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秋瑤, 朱 政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長沙 410000)
在城市開放性空間中,人是主要的使用者,在廣場的規劃設計中,應滿足“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滿足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需求。著名景觀學者LB杰克遜曾經說過:“廣場的內涵是豐富的,它應是一個環境的展示性舞臺,是人與人、市民與當權者之間關系的反映?!痹趯嶋H的設計過程中,我們應認識到廣場絕不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廣場不僅與周圍環境相關聯,還應滿足人們的各種實際需求,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與城市環境相融合,為城市環境創造效益。
城市休閑廣場是構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通過對廣場的設計,一方面可以豐富城市的景觀環境,使城市的整體布局更加流暢合理,另一方面為人們提供了可供休閑娛樂的場所。因此,廣場中的人性化設計可以豐富市民的生活,提高城市的競爭力,營造出和諧健康的社會空間。
近年來,由于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精神追求不斷提高,城市廣場規劃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景象,但是一些廣場在規劃建造時刻意模仿、違背生態、只追求利益而忽略了居民的內心感受。
當前很多城市對開放性廣場空間的設計講究形式上的華麗和尺度感,缺乏休閑空間本身應有的親和力和人情味,群眾參與度小,雖然從表面上看滿足了形式的美感,但是城市的機能并沒有改善,城市中疲憊緊張的身心也沒有得到緩解。
20世紀以來,我國城市形式大多千篇一律沒有創意,區域特色淡化,盲目追求現代化、形式感,使得場所與周邊銜接突兀生硬,缺少了對城市廣場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的思考,這種形式上的照搬照抄也造成了一個城市文化歷史的流失,無法體現其獨特的地域風格和歷史積淀。
現在的城市休閑廣場多以健身設施和景觀小品為主,缺少文化娛樂設施,公共設施的適合人群受眾面小,種類不齊全,大部分廣場在設計時沒考慮到殘障人士的生理、心理因素去添加相應配套設施,缺乏對于細節的處理。
廣場作為一個開放的場所,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為人提供基本的交往空間,在設計建造時通過營造適宜的環境給人帶來舒適的享受,這種享受不僅是生理上的,還應是心理上的。因此在設計中必須考慮人體工程學等相關學科,將“人”放在重要位置,保證設計以人為本、為人服務。
廣場中的綠化和硬質鋪裝是整個空間中最重要的兩部分,綠地比例應不少于廣場的25 %才能完成豐富的景觀色彩和層次。綠化和鋪裝不僅要考慮當代人們的使用需求,還應考慮長久的生態景觀效益,日后的管理等方面。
在廣場的規劃設計中,可以通過對鋪地的材質、花紋、圖案、色彩的合理搭配營造出豐富的層次和生動的效果。另一方面,廣場的鋪裝可以對人的游行路線產生指引作用,通過科學合理的地面裝飾可以產生很好效果。在鋪裝的材質選擇上,應盡量選用滲水鋪裝,可起到控制地表徑流緩解雨水壓力的作用。運用“海綿城市”理念可解決雨水的排放與收集并推動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
廣場植物對城市景觀的打造起著襯托作用,還能起到一定程度阻隔噪音、改善空氣濕度、緩解污染的作用,在選擇植物種類時,應體現地域特色,立足當地的生態環境系統,多選擇與當地氣候水土相適應的品種,保持原有自然生態,做到生態效果與景觀效果并重。
廣場的服務設施以為人服務為出發點,應合理恰當地安置休息座椅、路燈、垃圾桶、標志牌等公共設施。在休閑座椅旁,栽植高大喬木為人遮蔭,并且配置兒童游樂場所,如沙坑、秋千等,方便家長時刻注意孩子的安全。設置一些符合人體尺度的具有當地特色的雕塑小品豐富場地空間。在大面積水景旁設置護欄,保障游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這種細節之處的設計往往可以體現對人性化的重視。在休閑設施的選擇上,要與整個休閑空間的布局風格相一致,避免出現風格上的不倫不類。
當廣場投入使用后,應及時維護,建立后期維護管理的措施和團隊,并提高公民的保護意識,創造美好的廣場環境。
在城市中開設廣場,旨在滿足城市居民物質領域和精神領域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在設計中表現出對居民生活各方面的關懷,并且要注意照顧特殊人群的生理心理需要。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不同人群的休閑活動需求,避免功能單一,增加不同功能的服務設施,形成和諧多樣、設施齊全、功能豐富的休閑平臺。
民眾置身于廣場中,應當自然的融入這個環境,故廣場的節點、植被、服務設施應實實在在地與人融合?,F在很多城市廣場雖然景觀效果突出,但居民有距離感,人們只可遠觀,無法真正感受和體驗。在城市開放休閑廣場中應設置可踐踏草坪、植物小品、文娛設施等為人們參與公共活動提供條件。
地域性是一個地區由于地理條件及歷史文化積累而來的特性,而最終反映在社會環境中,能使這些地區的人們產生文化認同感。廣場的整體布局需考慮當地氣候、文化、周圍環境,在設計前應進行現場考察,對周圍建筑、植被、交通等情況進行了解,形成生態景觀、文化氛圍與城市整體基調相協調的布局規劃,在順應生態條件的情況下,繼承當地的歷史文脈,增強廣場的凝聚力。
長沙市岳麓區隸屬湖南省長沙市,位于湘江西濱,是長沙轉型創新發展的“西引擎”“西高地”,區域位置獨特、自然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擁有岳麓山、洋湖濕地公園、梅溪湖、西湖、橘子洲景區等生態景觀。本項目位于王家灣步步高超市以北的荒廢地塊,附近為大型超市及居住小區,人流密集,車流量大,綜合價值急需得到相應開發。
本次設計項目為岳麓區王家灣市民休閑廣場景觀設計,設計總面積約為3 700 m2,南邊為大型超市及居住小區,西側靠近商店等,東側為城市主干道和高架橋,地形平坦,無明顯高差。現狀為廢棄荒地,周圍車輛亂停、人流擁堵、雜草叢生,幾乎喪失了使用功能,嚴重影響了周邊超市及居住小區的日常使用與活動,浪費了該地塊的土地資源與環境資源??紤]到活動需求,路線應劃分明確,并盡量減少高大植被遮擋視線,以開闊的空間視野為主。在休憩區,應設置相關配套設施為人提供服務,栽植高大喬木,為居民提供林下活動,并配以適當的花草,營造出豐富有趣的軟質景觀空間,將人與景交錯融合在一起。在植物的選擇上應選用當地植物,使人們產生心理認同感的同時也彰顯了城市的植被特點(圖1、圖2)。

圖1 景觀設計一

圖2 景觀設計二
通過設計規劃將王家灣休閑廣場打造為一個聚集人流、進行休閑娛樂活動的公共空間,將廣場空間與周邊建筑、道路、居住小區自然連接起來,體現廣場自身特色。在設計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建立群眾與廣場的親密感,在滿足人們使用功能的同時又滿足身心的享受,最終構建一個配套設施完善、軟硬景觀和諧、群眾參與度高、體現場域特色的開放廣場空間(圖3、圖4)。

圖3 景觀設計三

圖4 景觀設計四
在進行設計前,需要對設計任務進行分析。不論是廣場本身的空間形式還是與周邊建筑街道的連接空間,都需要讓人們感受到自然親近。首先,廣場以線性不規則線條為主,符合場地本身的形狀。南邊的步步高超市承載了商業和休閑的功能,北邊的居住小區人流量大需要開闊的空間及四通八達的交通流線,西邊的各類小商店也需要流通,東邊為城市主干道,應避免高大植被阻礙視線。在設計中將主入口設在南側,并在各方向設置出入口,形成開敞空間,滿足人群需求。在主入口設置了親水平臺,并配以綠植增加廣場活力,沿著群植景觀來到中心廣場可以在景觀喬木下休息并欣賞水景。主入口景觀效果突出,進入廣場景觀節點有主有次,主入口的景觀旱噴,廣場中心的不規則木椅和親水景觀,次入口設置的趣味樹池,并在地形上加以處理,形成一片陽光草坪。晴天可以供人們曬太陽或其他休閑活動,雨天可以進行雨水下滲,完成雨水收集和排放。
廣場通過對地形的控制和植被的配置對人們產生引導作用,并連接整片區域。將廣場分為三大部分,中部為主要景觀節點且地勢較高,具有空間層次感,并在兩側設置了臺階及無障礙坡道,與兩邊高差為50 cm。在馬路設置綠化帶引流,避免車輛擁堵。廣場采用硬質滲水鋪裝并配以立體綠化進行雨水下滲,采用鵝卵石、礫石等透水性較好的材質緩解降水壓力。植物配置因地制宜,根據季節的變化,植被選擇多種多樣,力圖打造“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景觀效果。采用香樟、玉蘭、欒樹等喬木,女貞、紫葉小檗、黃楊等灌木,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在水池中配以睡蓮增加生氣。從主入口進入廣場,人們可以感受到空間層次的過渡,不同的位置變化構成了多樣的空間關系(圖5、圖6)。

圖5 景觀設計五

圖6 景觀設計六
王家灣休閑廣場以一種包容、生態、平和的姿態迎接每一個在工作中勞累的人們,也陪伴孩童們嬉戲玩耍,供老人聊天休閑。當人們在工作之余,褪去一身的疲憊,能夠在廣場中回歸自然與人心的本真,才是城市廣場真正的意義。
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城市中的開放空間作為市民的休閑集散地應得到更多的關注。現代城市廣場的人性化設計能夠給社會帶來生氣,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給人們更加有活力的生活氛圍,通過廣場傳遞出城市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面貌。加強廣場的人性化設計,才能吸引人流,形成良好的休閑空間,完善城市的生活環境。
[1] 燕建泉.淺析多元化的城市廣場景觀設計[J]. 江蘇省揚州商務學校學報,2016(20):182.
[2] 孫一卉.現代城市廣場設計的人性化思考[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3(2):23.
[3] 李欣然.關于城市廣場人性化建設的探討[J].安徽大學學報,2016(3):31.
[4] 王一名.現代城市廣場人性化設計探析[J].大連工業大學學報,2016(22):88.
[5] 郭慶.淺談中國典型城市廣場的人性化設計[J].安徽: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14(3):65.
更正說明
《四川建筑》2018年第38卷第179期刊登文章《平橋溝大橋橋臺施工方案優選》,作者簡介中作者性別為:女。由于印刷時疏忽,將作者性別錯印,現將文章作者簡介更正為“林莉(1981~),女,碩士研究生,工程師,主要從事橋梁設計與工作研究”。
特此說明
四川建筑雜志有限責任公司
2018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