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小生 靳如新 賈川
摘 要:介紹了二氧化碳co2氣體爆破技術在福建某500kV變電站場平開挖中的實踐應用,從技術經濟角度看,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電網建設現狀,完全滿足場平開挖條件,從基建安全角度出發,由原來四級風險作業的炸藥爆破降為三級以下風險作業的氣體破巖,大大提高了現場作業的安全管控水平。
關鍵詞:氣體碳巖 實際應用 500kV變電站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1(a)-0035-02
福建某500kV變電站工程,處于沿海片巖集中區,站區所處位置片巖石基本上由中風化花崗巖組成,開挖量達5萬方,施工難度極大。面對工期緊、任務重、安全壓力大、民用炸藥爆破前期手續辦理繁瑣等種種困難,特提出采用二氧化碳氣體(CO2)破巖方式對該變電站片巖石進行破巖開挖。
1 二氧化碳氣體(CO2)破巖機理
二氧化碳氣體(CO2)破巖技術是一種理念先進、方法安全、效果顯著的爆破技術,屬于物理爆破技術,具有爆破過程無火花外露、爆破威力大、無需驗炮、操作簡便、不屬于民爆產品,其運輸、儲存和使用獲豁免審批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各工程領域。因此,二氧化碳氣體(CO2)破巖技術有望取代炸藥預裂爆破、水力擴孔、水力壓裂來強化提高煤層透氣性,快速消除突出危險性或沖擊地壓。
二氧化碳氣體(CO2)破巖屬于物理致裂過程,通過化學加熱液態二氧化碳,使其壓力劇增至20~60MPa,高壓液態二氧化碳沖破定壓剪切片迅速轉化為氣態,體積膨脹600多倍,瞬間釋放的氣體膨脹能使鉆孔周邊煤體致裂;液態二氧化碳體積膨脹過程會吸收大量的熱量,能有效降低致裂范圍內的煤體溫度,有利于抑制煤層自燃;液態二氧化碳氣體破巖采用低壓啟動(9V),比傳統爆破更安全,且不需要驗炮,爆破后即可進人,實現連續工作,其工作示意圖如圖1所示。
2 工程實際應用
2.1 應用流程
二氧化碳(CO2)膨脹破巖施工總體上分為施工準備、破巖施工、施工交驗3個階段,如圖1所示。
2.2 置管
置管作業即將灌注好的膨脹管按要求放置于鉆設的膨脹孔中。
(1)用專用歐姆表測量膨脹管兩端接線孔,導通為合格,測量接線孔和膨脹管壁,不導通為合格。
(2)將錐形底端旋裝在最底端膨脹管的噴射端上。
(3)用專用歐姆表測量接線孔與膨脹管壁,單根膨脹管電阻值約為2.0Ω,視為合格。
(4)將第二根膨脹管噴射端與第一根膨脹管灌注端旋裝連接,測量兩根膨脹管,電阻值疊加,視為合格。
(5)四人協同作業,用膨脹管卡具卡在第二根膨脹管噴射端出氣口,隨后沿著膨脹孔,置放入第一根膨脹管。
(6)四人協同作業,將第三根膨脹管噴射端與與第二根膨脹管灌注端旋裝連接,測量三根膨脹管,電阻值疊加,視為合格。
(7)隨后根據每個膨脹孔的需用,依次置放入第四、第五根膨脹管(每個膨脹孔通常置放5根膨脹管,一般不少于2根),每增加一根膨脹管需重新測量總電阻值,阻值疊加,視為合格。
(8)在最上端膨脹管的灌注端旋裝上連接管,隨后置放入全部膨脹管并使連接管中下部置放入膨脹孔中。
(9)按要求依次完成全部膨脹孔的置放作業。
2.3 填塞
利用顆粒狀沙土充填膨脹孔與膨脹管之間的間隙,充填過程中可使用輔助器材適當旋裝連接管,以確保填塞嚴實。
2.4 聯網
利用專用導電線將全部連接管連接起來,形成串聯網路,敷設干線至激發點。
2.5 防護
為防止由于巖層特性改變造成個別膨脹管從膨脹孔向上飛竄的可能,用專用鋼絲繩索將全部連接桿串接起來,在線路端部用斜置管體錨固繩索并用沙袋壓置。
2.6 警戒
為確保安全,警戒人員清理作業面附近人員,發出準備激發信號,向現場負責人報告。
2.7 激發
現場負責人擇機發出激發信號,指定激發人員連接干線,利用專用激發器激發,激發完畢迅速撤收。
2.8 檢驗
網路激發10~15min后,現場負責人或指定1人至作業面檢查破巖效果,確認全部膨脹孔都已激發,再組織機械、人員清理作業面。
3 結論
二氧化碳(CO2)氣體破巖利用的是物質狀態改變,屬于純物理過程,其技術相比傳統爆破具有以下優勢:(1)具有本質的安全特性。從儲存、運輸、攜帶、使用、回收等方面均十分安全。主機與爆破器材分離,從灌裝至爆破結束時間較短。液態二氧化碳灌注僅需1~3min,起爆至結束僅需4ms。實施過程無啞炮,無需驗炮,安全警戒距離短,無安全隱患,爆破筒回收方便,可連續使用。(2)既可定向爆破又可延時控制,特別是在特殊環境下,二氧化碳破巖的爆速大大低于炸藥雷管爆破,沖擊力一般600MPa,遠遠低于炸藥爆破的1000~5000MPa。一般離開二氧化碳爆破點20~30m后,就基本沒有破壞作用了。(3)爆破孤石、片巖石,大塊率高,爆破效率高,且無化學危害,從而實現了環保、綠色、經濟施工。
參考文獻
[1] 劉征,李昆,費日東.二氧化碳炮爆破技術在山體石方開挖工程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7(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