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隨著計算機及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傳統的紙質書本的閱讀逐漸被電子書籍取代,伴隨著各種電子閱讀器的產生和應用,人們越來越習慣閱讀電子書籍,電子書下載簡便快捷,成本低,更新換代率高,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使得移動閱讀成為人么閱讀的主流趨勢。作為傳統讀書的圖書館在移動閱讀的背景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文將從移動閱讀的背景談起,主要探討面對移動閱讀的大背景,傳統圖書館角色的轉變,以及移動圖書館的應對策略問題。
關鍵詞:移動閱讀;圖書館;角色
上世紀末,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數字存儲的興起。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存儲技術的變革,從最初的軟盤到后來的光盤,U盤,以及到現在的云存儲,這些變革都是的知識的存取變得更加便捷高效,為移動閱讀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
讀者的閱讀從傳統的書本變成了電子閱讀,越來越多的讀者習慣于從網絡獲取所需的知識,特別是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各種電子終端設備的興起,加速了讀者從傳統閱讀向電子閱讀的轉變。而圖書館作為閱讀服務的提供者,在移動閱讀的背景下,它的服務方式和所扮演的角色也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為了適應移動閱讀的要求,圖書館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創新,轉變角色定位,與時俱進,適應現代網絡發展的需求,為讀者提供更加人性化,更有特色的服務。
1移動閱讀及其特點
1.1 移動閱讀的概念
移動閱讀,是指使用移動終端設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等)隨時隨地進行閱讀的行為,它屬于數字閱讀的范疇。一方面閱讀的內容是數字化的,是存儲于現代數字設備之中的,另一方面,閱讀內容是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只要有設備,可以隨時隨地的閱讀,這是移動閱讀不同于其他數字閱讀的地方。據權威機構的調查,從2014年開始,中國用戶對于移動數字設備的使用開始超越傳統的PC,移動設備較高的普及率與使用率帶來了移動閱讀的繁榮[1]。
1.2移動閱讀的特點
1.2.1移動閱讀資源的開放性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蓬勃發展并廣泛應用,這加大了各種媒介的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使各種信息資源在互聯網的大平臺下實現真正的資源共享。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隨地從互聯網上獲取各種資源。其中閱讀資源也不例外。技術的進步還帶來了電子設備的多樣化,各種電子閱讀終端的外觀、功能各有千秋,但它們所呈現的各種閱讀資源的格式和內容可以做到統一,相互兼容,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網絡資源的開放性促使各種類型的閱讀服務加大競爭,誰都想為用戶提供更完美的服務,最終促使整體的閱讀服務在內容、理念和管理方式上更加統一、開放、共享。網絡資源的開放性不僅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還加強了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互補,優勢共享,從而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人性化、更為全面的服務。
1.2.2移動閱讀內容的豐富性
移動閱讀在剛開始起步是借助了電子存儲的豐富性,各種閱讀器都具有電子存儲的功能,相比傳統的書本,電子閱讀器能夠存儲的內容更加豐富,資源量更大。隨著移動閱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不再滿足于事先存儲好內容的電子閱讀器,更傾向于借助移動終端設備接入互聯網獲得信息資源的閱讀方式。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知識庫,這樣移動閱讀可以提供的信息資源量就如同江河匯入大海。
1.2.3移動閱讀知識的繼承性
移動閱讀是通過電子終端或互聯網收集知識和存儲知識,并為讀者提供各種數字信息的服務。就知識的傳播來說,移動閱讀具有知識的繼承性,而且在傳承的效果方面,移動閱讀由于借用現代互聯網的互聯互通,傳承效果更好。例如在過去早已失傳的技藝在現代的網絡時代,便不會出現失傳的后果。互聯網移動資源不僅可以更好的傳承知識,而且還有利于知識的構建與共享。
1.2.4移動閱讀存儲介質的環保性
移動閱讀設備的內存儲量大,占地小,容易攜帶,還有待機時間長,能耗低的優點,且隨著無線wifi的普及,只要接入互聯網,存儲量便不再受到限制。這些相比傳統的紙張油墨,更具節能環保性。移動閱讀的全過程都是電子化運行的,不需要紙張油墨,閱讀內容的更新不需要任何設備的改變,大大節省了書籍紙張的更新淘汰率。因此,移動閱讀的存儲是綠色環保的,且技術的升級,設各種電子閱讀的終端設備具有很強的顯示性,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體驗到類似傳統書籍的閱讀感。
2傳統圖書館角色面臨的挑戰
移動閱讀的優勢顯而易見,使讀者脫離了時空的限制,使知識的獲取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選擇移動閱讀。在這種背景下,傳統圖書館以傳統書籍為主體提供閱讀服務的模式受到了挑戰,面對電子化閱讀的趨勢,傳統的圖書館已從很多方面跟不上電子化發展的潮流,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2.1 讀者流失帶來的挑戰
傳統的圖書館是用來借書讀書的地方,圖書館提供的也大多是紙質的書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很多用戶需要的信息和知識都可以借助電子設備和互聯網來獲取,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越來越習慣于隨時隨地的閱讀,例如,在排隊的時間、等公交的時間、坐地鐵的時間都可以看到許多人在進行閱讀,相比之下,能夠拿出較多時間去圖書館安安靜靜讀書的人越來越少了。因此,面對電子化的閱讀,圖書館首先面臨的挑戰便是讀者的減少與流失。
2.2 對圖書館館藏結構帶來的挑戰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提高,傳統的知識都有了對應的數字資源,無論是文學作品、傳統的小說,還是各類科技文獻,我們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電子版,就是受到產權保護的作品,購買也比紙質的書籍期刊更加便宜、更加快捷。移動閱讀的大力興起,傳統的圖書館紙質文獻變得無人問津,被邊緣化。通過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不但可以閱讀新聞和報紙等信息,還可以通過各種授權獲得學術報告等專業文獻,這就大大削弱了傳統圖書館的作用。而圖書館專門的電子書資源庫如超星、CADAL等普及率并不高,只能在圖書館內部的電腦上使用,兼容性不足,不便于移動閱讀[3]。
2.3 對圖書館服務方式帶來的挑戰
移動閱讀和數字閱讀對傳統傳統的紙質期刊、報紙的閱讀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對此圖書館也在積極應對,用數字資源代替紙質資源,增加電子閱讀室等等。對于圖書館的借書服務,隨著電子書籍的興起,傳統書籍的流動性大大減少。同時,在傳統服務模式下,圖書館的檢索服務曾事先進檢索的代表,更是圖書館的招牌服務之一,而如今,一部手機就可以完全代替整個檢索機的服務。人們進行電子化的閱讀,不必進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現在的移動電子設備只要接入互聯網都可以隨時隨地的閱讀。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在信息化道路上也漸漸落伍。
2.4 對圖書館管理體制帶來的挑戰
圖書館多年的運作,對知識和書籍的管理早已形成一套獨特的管理體制。這種按照采、編、流、存的步驟進行管理的方法,曾經是圖書館的核心管理,并為其他的系統管理所效仿。然而,到了移動閱讀的時代,此管理體制也受到了挑戰。電子資源的管理與紙質資源的管理完全不同,先前看似嚴格的管理方法到了電子數據庫時代卻毫無用武之地。借助計算機程序,移動閱讀時代的各種信息資源根本無需人為編目,各種數據可以輕松獲取,數據資源的流通更便捷[4]。
3移動圖書館建設策略研究
面對移動閱讀的大背景,傳統圖書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轉變傳統圖書館的角色,適應大環境的變化,我們有必要對傳統圖書館的角色與功能進行變革,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進行移動圖書館的建設。
移動閱讀與傳統圖書館的關系猶如電子商務與傳統實體店的關系,這是現代互聯網發展的必經之路,簡單來說就是線上與線下的關系。我們可以把移動閱讀納入到現代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功能之中。基于移動互聯網的背景建設現代圖書館,提供移動閱讀的服務可以把移動閱讀與圖書館很好的結合在一起。移動閱讀成為圖書館服務的一項功能,移動數字圖書館的理念是未來的發展目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多高校都在嘗試建設移動圖書館[5]。將圖書館的資源整合帶互聯網中,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更全面的信息資源。移動圖書館的建設將打破時間和空間對于圖書館的限制,使信息的流通和傳播更加自由。很多學校的移動圖書館是將本校的圖書館資源與校內局域網聯合在一起,在學校的范圍內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各種資源。在網絡化及信息化的背景下,傳統的閱讀方式并不能丟棄,因此,圖書館的傳統服務模式也不能改變,而是一方面對于傳統閱讀,服務不斷改進和完善,另一方面加強移動圖書館的建設,能夠滿足更多讀者的閱讀需求。
3.1提高系統的開放性
開放型是現代互聯網的特點之一,也是移動閱讀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強移動圖書館的建設,系統的開放型必不可少。開放性意味著資源的共享與互聯互通,是讀者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資源的前提條件。當前,各類圖書館也都在嘗試提供電子資源,開展移動閱讀的服務。但各種電子書的格式和應用系統各不相同,各種電子閱讀器也是不能兼容的,缺乏統一的應用平臺。面對眾多不同的電子書,讀者往往不能選擇對應的系統或設備,給閱讀帶來很多不便,也容易造成讀者的流失。因此,技術的研發仍然是移動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問題,加強系統和設備的兼容性,努力使各種電子書處于統一的技術應用平臺,適應更多的電子閱讀設備。
3.2為讀者提供人性化服務
數字資源和硬件設備是建設移動圖書館的必要條件,但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的,最重要的還是服務。能夠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才是數字圖書館能否成功的關鍵。
(1)加強業務培訓。移動圖書館,有大量的數字閱讀終端和數據庫資料,這些都不能像傳統的書籍一樣操作和管理,培訓是必須的內容之一。一方面是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培訓,新設備和新的數據庫的操作和使用,需要對人員進行培訓后,才能掌握操作技能,更好的為讀者服務。另一方面,讀者對新設備、新系統的使用也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也要進行培訓。當然這就都是基礎的使用規則,可以通過宣傳、報告等形式讓讀者了解,也可以通過張貼使用規范來對讀者進行告知。提高讀者對數字化移動閱讀設備及數據庫的運用能力。
(2)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數字圖書館與資源提供商合作,為數字資源編目,將數字資源與傳統資源集中到一起,為讀者提供資源的目錄,便于檢索,提供一站式的服務;針對讀者的體驗進行改進,可以設立體驗中心,設立下載站點,提供硬件借閱服務、手持閱讀器等移動閱讀設備以及電子書的免費使用。同時也要考慮到弱勢群體,為各類有特殊需要的用戶提供無障礙的資源和服務。
(3)加強版權保護意識。數字時代,版權保護問題日益嚴重,圖書館應該從自身做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起到帶頭作用。加強產權教育和培訓,使工作人員和讀者都尊重產權,尊重他人的知識成果,依法并合理的使用資源[6]。
(4)完善移動閱讀的服務體系。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系統化的服務,是數字圖書館努力實現的目標,并做好后期的效果跟蹤與評估,完善服務質量。
四、總結
隨著信息技術、信息環境、科研模式以及用戶信息需求與行為的變化,作為傳承知識使命、促進科技創新的圖書館正在經歷重大轉型與變革:內容從傳統的書籍期刊向電子化、數字化資源進行過度;服務模式從線下面對面的服務向線上服務過程轉變,服務場所打破原有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變為隨時隨地的服務;服務機制正在從以不變應萬變(just in case)到因應而變(just in time)[7]。將來,移動圖書館的建設和數字圖書館建設將是圖書館的主流發展方向,移動閱讀服務也必將成為未來圖書館的重要服務方式。
參考文獻
[1]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課題組.第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十大結論[J].出版參考,2011(13):8.
[2]“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凋查”成果發布[EB,OL].(2014—04—23),[2014—11—1】.http://www.chuban.cc/yw/201404/52014043—155079.htm/.
[3]高春玲.移動閱讀市場驅動下的圖書館:角色與對策[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0(11):4—6.
[4]吳志攀.移動閱讀與網書館的未來——“移動讀者的圖書館”[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4(1):2—5.
[5]張磊王曄斌上海圖書館的移動服務[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0 (11):3—5.
[6]唐勇,張春紅,張京風,等.手持閱讀器——拓展圖書館的服務[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0(7):7-10.
[7]劉菊紅,王麗賢,羅新.Kindle電子閱讀器在圖書館的應用[J].圖書館雜志,2011(5)68.
作者簡介
李紅,1977年1月,女,漢族,天津圖書館,中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