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鋒 林振浪
(溫州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溫州 325000 )
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常繼發于窒息、吸入胎糞及呼吸窘迫綜合征等,主要表現是嚴重的低氧血癥及肺動脈升高[1],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患兒生命安全就會受到威脅,可能會導致死亡。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患兒具有全身的系統性炎癥反應,處于血液高凝狀態,所以炎癥反應及高凝狀態導致肺動脈高壓加重[2]。本文在2015年1月~2017年2月,選取我院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患兒48例展開研究,分析多巴酚丁胺在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治療中的應用。
在2015年1月~2017年2月,選取我院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患兒48例,分為對照組24例,觀察組24例。對照組男13例,女11例,14例順產,10例剖腹產,胎齡37周~42周,平均胎齡(40.27±4.59)周,日齡3d~6d,平均日齡(4.58±0.37)d,體質量2.4kg~4.1kg,平均體質量(2.36±0.29)kg;觀察組男14例,女10例,12例順產,12例剖腹產,胎齡37周~42周,平均胎齡(40.62±4.19)周,日齡4d~6d,平均日齡(4.92±0.45)d,體質量2.5kg~4.2kg,平均體質量(2.43±0.32)kg。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排除標準:對試驗藥物不耐受患兒;繼發性的肺動脈高壓、先天性肺動脈瓣狹窄、心律失常患兒;嚴重呼吸系統疾病患兒;多臟器管疾病功能障礙或衰竭患兒。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有鎮靜、抗感染、呼吸機給氧、糾正酸中毒及降低肺動脈高壓等治療,治療2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多巴酚丁胺(四川正安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308)治療,將多巴酚丁胺5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靜滴,治療2d。
觀察指標:CRP水平、BNP水平、D-D水平、PaO2水平、SaO2水平、PaCO2水平、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療效評價標準:70mmHg 觀察組患兒CRP水平、BNP水平、D-D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 CRP水平、BNP水平、D-D水平對比 組別CRP(m/L)BNP(m/L)D?D(m/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n=24)5.69±1.353.58±0.7310.44±2.252.258.28±1.6421.57±3.8715.82±2.76觀察組(n=24)5.71±1.332.70±0.6110.42±1.886.22±1.1320.99±3.7517.59±2.01t0.05174.53170.03345.06720.52723.2786P0.95900.00000.97350.00000.60050.0016 觀察組患兒PaO2、SaO2水平比對照組高,PaCO2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組別PaO2(mmHg)SaO2(%)PaCO2(mmHg)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n=24)40.12±5.8970.24±10.4160.23±8.2990.43±11.7855.38±7.7442.33±6.21觀察組(n=24)39.97±5.8483.58±11.7661.12±8.2597.65±11.0255.59±7.4834.63±5.29t0.08854.12980.37272.19270.09554.6241P0.92980.00020.71100.03340.92430.0000 觀察組患兒臨床效果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臨床效果對比 組別有效無效有效率對照組(n=24)16866.66%觀察組(n=24)22291.66%χ2--4.5474P--0.0329 對照組患兒血壓升高有1例,心率加快有1例,胃脹氣有1例,總不良反應3例,不良反應率為12.5%;觀察組患兒口咽干燥2例,胃脹氣2例,總不良反應4例,不良反應率16.6%。χ2=0.1672,P=0.6825,P>0.05, 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由多種因素造成的綜合征,并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其發病嚴重,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的出現與胎兒慢性缺氧、誤吸及發育不良有關系,這些因素導致肺動脈血管發育異常加速,肺血管痙攣收縮,出現肺動脈壓升高,進而無法建立肺循環,對心臟的射血功能造成影響,導致低氧血癥及不可逆性損傷[3],對患兒生命造成威脅,對患兒及患兒家屬帶來嚴重的傷害。臨床治療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常采用高振蕩通氣及吸入一氧化碳治療等治療方式,但是通氣設備費用較高,操作具有復雜性,在臨床使用極不方便[4],所以,對患兒進行簡便、有效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對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患兒給予多巴酚丁胺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CRP、BNP、D-D水平比對照組低,PaO2、SaO2水平比對照組高,PaCO2水平比對照組低,臨床效果比對照組高,P<0.05;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差異較小,P>0.05。原因如下:多巴酚丁胺主要治療器質性心臟病時心肌收縮力下降而導致的心力衰竭,有心臟直視手術后導致的低排血量綜合征,多巴酚丁胺能直接作用于心臟[5]。多巴酚丁胺作為一種β腎上腺素受體興奮劑,能與β1腎上腺素受體相結合,使心肌收縮及播出量有效增加,并增加心排血量,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室充盈壓降低,對房室結傳導起到促進作用,心肌收縮力增強,冠狀動脈血流及心肌耗氧量增加[6]。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患兒給予多巴酚丁胺治療能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患兒的病理基礎是肺動脈增高及缺氧[7],本文研究表明,多巴酚丁胺能對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患兒肺動脈高壓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防止出現動脈導管左向右分流,使機體缺氧狀態得以有效改善,促進患兒身體恢復。 所以,對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患兒給予多巴酚丁胺治療,有利于降低CRP、BNP、D-D水平,使患兒炎癥反應得到有效抑制,血液高凝狀態得到改善,獲得較好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1 彭好,李琴,王春艷.高頻振蕩通氣干預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效果評價.現代醫藥衛生,2017,33(22):3383~3384;3388. 2 吳觀蘭.硫酸鎂治療新生兒肺動脈高壓的臨床效果.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12(10):76~78. 3 韋健霞.多巴酚丁胺對新生兒肺動脈高壓患兒C-反應蛋白、腦鈉肽及D-二聚體水平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1):2409~2411. 4 袁文浩,曾凌空,劉曉艷,等.高頻振蕩通氣聯合多巴酚丁胺治療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的作用及其機制.山東醫藥,2017,57(1):83~85. 5 劉文萍.多巴酚丁胺在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治療中的應用.山東醫藥,2016,56(22):62~64. 6 程灝,郝明,江建華.多巴酚丁胺對新生兒肺動脈高壓患兒C-反應蛋白、D-二聚體、BNP水平及血氣分析影響研究.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35(9):143~145. 7 馬春紅. 肺動脈高壓致右心衰竭臨床治療方法.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8):85~86.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CRP水平、BNP水平、D-D水平對比
2.2 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2.3 臨床效果對比
2.4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