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夢蕾 蒲雷 楊佳澄 楊莘博 譚忠富
【摘 要】城市能源系統作為城市系統重要的基礎性、保障性的子系統,如何實現其自身高效發展,如何協助城市綜合管理系統的高效運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深入分析城市能源管理和城市綜合管理的耦合關系及城市能源管理對城市綜合管理的影響機制,基于此從信息化、多元化、差異化三個促進模式剖析城市能源管理對城市綜合管理的能動性和帶動作用。
【關鍵詞】城市綜合管理;城市能源管理;耦合關系;影響機制;促進模式
一、引言
城市綜合管理指以城市為對象,運用決策、計劃、組織、指揮等一系列機制,采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圍繞城市運行和發展進行的決策引導、規范協調、服務和經營行為[1,2]。所謂城市能源管理,政府及有關部門對能源的開發、生產和消費的全過程進行計劃、組織、調控和監督的社會職能是城市能源宏觀管理;企業對能源供給與消費的全過程進行管理是城市能源微觀管理。因此,城市能源系統作為城市系統重要的基礎性、保障性子系統,實現其自身高效發展及協助城市綜合管理系統的高效運行,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城市綜合管理與城市能源管理耦合關系分析
(一)城市能源管理與城市綜合管理的構成要素類比
參考城市綜合管理三維模型[3],分析城市能源管理對城市綜合管理的影響,從時間維度、邏輯維度、知識維度分解城市管理的構成要素,并類比出城市能源管理可參與的要素。
1、時間維度構成要素類比
(二)城市能源管理對城市綜合管理的影響機制
通過城市能源管理系統與城市綜合管理系統對應要素之間的信息流交互[6],能源管理系統能夠對城市綜合管理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具體而言,城市能源系統的高效智能、能源消費側的節約低碳和能源供給側的多元發展是現代城市能源管理的需求,城市綜合管理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政策,滿足城市能源管理的需要。
1、城市能源管理的需求
(1)城市能源系統高效智能。通過優化城市能源開發布局,提升城市能源用戶的需求響應能力,推動城市能源生產供應集成優化,構建多能互補、供需協調的智慧能源系統,提高城市能源系統綜合效率。(2)城市能源消費側節約低碳。通過減少城市煤炭消費量,拓然天然氣消費市場,實施電能替代工程,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提升能源消費清潔化水平,逐步構建節約高效、清潔低碳的城市用能模式。(3)城市能源供給側多元發展。通過推動城市能源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推動城市能源開發過程中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形成多輪驅動多元發展的城市能源供應體系。
2、滿足能源管理的需求的城市綜合管理保障措施
(1)健全城市能源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健全完整配套的城市能源法律法規體系,推動相關法律制定和修訂,發揮法律、法規、規章對城市能源行業發展和改革的引導和約束作用,實現城市能源發展有法可依。(2)完善城市能源財稅投資政策。全面推進資源稅費改革,加強城市能源政策引導,支持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加大城市能源項目建設融資,鼓勵風險投資以多種方式參與城市能源項目。(3)強化城市能源規劃實施機制。城市綜合管理過程中需要根據能源管理的需求,完善城市能源規劃體系,制定相關領域專項規劃,推動規劃有效落實,建立高效透明的能源規劃實施監管體系。
三、城市能源管理對城市管理的促進模式
城市能源管理在城市綜合管理中的能動性和帶動作用主要體現在為:城市能源管理對城市綜合管理的信息化、多元化、差異化三個促進模式。
(一)信息化模式
信息化模式基于城市能源管理邏輯維度中的信息傳遞以及能源互聯網的多源大數據平臺,可優化城市綜合管理體制,提供創新性的服務。
信息化模式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城市綜合管理可以以信息化為手段,突破城市綜合管理傳統意義上的的定性規劃,創新城市綜合管理的模式。
2、信息化可促進城市綜合管理整個過程信息的及時傳遞的有效處理,使城市綜合管理以滿足城市社區居民需求,同時符合現代城市綜合管理、發展的要求。
3、信息化又能促進城市綜合管理各職能部門管理效率的提高。高效暢通的溝通體制,消除信息不對稱的弊端,促進城市綜合管理各部門管理效率的提高,從而降低管理成本。
(二)多元化模式
城市能源管理系統參與主體多元化;用戶在作為消費者的同時也可通過城市能源系統化作生產者,實現角色多元化;城通過多元化能源整合,改變能源供給結構,實現能源轉型。
多元化模式對城市綜合管理的促進優化主要表現在:
1、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彌補現有的城市綜合管理以政府作為主體的不足。城市政府從城市綜合管理的絕對主體轉為主體之一,弱化部分職能加強其導向性作用。同時其他主體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城市綜合管理中,突出管理優勢,進而保證城市良好運作。
2、應對多元化發展,整合服務資源,消除城市綜合管理各部門條塊分割,強化了各管理部門之間的有機聯系。減緩了因重復建設導致的資源浪費現象,
3、提高了公眾作為城市綜合管理主體之一的積極性。同時政府部門積極鼓勵公眾參與到實踐中,由公眾、非政府組織和利益相關者共同監督落實決策、給予意見和建議。
(三)差異化模式
城市能源管理系統中,差異化管理,通過面向對象的管理模式對城市能源分類指導,配合不同區域的城市規劃重點,形成錯落有致、分層推進的能源管理和城市管理格局。
1、完善了城市總體規劃和功能布局,避免了由于一刀切所造成的不好的實際效果。
2、形成錯落有致、梯度分層推進的分類管理格局,體現管理的差異性以及各區塊的重點,全面提升了城市長效管理的覆蓋面。
3、提高了城市綜合管理質量和效益。按照不同類別層級的細化管理過程、流程,科學制定不同的管理標準,通過不同的管理方式,提升了精細化管理。
四、結論
1、兩者在時間、知識、邏輯三個維度方面具有一定的耦合關系。從時間、邏輯和知識三個維度來看城市能源管理與城市綜合管理兩者構成要素類比,可找到城市能源管理對城市綜合管理的影響,進而加強城市綜合管理的系統、協調和科學性。
2、基于能源管理系統與城市綜合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流交互提出提出了城市能源管理對城市綜合管理的影響機制。城市能源系統的高效智能、能源消費側的節約低碳和能源供給側的多元發展是現代城市能源管理的需求,城市綜合管理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政策,滿足能源管理需要。
3、利用城市能源管理優勢可促進城市綜合管理的信息化、多元化、差異化發展。三個促進模式可創新城市綜合管理流程、規范城市綜合管理行為,實現城市綜合管理活動的全方位覆蓋、全時段監管、高效能管理。
參考文獻:
[1]董俊山.論城市綜合管理目標與原則[J].社會科學戰線,1987(03):117-122.
[2]薛峰.城市綜合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4.
[3]宋剛.復雜性科學視野下的城市綜合管理三維結構[J].城市發展研究,2007(06):72-76.
[4]楊晨,茍小龍,王廣軍,唐勝利.能源系統建模與仿真發展綜述[J].計算機仿真2005(z1).
[5]田雨昕,曹永康,譚玉峰.國外歷史建筑節能研究現狀分析[J].華中建筑,2015(07):26-29.
[6]李春平.信息流視角的山東省城市網絡特征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5(12):51-56.
[7]焦雪姿.服務業升級與我國城市精準扶貧[J].時代經貿,2017(03):46-48.
[8]許士春;張玉強;徐燕. 江蘇省經濟增長、結構調整與節能減排關聯研究[J].時代經貿,2016(06):38-39.
[9]鄭明彩.三明市公共機構節能與新能源推廣使用探析[J].時代經貿,2017(2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