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宏 劉淑彥
長沙市望城區第二中學,是一所寄宿制農村普通中學,創辦于1942年。學校四面群山環擁,峰巒聳翠,景色壯美;校園環境雅致,花木繁盛,碧草如茵。學校占地面積近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現有28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1600余人,教職員工134人。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學校、省園林式單位、省文明衛生單位、省安全文明校園、省模范職工之家、市示范性高級中學、市綠色學校、市“兩型”示范校、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市首批食品衛生A級單位。近兩年來,《湖南日報》《湖南教育》《三湘都市報》《清風》等多家媒體對學校進行了專題報道。
加強道德主題教育,樹立文明新風。學校大力倡導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的社會公德,大力倡導尊師愛生、團結友愛、誠實勤奮、自律自強的校園美德。一是以師德建設為龍頭,人人爭當文明教工。為讓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化、經常化,學校設立了道德講堂,引領教職工崇德尚善;為讓“樂于奉獻、敢為人先”的校魂內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校號召全校教職工弘揚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廉潔奉公、以校為家的優良作風。除此之外,學校充分利用師德教育周等契機,廣泛、深入地開展師德培訓,弘揚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的優良傳統,涌現了鄧剛、柳曉紅、張宏健等一大批“師德標兵”。二是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學校在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特征、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先后開展了“衛生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日行一善”主題實踐活動及關愛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等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強化學生積小善而成大德的意識。
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引領學生成長。一是依托思益文學社、思益書畫社、動漫社等社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利用校園秋季田徑運動會、歌詠比賽、跑操比賽等開展體藝教育活動,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尤其在經典誦讀活動中,學校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精心選擇名篇名章作為中華經典誦讀基本內容,引導學生廣泛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充分挖掘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蘊藏的寶貴道德教育資源,開展節日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真情實景中接受傳統節日、重大節日的愛國明禮教育。三是以校園文化景觀為載體,營造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明守紀、發奮求知的熏陶。
狠抓教學常規管理,突出質量立校。學校堅持把提高質量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任務。一是加強常規管理,強化對教師的下班輔導、課堂教學考勤的檢查和督促力度,重點關注作業批改、教師坐班、答疑輔導、學生問卷調查等環節;加強對音樂、美術、體育、通用技術、信息、研究性學習、學生實驗等課程的管理力度,規范教學行為;定期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動,提升教師教研能力。二是強化課堂教學。提倡精講多練,倡導啟發式、分組式等教學模式,落實“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近年來,學校教學質量連年攀升,2017年高考續寫輝煌,上線率和上線人數均居全區普通中學第一:文理科重點本科上線人數達26人;本科二批以上上線人數132人,上線率達34%;音、體、美特長生發揮出色,本科二批以上上線人數達51人。學生在數學、物理、化學等奧賽中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共有400余人次獲區級以上獎勵。
機遇與挑戰并存,信念與成功同在。隨著“以愛育人,以德立校”辦學理念的深入貫徹落實,學校必將迎來新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