸牽引橡皮圈,將患者上下頜對應的頜間牽引鈦釘進行結扎固定,從而讓上下頜恢復咬合關系。
對于采用開放復位堅強內固定手術方法的100例研究組患者,其具體方法如下所示:如上述牙弓夾板頜間牽引固定法一般植入口內牽引鈦釘,然后用橡皮圈將上下頜對應的頜間牽引鈦釘結扎固定,待上下頜恢復正常咬合之后,行骨折切開復位手術。對于暴露骨折的骨折斷端,將斷端進行對位以后,用微型鈦板(其中上頜骨采用L形或者Y形,下頜骨采用直形或者X形)結合自攻型微鈦釘將骨折斷端進行固定。切開復位手術完成以后將頜間結扎打開,等患者意識清醒后的第2d,再行頜間結扎牽引,把上下頜的牽引鈦釘進行結扎固定。
顯效:患者頜面部外形恢復,張口度正常,上下頜的咬合關系以及口腔咀嚼功能恢復良好,下頜骨運動無障礙,X線檢查骨折線對位良好;有效:患者的頜面部外形恢復,張口度正常,上下頜咬合關系基本恢復,患者的咀嚼功能基本恢復,下頜骨運動無障礙,X線檢查骨折線對位稍差;無效:明顯錯位愈合,上下頜咬合關系異常,出現(xiàn)植入鈦板、鈦釘排異現(xiàn)象,且需手術將鈦釘、鈦板取出,植入物因疲勞出現(xiàn)磨損和斷裂情況,患者的骨折愈合不良,需再行手術重新復位固定[2]。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本文所有數(shù)據(jù)用SPSS13.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處理, 兩組治療前后VAS值比較用t檢驗。
從患者的致傷部位來看,在這200例患者中,主要有上頜骨骨折、下頜骨骨折以及顴骨骨折,其中上頜骨骨折的有47例,下頜骨骨折的有128例,顴骨骨折的有25例。最容易受傷的為下頜骨骨折,占口腔頜面部骨折的64%;上頜骨骨折占口腔頜面部骨折的23.5%,顴骨骨折占口腔頜面部骨折的12.5%。
從這200例患者口頜面部骨折的類型來看,單發(fā)骨折的有122例,占總骨折數(shù)的61%;多發(fā)骨折的有78例,占總骨折數(shù)的39%;開放性損傷的有156例,占總骨折數(shù)的78%;閉合性損傷的有44例,占總骨折數(shù)的22%。從這一結果中可以看出,對于口腔頜面部骨折,多以單發(fā)骨折和開放性損傷為主。
從這200例患者口腔頜面部骨折的致傷原因來看,交通事故致傷的有142例,占總骨折原因的71%;意外事故傷有43例,占總骨折原因的21.5%;他傷的有15例,占總骨折原因的7.5%。從這一原因調查結果中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其致傷原因以交通事故和意外工傷為主。
經過手術治療和術后隨訪發(fā)現(xiàn),根據(jù)上述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對這200例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判定發(fā)現(xiàn),在對照組的100例患者中,顯效的有61例,有效的有27例,無效的有12例,總有效率為88%;在研究組的100例患者中,顯效的有62例,有效的有31例,無效的有7例,總有效率為93%。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有顯著差異,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n(%)

組別例數(shù)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對照組10061(61)27(27)12(12)88(88)研究組10062(62)31(31)7(7)93(93)P<0.05
口腔頜面部骨折是口腔頜面部損傷中常見的一種創(chuàng)傷性疾病,近幾年來,隨著機動車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口腔頜面部骨折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據(jù)有關專家進行調查和統(tǒng)計后發(fā)現(xiàn),在口腔頜面部骨折的患者中,患者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口腔頜面部骨折對患者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和醫(yī)療設施設備的飛速發(fā)展、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對治療效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口腔的張口功能恢復正常,同時還要求口腔頜面部的外形恢復正常[3]。
截止到目前為止,口腔頜面部骨折的治療效果基本要求患者的口腔頜面部外形恢復正常,患者上下頜的咬合關系恢復正常,并且治療后患者的下頜咀嚼功能不受影響。由于口腔頜面部骨折的具體骨折部位、骨折類型各不相同,因此,要提高口腔頜面部骨折的治療效果,必須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有效的手術方式給予治療[4]。
從上述對本次的200例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發(fā)現(xiàn),在本次選取的200例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當中,從致傷的部位來看,主要的頜面部受傷部位包括下頜骨骨折、上頜骨骨折以及顴骨骨折,其中所占比例最多的是下頜骨骨折。從致傷原因方面來看,主要的致傷原因是交通事故致傷和意外事故致傷。這一調查結果與上述其他資料和調查結果保持基本一致[5]。從這一結果中也可以明顯的看出,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機動類車輛和非機動類車輛也越來越多,這些車輛的增多顯著提高了交通事故致口腔頜面部骨折的發(fā)生率。
對于本次的200例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根據(jù)患者的骨折部位、骨折類型和損傷程度,分別采取了牙弓夾板頜間牽引固定和開放復位堅強內固定兩種手術方式進行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開放復位堅強內固定的手術方式組患者有效率達93%,比牽引固定組(88%)效果更好[6]。
1 屈紅昕.口腔頜面部骨折50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0):115.
2 周海華,劉琦,楊榮濤,等.1131例口腔頜面部骨折臨床分析.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3,11(5):424~428.
3 喻寧媛,許廣俠,孫茹.38例口腔頜面部骨折臨床分析.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31):148~150.
4 郭澤林,吉星國,楊琴,等.堅固內固定技術在口腔頜面部骨折中的臨床應用分析.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2):1864~1865.
5 畢國瑞.口腔頜面部骨折臨床治療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5):59~60.
6 王新,謝富強,潘紅,等.鈦板堅強內固定治療下頜骨骨折的臨床總結.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3,23(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