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的健身鍛煉對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多益處,是促進老年人長壽的重要手段。然而,老人年健身鍛煉中存在:時間不合理、方法手段單一、選擇易盲從、監控非實效等諸多誤區。研究認為要消除老年健身鍛煉的誤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鼓勵老年人主動學習科學健身方法,提升老年人健身監控能力,加大科學健身宣傳力度,加強科學健身指導工作。
關鍵詞:老人年 健身鍛煉 誤區 消除途徑
中圖分類號:G81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a)-0213-02
2017年我國《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萬人,占總人口的16.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5003萬人,占總人口的10.8%。”在我國老齡化加速的進程中,發展老年人體育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和要求。科學的健身鍛煉對老年人健康有很多好處,在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過程中也能發揮積極的作用,是促進老年人長壽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我國老年人健身鍛煉中存在認識上、行動上以及效果上的偏差。如何“科學健身,安全無憂”,實現“老有所健,老有所樂”,這是值得研究的議題。
1 科學的健身鍛煉對老年人的積極意義
第一,健身鍛煉可以增進老人年的健康水平。進入老年期,人體的各項機能出現下降的趨勢。老年人易出現食欲不振、胃腹脹滿、骨質疏松、“三高”癥狀、記憶力衰退、免疫能力下降等各種亞健康和不健康癥狀。科學的健康鍛煉可以改善人骨骼的血液循環,加強骨骼的物質代謝,提高骨的彈性和韌性,從而延緩骨細胞的老化。同時,也能夠增粗肌纖維,提升它的收縮性、傳導性、反應性,使肌肉和韌帶更為堅韌,延緩肌肉的機能下降。科學的健身鍛煉,還可以提高消化系統的功能,能夠改善和提高的神經系統的反應能力,減緩神經衰弱。
第二,健身鍛煉能夠愉悅老年人的心情。我國老年人,由于缺少關愛,普遍存在不愿與人交往、孤獨感、寂寞感、無用感、無助感等心理失調的狀態。老年人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關愛,特別是“空巢老人”。健身運動可以豐富老年人的生活,讓他們健身中體驗運動的樂趣,達到釋放心情的目的;通過結伴健身,可以消除老年人的孤獨感、寂寞感,增加老年人的交流機會,增強老年人的歸屬感,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第三,健身鍛煉能夠促進老人的自我發展。健身鍛煉對老年人來講,既增進健康的良藥,又是愉悅身心的良方,更是老年人自我發展的有效途徑。通過學習健身鍛煉方法,不僅增加老年人的運動參與,還能夠提高老年人的運動技能,使老年人能夠提升自我成就感和價值感,從而消除老年人的無用感和無助感。
2 老年人健身鍛煉的常見誤區
2.1 時間不合理
首先,健身鍛煉時間的選擇上,老年人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許多老年人選擇“晨練”,天不見亮就來到鍛煉場所,他們認為“早上空氣清新”。實際上,植物在夜晚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早晨太陽未出來前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較高,并且空氣中的污染物的堆積較多,老年人一旦長期呼吸這些污濁的空氣,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其次,老年人普遍認為“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從消化生理角度來看,飯后是消化和腸胃運動的高峰期,需要有充足的血液來供應。身體運動也需要大量血液參與,這樣容易奪取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導致血液分配紊亂,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飯后運動過大則會嚴重刺激腸胃,易產生腹痛等不適感。實際上,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斷減弱,飯后立即運動會給老年人帶來極大的傷害。
最后,健身鍛煉持續時間上,不少老年人認為“鍛煉越久,效果越好”。長時間的、超負荷的身體練習,需要消耗人體大量的能量,人的體力也會不斷下降,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恢復,便會形成運動疲勞。進入老年期,人體的各項指標和機能不斷下降,長時間、超負荷的身體練習將大大影響到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2.2 方法略單一
老年人健身鍛煉方法的單一。人們普遍認為老年人只適合參加慢跑、快走、太極拳、氣功、門球、老年健身操、廣場舞、乒乓球、游泳等運動項目。這些項目屬于有氧練習,動作簡單、運動強度不大、場地條件要求不高,因此受到老年人的青睞。老年人往往只選擇某一個項目作為長期健身方法,忽視多元化的方法和手段,健身效果難以得到保證。老年人可以進行一些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可以很好地增強肌肉力量、提高機體的平衡能力、協調性、靈敏性,還可以減緩老年人骨質疏松和緩解關節疼痛等。老年人在健身鍛煉結束前,可以選擇放松性練習,以消除機體的疲勞、放松心情,從而達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2.3 選擇易盲從
當前,我國老年人群在健身鍛煉方面的存在從眾心理,造成了在方法選擇的盲從性。許多老年人由于缺乏健身知識,盲目跟風,忽視了結合自身的身體條件、運動基礎、興趣愛好等方面。盲目地跟從他人鍛煉,往往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曾經老年人進行“倒行”風靡一時,倒行可以對慢性腰痛和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作用,也能夠改善人體的平衡能力。然而,對于反應能力、協調能力、柔韌性、靈活性不斷下降的老年人來講,倒行時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也有新聞報道老年人倒行鍛煉發生的意外傷害。
2.4 監控非實效
老人年健身鍛煉缺乏有效的健身監控,這是當前我國群眾體育事業發展中面臨的一大難題。大多數老年人在進行健身鍛煉前,未接受過體檢或運動風險評估。在健身鍛煉過程中,大多數老年人的健身監控僅靠個人感受。例如,有報道,一名70多歲的“三高”老年人每天萬步走,3個月下來,該老人將自己的膝蓋軟骨磨光,后來不得不在醫生的治療下進行雙膝關節置換手術。盡管她在鍛煉過程中,已經感覺到膝蓋不適,但仍“咬牙堅持,迎難而上”,最終身心受損。由于,大多數老年人缺乏健康和健康評估的知識,無法對自身的身心健康狀態進行科學的評估,因而造成自我健身監控的非實效性。
3 老年人健身誤區的消除途徑分析
3.1 加強學習科學健身方法
老年人應該主動加強學習科學健身的方法。他們可以通過報刊、圖書、電視、網絡等各種傳媒,了解健身的知識、方法和手段,不斷提升自我的健身認識,消除健身中的認識和方法誤區。同時,作為老年人的子女,也應該主動關心老年人的健身鍛煉,幫助他們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
3.2 提升老年人健身監控能力
老年人在日常運動健身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進行自我的健身監控,從而實現安全健身和有效健身。老人年需要從體重、心率、睡眠狀況、疲乏程度、運動強度、運動時間、自我感受等諸多方面進行監控。自我監控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地降低運動風險,從而實現防病祛病、延年益壽的目的。
3.3 加大科學健身宣傳力度
我國政府機構的老齡工作部門、各類老年體育機構、老年社團等組織應該加大對科學健身的宣傳力度,通過電視、網絡、海報、講座、巡展等各種形式,以“社區”為中心、“家庭”為基本單位的宣傳模式,將健康知識、健身知識、保健知識等傳遞給廣大的老年朋友們,幫助更多老年人掌握科學的健身理念、方法和手段。
3.4 加強科學健身指導工作
進一步建立和健全老年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各級老年體育管理機構的作用。首先,政府機構應組織專業人員定期對老年人健身方法、手段等加以指導。其次,充分調動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老年人健身指導活動積極性,不斷消除老年人的盲目跟風等現象。最后,各類健身俱樂部應積極開展老年人健身服務項目,滿足老人年的健身需求。
4 結語
科學的健身鍛煉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壽。幫助消除老年人在健身鍛煉中的誤區,是當前老年健身指導中的重要問題。老年人只有從認識上、行動上改變健身中的誤區,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老有所健,老有所樂”。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R].2017-08-03.
[2] 張先松.健身·營養科學方案[M].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0.
[3] 陸穎,李青,劉海燕.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老年人健身需求與問題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31):200-201.
[4] 陳金鰲,張林.社會學視域下老年體育參與影響因素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5(2):61-62.
[5] 王繼晟.老年人健身 不得法不如不練[N].人民日報,201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