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甄翔
香港《南華早報》8日報道稱,歐盟正積極推動自己的歐亞互聯互通計劃,以此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德國總理默克爾本月晚些時候即將訪華,屆時可能向中方重點宣介這一計劃。
據報道,今年2月,歐盟委員會發文征求各方對歐亞互聯互通計劃的意見和建議。該文本預計將于7月在歐盟委員會層面通過,并于10月提交歐盟理事會審批,審批后的正式文件將在10月晚些時候于布魯塞爾舉行的亞歐首腦會議上亮相。
《南華早報》稱,推出自己的歐亞互聯互通計劃,被視為歐盟內部加強外交政策協調的一個重要舉措,從而讓歐盟在包括對華關系等問題上發出更一致而有力的聲音。德國外交部消息人士說,歐盟版歐亞互聯互通計劃將確保歐盟在安全、貿易、文化等一系列領域“協調一致”地推進亞洲政策。
在荷蘭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范德普登看來,歐盟推出互聯互通計劃,就是為了表明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并非區域合作的唯一選擇。他說:“亞洲和東歐許多國家似乎將中國視為加強區域一體化投資的主要來源,歐盟對此感到不滿,認為自己在區域一體化方面的作用應該遠大于中國才對。”總部位于德國的建筑行業協會“歐洲國際承包商協會”抱怨說,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沒給沿線當地承包商留下什么業務活動空間,歐盟提出另外的計劃是好事。
雖然德國外交委員會亞洲項目主任博格認為,歐盟版計劃將有助于歐洲各大經濟體推動貿易關系多樣化,避免過度依賴于中國,但他提醒說,該計劃也可以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相互配合。博格說:“柏林多數人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個好主意。許多德國企業也已經參與其中。”德國《西德意志匯報》評論稱,即便一些政治家說該倡議主要是為了幫助中國的建筑、鋼鐵和運輸公司,但不能否認,中國的資金可以幫南亞、北非等地區建設和改善基礎設施,讓這些國家受益。德國外貿專家特萊爾說,中國正推動在亞洲、歐洲和非洲之間建立新的貿易體系。德國及歐洲公司也有相當多的機會。
至于歐盟版歐亞互聯互通計劃能否取得成功,目前尚不可知。《南華早報》援引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莫罕的話說,該計劃仍在起草階段,歐盟官員必須明確財務安排細節。“等10月歐盟理事會正式批準計劃文件,到了歐盟成員國研究各自如何出資實施時,肯定會出現激烈辯論。”她還提醒說,該計劃如何同印度、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對接,還會涉及敏感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