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欽

從分類學來講,多足動物屬于節肢動物門多足動物亞門。它們的身體大多呈扁平狀或圓筒形,分為頭和軀干兩部分。
目前,全世界已經命名的多足動物有18000多種,被分為唇足、倍足、少足和綜合四綱。其中,唇足綱和倍足綱是世界各溫帶和熱帶亞熱帶地區的重要生態類群,而且已被人為地引入了大多數海洋島嶼。它們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大多數被生物學家忽略,但它們中的大型馬陸和蜈蚣卻作為寵物,成功吸引了人們的關注。少足綱和綜合綱則因個體太小,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

多足動物頭部有一對觸角,單眼從無到多數,頭腹面有口。
軀干部由多個基本相同的體節(9~355個)組成,每個體節有1~2對足,體表是幾丁質的外骨骼。
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規律性的蛻皮現象。

唇足綱通稱蜈蚣、百足蟲。身體細長扁平狀,體長10~300毫米,最長可達400毫米。觸角從十幾節到100多節,第一對附肢特化為內含毒腺的顎足,蓋在口器之外,是有力的捕食工具,因此稱唇足綱;軀干部長短背板交替出現,每一體節有一對步足,最末對足向后伸展。唇足綱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比較潮濕的山地和丘陵地區,平原地區少有分布,是典型的晝伏夜出性的捕食性動物,以小型節肢動物、蚯蚓等為食。冬季,它們潛伏于離地面10~13厘米深的土中越冬。用作中藥的蜈蚣多是蜈蚣目蜈蚣屬的大型種類。

倍足綱通稱馬陸,又稱千足蟲,體多呈圓柱形,或背腹扁平呈帶狀,少數細長。體長1.4~350毫米,軀干部有11~192節由兩兩體節融合而成的體節,稱之為倍節,除前4節和后5節外,每節有2對附肢,故稱倍足類。倍足類行動緩慢,行走時左右兩側足同時行動,前后足依次前進,呈波浪式運動。主要以綠色植物的枯枝爛葉、凋落物、朽木等腐殖質和真菌菌絲以及細菌等為食,是生態系統物質分解的最初加工者之一。倍足綱有15000多種,大都具有毒性,其中,一些馬陸與山蛩可入藥。

體小型或微型,體長0.5~2.0毫米,觸角分叉,無眼,軀干多數11節,有9對足。分為2目10科,大約500種。

體形瘦長,2~10毫米,形似蜈蚣,多純白色,無眼,軀干部有14個體節,有12對足。壽命一般為4年。分為1目3科,大約100種。

唇足綱動物常以具毒腺的顎足來驅逐敵害保護自己。此外,地蜈蚣的腹部有腺體可分泌黏性、有毒甚至還會發出冷光的分泌物,石蜈蚣末對步足的基節腺可分泌黏性的分泌物,而蚰蜒可通過自斷部分步足,來轉移敵害的注意力而獲得逃生機會。
倍足綱動物則主要依靠表皮或化學手段進行自我保護,盤卷身體可確保身體最堅硬的外表皮在最外邊,以堅硬的背板來抵御敵害攻擊。比如,大部分馬陸都具有防御性的臭腺,由臭腺孔釋放類萜類和氰化物等有毒液體以驅逐敵害,其分泌物甚至可殺死蜥蜴。當生存條件不適宜時,倍足類還可以成群遷徙。
糙背石蜈蚣
石蜈蚣目石蜈蚣科穴石蜈蚣屬,中等大小,身體以灰褐色到紅褐色為主,前后端顏色更深。它體長20毫米左右,觸角約20節,每側單眼7~35個。

什么特征可以讓大家一眼就認出它呢?原來,它的身體最后4對步足基節腹面的基節腺孔不規則分散排布,顎足基胸板前端的小齒有5~10個,各背板表面具有不規則的皺褶,比較粗糙,因此才被稱為糙背石蜈蚣。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它的身影。它主要生活在垃圾堆中,奔跑迅速,以小型節肢動物及其幼體為食。
平耳孔蜈蚣
蜈蚣目蜈蚣科耳孔蜈蚣屬,典型的中大型蜈蚣。它的體色有兩種類型:一類身體前端深藍綠色,背板略帶銹色,腹面色淡,步足青白色,最末兩對步足藍綠色;另一種全身體色大致相同,藍紫色,略帶橘紅色,腹面色淡,步足藍色。
平耳孔蜈蚣的體長為14~74毫米,頭板后緣覆蓋著第1背板前緣。觸角17節,齒板齒數4+4,基側板突短,腹面無腺孔分離帶。
燕山蛩

山蛩目山蛩科山蛩屬的模式種,是中國常見的大型馬陸。它的身體呈圓筒形,多為黑褐色。燕山蛩體長68~80毫米,有52~55節,頸板前、后緣和其他體節后緣都具有金黃色的橫紋。它的觸角很短,后緣超過尾節末端。雄燕山蛩的生殖肢包裹在膜囊內,前生殖肢環抱著后生殖肢,后生殖肢十分粗壯。
燕山蛩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山東等省,棲息于陰暗潮濕的場所。它行動遲緩,以落葉為食,喜歡沿著樹干向上攀緣。受驚后,會側身盤繞呈環狀,發散特殊的臭氣。
寬跗隴馬陸
帶馬陸目奇馬陸科隴馬陸屬,身體近似圓柱狀,黑褐色,由20體節組成,每個體節后緣有1條寬的黃色橫紋。體長26毫米左右,雌大于雄。

寬跗隴馬陸的脛跗節分為2支,寬大的跗支是寬跗隴馬陸區別于其他隴馬陸種類的主要特征。此種馬陸多在背陰的地方,如有腐植質的草叢中或樹蔭下。它在陰天及夜間十分活躍,尤其夏季雨后會四處爬行。
在我國甘肅省的臨夏地區,7~8月是寬跗隴馬陸的交配盛期。交尾時,雄性爬到雌性背部,再翻轉到雌性身體前半部腹面,以生殖肢伸入雌孔。冬季它們居住在較深的土層中,呈環狀卷曲。
此外,寬跗隴馬陸還是一味中藥,《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
至此,你是否對多足動物有了一些了解呢?雖然它們不像昆蟲一樣多姿多彩,卻也在生態系統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讓我們一起走進林下秘境,發現它們“苗條”的身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