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平 羅臻怡 曹俊杰
(東莞市大嶺山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東莞 5238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我國臨床常見病癥,屬于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有著發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點[1]。COPD患者經過急性發作期后,臨床癥狀會有明顯的好轉,但是肺部功能卻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如果之后再次出現急性加重的情況,患者病情可能會急劇惡化,甚至導致其死亡,因此,治療穩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對COPD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2]。本次研究采用常規治療加用羧甲司坦口服的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選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共26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分配為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32例。觀察組男70例,女62例,年齡64~77歲,平均年齡(72.2±4.5)歲,病程1.5~5年,平均病程(3.7±1.1)年;對照組男74例,女58例,年齡65~79歲,平均年齡(73.3±4.7)歲,病程2~5.5年,平均病程(3.8±1.4)年。所有患者均對研究情況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基本資料比較未呈現出明顯差異(P>0.05),證明研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排除合并支氣管哮喘、變態反應性鼻炎、心臟臟器功能嚴重障礙[3]。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的方式,包括服用擴張支氣管藥物(舒利迭、司麗華、茶堿緩釋片、氨溴索片)以及有氧呼吸康復訓練等,如果患者病癥惡化,則通過臨時吸入沙丁胺醇氣霧劑(萬托林)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羧甲司坦口服,3次/d,10ml/次。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2周,分別在治療后第8周以及第12周進行相關檢測并記錄。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急性加重發作、咳嗽評分、咳痰評分、CAT評分、肺功能FEV1%、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C反應蛋白、中性粒細胞百分率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指標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前治療8周治療12周治療前治療8周治療12周急性加重情況(例)13218?3?1324022咳嗽評分(分)2.35±0.461.47±0.29?0.71±0.13?2.45±0.282.02±0.381.93±0.15咳痰評分(分)2.48±0.441.35±0.43?0.35±0.12?2.64±0.342.68±0.212.23±0.09CAT評分40.46±4.8635.03±7.42?19.12±3.98?39.94±4.4235.94±6.1235.42±4.16肺功能FEV1%39.45±9.6751.76±6.61?63.81±5.92?41.17±9.5846.06±5.8451.16±5.67動脈血氧分壓(mmHg)53.24±4.7862.35±1.92?71.03±3.75?54.78±4.1555.31±2.4259.19±4.13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mmHg)75.56±6.8862.62±3.45?45.43±2.72?74.77±7.1870.39±2.4268.59±3.23C反應蛋白(mg/L)27.45±10.2610.24±5.21?4.33±1.16?28.64±10.8119.27±4.2912.55±1.99中性粒細胞百分率(109/L)9.46±1.307.82±1.16?4.38±1.23?10.11±1.089.63±1.458.50±1.13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于氣道的有菌和無菌性炎癥進行性加重,導致氣道黏膜黏液腺體和杯狀細胞增生,痰液進行性增加,在氣道內潴留,水分流失嚴重,逐漸變稠,甚至出現痰栓的情況[4]。不僅加重了氣道堵塞,同時也對抗生素在氣道內的殺菌作用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必須要將清除痰液作為一個重要環節。
羧甲司坦藥物的特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1)羧甲司坦屬于黏液溶解藥物,會對人體內部的支氣管腺體造成一定的影響,提高低黏度蛋白的分泌,降低高黏度蛋白的分泌,達到降低痰稠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加強呼吸道纖毛運動,保證痰液的正常排出[5]。該藥物的作用時間較快,一般在服藥4h后就有明顯的效果[6]。該藥物在體外沒有明顯的黏液溶解作用,但是持續服用10d左右可以發現黏痰液化,易排出,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2)炎癥和氧化-抗氧化失衡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根本原因[7]。患者服用羧甲司坦后,可以保證體內氧化-抗氧化的平衡,減輕呼吸道的炎癥反應,緩解病情;(3)羧甲司坦可以避免COPD急性加重,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動脈血氣分析等。此外,羧甲司坦還具有良好的經濟型,和傳統的吸入治療相比,治療成本降低了85%,同時,由于病情緩解,急性加重的治療費用也有所下降,減少了對醫療資源的消耗[8]。
本次研究發現,COPD主要是以氣道、肺實質以及肺血管慢性炎癥為特征的病癥,會導致患者肺部部分細胞增加,而這些細胞釋放出炎性介質,加劇病情。而羧甲司坦則可以提高患者的抗炎能力,對病情進行緩解。另一方面,COPD患者咳嗽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而患者氣道存在慢性炎癥,多次咳嗽下會對氣道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損傷則會刺激到咳嗽感受器,導致惡性循環,加劇患者病情,而羧甲司坦則可以破壞該循環,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起到祛痰的作用。
綜上所述,羧甲司坦治療穩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能夠降低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數,緩解肺功能的下降速度,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陳永新,王曉紅,馬海霞,等.百令片聯合羧甲司坦片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min步行試驗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5):1375~1376.
2 白新璐.羧甲司坦治療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7):5461;5464.
3 周治平,雙慶翠,鄧玎玎,等.復方異丙托溴銨氣霧劑聯合羧甲司坦治療穩定期重度COPD患者的療效.醫學臨床研究,2012,29(6):1131~1134.
4 徐婕,龔建祖.羧甲司坦治療穩定期慢阻肺患者臨床觀察.中國藥師,2014,17(3):444~446.
5 張詠梅.舒利迭聯合羧甲司坦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療效觀察.河南醫學研究,2016,25(5):906~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