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永 郭艦 曹陽
摘 要:第二課堂的學習渠道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有著許多特點,首先,它充分體現“以學為主”的教學思想,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極大提升,而教師的指導也至關重要,要從原來的“灌”向“啟”轉變,在于“引”而不是“抱”。其次,在學習方式上更多體現出“探索式”而不是“灌輸式”,學生通過本身的參與獲得知識的開發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解決能力。最后,第二課堂可以使學生自主發展,更加自由開放。依托于智能制造中心提供更好的更優質的學習平臺,對第二課堂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二者相互融合,打造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新時代大學生。
關鍵詞:第二課堂 智能制造 理實融合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a)-0242-02
1 第一課堂弊端
傳統的教學方式從古至今已沿用數千年,對于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顯然有著許多的缺點和不足,具體表現如下。
(1)課堂枯燥無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教學模式,只是一味的填充,學生并不會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雖然理論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但這種理論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在大概率中,并不能否認這種教學模式培養了很多優秀學子,但也錯過很多。填鴨式教學是一種選擇,但不是最好的選擇。
(2)教師占絕對主導地位不可動搖,課堂成為一個人的“獨舞”,沒有讓所有人參與進去。教師在講臺上的滔滔不絕,直接把知識輸入,讓學生形成思維慣性,這樣就造成學生缺失自主性,也就扼殺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
2 第二課堂優勢
鑒于第一課堂的弊端,共青團中央與2016年正式啟動高校“第二課堂成績單”項目,并選擇部分地區和學校進行試點,至今,全國各地的大部分高校均已進行了“第二課堂成績單”項目的推進。相對于傳統的第一課堂教學模式,第二課堂活動形式多樣、活動內容多樣、學生參與度大大提升。學生通過第二課堂更具自主性,更加靈活。而且真正能把理論融入實踐,真正做到理實融合,學用一體。第二課堂的價值是第一課堂不能取代的,對于學生的意義是不可替代的。
第二課堂活動有利于學生自主性發展,學生個性化教育的實現就在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第二課堂給了學生更多選擇的機會,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喜歡什么,去做什么。這樣去做就能保證學生的興趣被最大化的保證,也是真正實現學生個性化教育。第二課堂會有更多方式和內容去組織學生活動,針對學生興趣,制作切實可行且符合學生興趣、思維、想法的方案。第二課堂優勢在于,指導教師作為第二課堂的負責人,把握大方向,讓學生不盲目,而且具有專業的知識作為后盾,對于學生是最好的選擇。學生作為真正的執行者,由他們自己去選擇、思考、創造,從而實現學生自主性最大化發展。
第二課堂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活動,科技活動是高校第二課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科技文化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學生參與其中,用所學應用于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培養了學生的成就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和方向,有助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和風氣,激發同學們的求知欲望和創新意識。同時,通過參與科技活動,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力能通過實踐得到充分認可和體現,做到理實融合,學用一體。
同時,第二課堂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溝通能力和集體觀念,現在大多數學生由于是獨生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溝通交流,而第二課堂是一個團隊,完成一個項目需要的不單單是一個人,而是多個人互相配合,互相合作,互相信任,在這個過程中,大家背景不同,做事方式方法不同,但大家目的和方向是一樣的。通過不斷的磨合和錘煉,在完成項目中,大家會學會信任和合作,會用有效的溝通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做孤單英雄。
總之,第二課堂活動有利于培養全方位人才,在當今社會,學生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機會,也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良好的交際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非凡的創造力。第一課堂的傳統式教學顯然是不能勝任,第二課堂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第二課堂通過自身優勢,創造學生交際平臺,在學生們不斷的合作下,完成一個又一個項目,會逐漸得到充分的鍛煉和培養。這種培養方式有效且全方位。
而怎樣才能讓學生有興趣、有能力、有精力參加到第二課堂項目中來呢?筆者認為,對于一所工科類院校來說,“中國制造2025”這一目標更能吸引學生的目光,那么智能制造實訓中心這個關乎機械制造類學生的發展平臺,便是個有效的措施。
3 智能制造實訓中心的特點及其參與第二課堂的優勢
3.1 智能制造實訓中心的特點
智能制造實訓中心是以數字化工廠為核心,建立I5智能制造學院,使校企聯合,雙方共同建設和打造一條新時期的人才培養方式,實施校內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教學、校外企業和學校聯合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工學交替、任務驅動、教學做”等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實現了從專業教育到就業的無縫連接。
3.2 智能制造實訓中心參與第二課堂的優勢
以智能制造實訓中心參與第二課堂的方式開展,依托智能制造中心平臺,促進第二課堂的發展。開放智能制造實驗中心,學生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學習階段選擇不同的訓練項目。第二課堂尤其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智能制造中心能夠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對知識體系、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從普通CA6140車床,到單臺數控機床,到數字化工廠項目,不同年代的機床,體現工業發展歷史,讓學生的學習由淺入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同時,學生可利用業余時間,通過各種小部件產品的工藝設計及加工訓練,使得學生的設計及加工制造能力、創新意識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時對課堂教學所學知識會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逐漸形成“協同育人、工學交替、理實融合、學用一體”的育人模式,豐富的第二課堂將為學生開辟專業學習的新天地,使本專業學生的專項技能和開發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為進一步加強第二課堂的影響力和參與程度,面向學生成立了“機械加工應用技術學習俱樂部”,提供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把書本上的知識真正的應用到實踐當中去。做到學以致用,應用為本。第二課堂采用“工學結合、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貫徹以賽促學促教機制,為學生提供基礎扎實、適應面廣、善于設計、強于實踐、創新意識強的良好教育發展平臺。同時,本專業教師利用智能制造實訓中心,與學生組建創新教學團隊。教師利用課外時間,帶領學生進行創新設計,并積極參加遼寧省組織的創新設計大賽及綜合工程訓練大賽。
作為“第二課堂成績單”項目的有效實施辦法,依托智能制造中心平臺,為促進第二課堂更好的開展,著重引導學生理實融合,把所學應用到所用,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在國家經濟發展和教育改革上貢獻出一份力量。使“以人為本,學以致用”真正落實下去,服務學生,走近學生,讓學生切實受利。第二課堂有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逐漸形成“協同育人、工學交替、理實融合、學用一體”的育人模式,能更好地為社會輸出高素質人才。通過第二課堂活動這個有效載體,能將個性化教育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劉家貴,蘇德銀.大學生素質導論[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6.
[2] 羅潤生.以就業為導向,高職人才培養體系構建[J].教育學術月刊,2008(7):84-85.
[3] 劉當遠.發揮第二課堂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2):57-58.
[4] 郭寶盛.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活動陣地[J].科技信息,2009(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