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 王明
摘 要:為做好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加快城市化進程,各地政府通過統一領導與部署,其中清理、打擊了轄區內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和臨時建筑,并獲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在實際"兩違一臨"整治工作中還有諸多問題,如執法不到位、宣傳力度薄弱等,需要進一步進行協調與解決。本文將簡述當前"兩違一臨"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兩違一臨;整治;監管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和臨時建設的“兩違一臨”現象日益增多,對城市規劃、城市建設以及征地拆遷等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各地政府在開展“兩違一臨”整治工作時還存在很多問題,如何部門職責交叉、權限不明等,經常出現推諉扯皮的情況,嚴重降低了整治工作效果。因此相關部門及領導要提高重視程度,合理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確保“兩違一臨”整治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兩違一臨”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執法不到位
在“兩違一臨”整治工作中,一些行政執法部門存在畏難推諉的情況,對違法占地建房基本上只停留于口頭或書面制止上。通過調查可知,很多執法人員片面認為自己不具備采取強制制作措施的權利,且執法力量非常薄弱,經常遭遇違法人員的強烈抵制,從而導致在很大程度上放任了違章建設,指望法院進行強制拆除。
(二)違法者法紀意識淡薄
很多居民為解決房屋不足等問題,一般選擇在自己土地上建造房屋,并片面認為不會對他人帶來影響。有的居民在辦理了主體建筑相關規劃手續后,認為可以在邊上鑲幾間附房,不用再辦理手續,殊不知這些附房沒有通過審查,是不合法的,也是不合規的。針對他人違章搭建的情況,大多數居民保持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只要不對自己造成妨礙,基本上不會向相關部門舉報。在對非法搭建進行查處過程中,經常是看熱鬧居多,對執法支持力度不足,甚至與當事人一起對抗執法,不利于執法的順利進行。
(三)執法工作配合較少
由各部門職能分工可知,國土、建設、城管、房產等部門具備對“兩違一臨”建筑的執法權,但是在執法權上有交叉的情況,因為各部門執法理念存在差異,所以實際執法時配合較少,不夠默契,經常是各司其職,容易出現推諉扯皮、以罰代管等情況,讓執法工作出現了盲區[1]。如對于沒有通過規劃的建筑,按照部門職責劃分,需要城市管理執法局進行查處,而建設部門不具備第一查處權。對此不法開發商通常以此拒絕建設部門查案,從而造成出現違法違章建筑。
(四)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不夠
違法占地、違章建筑和臨時建筑涉及眾多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現階段有很多農民對建房用地的規定與要求不清楚,普遍認為自己承包土地后可以隨意使用。即使政府部門每年都開展了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活動,但是都收效甚微,宣傳方式落后,力度不足,經常出現土地未批先用的情況,執法過于被動。
二、做好“兩違一臨”整治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領導,廣泛宣傳
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兩違一臨”整治工作力度,尤其是做好集中整治攻堅組織領導工作,將當前攻堅階段指揮部運行機制利用起來,深入開展工作部署、綜合協調以及工作考核等工作。要以掌握家底、梳理分類和審慎評評估等為基礎,按照依法強拆一批、重罰一批的方式,保證強勢攻堅完勝,逐步消除居民存在的觀望和懷疑等心理,真正實現監管的規范與長效[2]。應采取電視、廣播、宣傳車等形式,或者是印發宣傳資料,逐步擴大用地建房等政策法規的宣傳范圍,特別是要讓居民了解規劃區住戶建房申報審批程序,并意識到“兩違一臨”造成的危害與不良后果,從而給予“兩違一臨”整治工作更多的支持與配合。此外,還要通過媒體曝光反面典型案件,這樣有利于弘揚正氣,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進行動態巡查監管,加強違法查處
為提升“兩違一臨”整治工作成效,需要在國土資源局、縣公路局、縣執法局和縣水利局等部門選拔出一批能力較強、工作經驗豐富和具備較強協調能力的干部,建立起“兩違一臨”清理整頓執法先鋒工作小組,24小時巡查重點鄉鎮、公路沿線和河道沿線,嚴厲打擊、制止違法用地與違法建設等行為[3]。要根據“發現一起,叫停一起,拆除一起”的規定,既要采取集中整治的方式,還要加強日常巡查工作,對于存在的“兩違一臨”行為,相關單位要責令當事人根據要求對土地進行恢復,同時依法作出處理。若是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恢復土地,需要“兩違一臨”整治工作辦公室牽頭,與相關部門一起進行集中聯合執法,確保土地盡快恢復,需要拆除的要堅決拆除。
(三)完善體制,注重長效
應從當前“兩違一臨”監管工作狀況出發,不斷優化監管機制。第一,主動向上級爭取,建立起完善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體制。第二,加大個人住房建設申報審批體制改革力度,先向鄉鎮進行申請,通過初審后一起送審。第三,盡快建立鄉鎮國土管理機構,讓鄉鎮農經崗位得以恢復,逐步增強鄉鎮“兩違一臨”監管力量。第四,將各縣級部門及鄉鎮村的職責確定下來,形成一把手負總則、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責任體系。第五,加大考核力度,將獎懲措施落到實處,確保在出現“兩違一臨”現象后,可以追究具體部門與個人的責任。
(四)注重預防,快速撲滅“兩違一臨”新苗頭
為避免發生“兩違一臨”現象,關鍵是要抓苗頭,及時將苗頭查找出來,并采取有效制止措施,可以減少執法成本,當事人抵觸心理也不會太強,避免出現暴力抗法的情況,讓降低違法者損失,節約資金,確保了社會的和諧與穩定[4]。相關政府部門與鄉鎮政府應做好巡查工作,應抓小、抓苗頭做起,及時發現土地違法行為并有效制止。此外,還要采取違法用地舉報獎勵機制,對于違法違規用地行為,村兩委干部應主動檢舉和揭發,形成“露頭就打、發現就拆”的高壓態勢,讓違章偷建和搶建第一時間被消除。
(五)完善政策,堵疏結合
要采取“堵”與“疏”相結合方式,在嚴厲打擊“兩違一臨”行為的時候,積極探索解決居民個人住房剛性需求的措施。第一,對個人建房政策進行梳理并完善,該嚴的要嚴,該放寬的要放寬。第二,對建房審批程序進行簡化,采取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審批手續。第三,盡量采取城鎮居民廉租房安置政策,讓農村貧困戶、低保戶、殘疾人家庭等住房問題得以解決。第四,對房屋拆遷補償政策予以規范,違法違法建筑則不能補償,同一時間、區域和地段的拆遷補償標準要相同,不能忽高忽低,減少人為原因帶來的不穩定因素。
三、結語
總之,加強“兩違一臨”整治工作意義重大,需要政府相關部門采取以拆控建,疏堵結合等措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此外,還要將城市管理長效機制落到實處,逐步擴大“兩違一臨”巡查范圍,加大整治工作力度,維持正常的建房秩序,避免出現“先建后拆”、“拆后再建”等情況。這樣除了能夠降低“兩違一臨”整治工作強度以外,還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居民的損失。
參考文獻:
[1]何希旺.淺析“兩違”綜合整治對村鎮規劃建設管理的影響[J].中國建設信息化,2016,(11):72-73.
[2]朱本權.“兩違”的成因及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6,(02):32-33.
[3]黃鵬.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兩違”清理整治工作[J].清江論壇,2013,(04):41-45.
[4]周鴻波.羅城:“三到位”確保“兩違”工作取實效[J].南方國土資源,2012,(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