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鮮 謝艷 朱曉艷 李曉玲
摘 要:目的:探究在校大學生參與科技創新創業內驅力不足的影響因素,從而促進社會,學校,家庭等組織或個人有目的性地指導在校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發展我國的創新項目。方法: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桂林市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用統計學原理分析其創新創業內驅力不足的原因。結果:家人/朋友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支持程度與身邊已有的創業環境的影響在0.01水平上(雙側)顯著相關。結論:家人,朋友對大學生自身創新創業的支持程度不足及大學生身邊已有的創業氛圍未成熟是其創新創業內驅力不足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內驅力
1.問題的提出
從廣義來講,內驅力有兩種定義。其一為由饑餓等生理需要而產生的基本的、原始的或低級的內驅力,即第一內驅力;由責任感等后天形成的社會性需要的高級的內驅力稱為第二內驅力。著名分析心理學家榮格以生命驅力為前提,強調集體無意識是建立在集體觀念的基礎上。也就是說,人的內驅力是在一個或大或小的環境中,由于某種需要而產生的。本文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內驅力是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目前創新創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科技創新,萬眾創業也成為了我國發展的必經之路。大學生是未來發展的主力軍,他們創新創業內驅力的有無或充分與否,直接影響了我國未來自身的發展和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本研究旨在探究在校大學生參與科技創新創業內驅力不足的影響因素,從而促進社會,學校,家庭等組織或個人有目的性地指導在校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發展我國的創新項目。
2.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統計學原理分析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高校在校大學生318例,其中男 106例,女212例,年齡18~25歲。
2.2研究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在廣西桂林市各高校內隨機發放并回收問卷。
2.3 統計學處理 將所有有效數據輸入SPSS統計軟件數據庫進行統計學處理。相關分析采用Person相關分析法。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即差異有顯著意義。
3.調查結果
3.1統計結果見下表。
性別*家人/朋友的支持程度,數值小于0.1說明關系不緊密,即性別與支持程度無明顯關系。
a.0單元格(.0%)的期望計數少于5。最小期望計數為6.67。
3.2下表,性別*是否有創新創業的打算,卡方檢驗,值大于0.05,沒有統計學意義,即認為不同性別對于創新創業的打算沒有顯著差別。
a.2單元格(25.0%)的期望計數少于5。最小期望計數為2.00。
3.3 下表,分析數據為0.001<0.05,相關性數值為1.81,數值大小1.81大于0.6,說明具有相關性。數據上顯示兩個星號,說明相關性強,這個數據的結果說明兩數據在0.01水平的相關性顯著。說明家人/朋友的支持程度和自身的興趣是影響創心創業內驅力不足的影響因素
4.討論
創新創業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前沿力量,其內驅力的有無決定了一個人甚至是一個民族在國際舞臺的地位和影響力。俗語有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研究中大學生對科技創新創業興趣不足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性格決定命運,環境決定成長。沒有充足的創新創業環境,沒有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更無法激起自身的創新創業激情。
5. 結論
綜合以上數據及分析表明:不同性別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內驅力大小與否沒有明顯關系;家人/朋友的支持程度及個人興趣與影響創新創業內驅力不足有一定關系。
6.建議
(1)學校開放相關課程,或者定期開展向相關的講座、論壇等。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加深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增加興趣。
(2)加強對國家政策的響應力度。國家有政策,學校應有響應國家號召的對策。如何改善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內驅力不足的現狀,需要校領導及廣大教師隊伍共同努力。
(3)建設相對完整的創新創業平臺,有意識地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大學生引導到創新創業的道路上來。
(4)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定程度上資金和技術的支持有助于鼓勵大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的隊伍中來,更有助于有創新創業意向卻苦于資金短缺,技術不成熟而停滯不前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馬斯洛著,許金聲等譯.動機與人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2]李焱. 微媒體時代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創新探析[J/OL]. 現代交際,:1(2017-08-0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010.C.20170803.0949.096.html.
[3]田建榮,尹達. 基于創新驅動的高校課堂改革路徑[J].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3(06):155-158.
[4]朱艷平. 大學生創業內驅力分析——基于大學生創業者的問卷調查[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3(03):32-39.
[5]劉洪銀. 創業教育中應重塑大學生創新文化[J]. 高等農業教育,2014,(06):29-32.
[6]李靜薇. 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作用機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