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尼泊爾北面與中國西藏接壤,歷代與中國都保持著密切友好的傳統友誼,與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保持緊密的合作。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尼泊爾表現極其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夠抓住發展的新機遇,突破特殊地理位置的瓶頸,帶動國內經濟的全面發展。國內政治的不穩定、貿易逆差的不斷增長、大國因素的影響和南亞地區安全困境等,也給尼泊爾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挑戰,這也是尼泊爾執政者深思和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一帶一路,機遇,挑戰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一帶一路”將給沿線國家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尼泊爾于2017年5月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和尼泊爾兩國關系的發展
尼泊爾北面與中國西藏接壤,歷代與中國都保持著密切友好的傳統友誼。“中國和尼泊爾之間的交往已有兩千來之久,佛祖生平的故事于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被視為兩國交往和關系的起始。公元7世紀時,李義表出使西域時遭遇迫害,幸得尼泊爾國王和藏王相救,尼泊爾國王派遣使團到訪中國,認為是兩國正式官方的開始。”,隨后兩國互訪不斷。元朝時期,阿尼哥作為尼泊爾杰出的藝術家和建筑師,將佛教的理念融入到佛塔、廟宇、寺院、器物等中,對元朝的建筑和藝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對兩國的友好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明朝時期,兩國互派使團,并贈予尼泊爾錦綺、紗羅等,尼泊爾有兩位高僧在中國傳教。清朝時期,兩國因在錢幣上的爭端,以及外國侵略勢力侵入到西藏地區,雙方的戰爭不斷。新中國成立后,兩國在1955年建立外交關系,和平解決雙方的邊界問題。至此,兩國在總體上一直保持友好的溝通。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以及奉行“親誠容惠”的周邊鄰國政策,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和尼泊爾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在政治上,兩國遵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高層互訪頻繁,并簽署了一系列友好發展協議。2008年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第一任總理普拉昌達訪問中國,突出顯示了中國在尼泊爾外交戰略中的重要地位。2012年中國總理溫家寶出訪尼泊爾,雙方決定“進一步發展兩國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2016年3月,尼泊爾總理奧利訪問中國,并與中國簽署了一系列經濟合作協議,兩國關系的發展上升到新的高度。經濟上,經濟合作的領域不斷拓寬。在經濟援助方面,在2014-2015財年,援助金額達到3795萬美元,首度超過印度,成為前五名援助國,援助的領域主要在交通、工業、教育、醫療、水資源的開發等領域。在旅游業方面,2016年中國成為第二大客源國,旅游人數占據了14%。在進出口貿易方面,2014年中國和尼泊爾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3.31億美元,2015年,由于地震和經濟封鎖的影響,尼泊爾經濟發展停滯,兩國進出口貿易額僅為8.65億美元。隨著尼泊爾經濟的恢復,2016年在此基礎上增長了2.7%。“一帶一路倡議將會給尼泊爾經濟的發展帶來更多的資金,帶來新的機遇。文化交流是溝通兩國人民的橋梁,是兩國關系的重要基礎。尼泊爾中國文化中心致力于宣傳和推廣中國文化,通過舉辦各類交流活動增進尼民眾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對兩國文化的推廣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安全方面,尼泊爾北面與中國西藏有著1400余公里的邊界線,地緣的近鄰使尼泊爾成為藏獨分子首選的庇護場所,并且尼泊爾政局長期不穩定,也為恐怖主義、邊境走私等提供了時機,中國和尼泊爾兩國在安全方面的合作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需亟待加強。2011年3月,陳炳德上將訪問尼泊爾,中方將給尼泊爾軍方提供1.3億人民幣援助,用于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中國國防部長首次訪問尼泊爾,并于4月中國與尼泊爾舉行軍事演習,旨在打擊國際恐怖主義。
二、“一帶一路”倡議為尼泊爾提供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將給尼泊爾帶來更多的資金和物資,推動尼泊爾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減小地緣經濟困境的影響。合理利用“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能促進尼泊爾經濟全面發展和造福兩國民眾,也對整個南亞地區的繁榮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一,“一帶一路”推動尼泊爾經濟的發展。尼泊爾地緣政治位置使其在政治經濟發展中極其依賴于印度,再加上印度的大國強權政治,尼泊爾的發展之路舉步維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且每年保持著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會促進兩國貿易額不斷增長。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B,簡稱“亞投行”)也會給尼泊爾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還會與多邊援助機構、世界銀行、亞開行等協作投資尼方建議的項目。中國企業在尼泊爾投資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截至2017年1月底,中國企業對尼直接投資額已達3.55億美元,投資額較大的中資企業已超過30家,涉及水電、航空、礦產、醫療等領域。
第二,“一帶一路”推動尼泊爾與其它南亞國家的聯通。由于尼泊爾的基礎設施落后,特別是交通運載能力不足,只能通過南部與印度和其他國家進行進出口貿易,北部因喜馬拉雅山的阻礙,與中國的貿易量有限也只占據了很少的一部分。“一帶一路”能夠加深與尼泊爾與南亞其他國家的聯通,擴大能源進口的渠道,實現經濟發展的多樣化,客觀上有利于增強經濟的自主性,減少對印度的依賴。
第三,“一帶一路”推動尼泊爾擺脫地緣政治困境。尼印兩國特殊地緣位置的聯系,使得尼泊爾長期處于印度的壓制之下。“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尼泊爾與沿線國家的溝通與交流,能夠增加其在國際社會中的自信,通過國際輿論和國際關系對印度對尼政策施壓,不斷弱化地緣政治對尼泊爾的影響。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尼泊爾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一帶一路”為尼泊爾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但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外界因素,并實施有效的政策進行規避。
尼泊爾國內政治的不穩定,不利于經濟建設。尼泊爾政府和主要政黨
及其少數民族和被邊緣化群體的矛盾分歧較大,也是國內政治不穩定的主要原因。2015年9月的新憲法未能滿足少數民族的訴求,導致國內沖突不斷。尼泊爾政局更換頻繁,政策缺乏連續性,加深各政治力量之間的矛盾,國家機制的正常運轉也將困難重重,也給外來勢力帶來可趁之機,并且直接阻礙國家經濟建設的進行。擴大各政黨各民族群體之間的共識,弱化分歧,是尼泊爾政府的首要任務。
中國和尼泊爾雙邊貿易逆差問題。尼泊爾經濟發展落后,出口商品在
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力較為薄弱,而中國物美價廉的產品在尼泊爾市場上占據了較大的份額,從而導致了兩國雙邊貿易逆差嚴重,對于經濟規模較小且技術薄弱的尼泊爾來說,持續增長的貿易逆差將會影響尼泊爾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兩國政治關系的穩定,需要引起尼泊爾政府和經濟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制定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也是尼泊爾面臨的巨大的挑戰。
第三,大國因素的影響。首先,印度在尼泊爾傳統的意識中,印度是大國,
尼泊爾是弱國,并被印度作為其安全戰略的緩沖地帶,并且尼泊爾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依賴于印度。因而,每個政黨上臺執政,都希望獲取印度的建議和支持,印度在尼泊爾的政治博弈中有著舉足重輕的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雖尼泊爾對中印實行“等距離”的外交政策,但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仍受到印度大國權力的左右,2015年9月的經濟封鎖,就是印度強制干涉尼泊爾內政的結果。尼泊爾應如何突破地緣政治困境,實現主權獨立和完整的目標仍任重道遠。其次,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實施,南亞成為其遏制中國的戰略重點。尼泊爾位于中印之間,對尼泊爾的關注,不僅可以利用尼泊爾的領土進行反華,支持“藏獨”活動,還可以通過對尼印關系的關注,促使印美關系朝著有利于美國的方向發展,從而將整個南亞在其控制之中,實現對中國的包圍。再次,隨著尼泊爾不斷加強與中國的合作與交流來平衡印度的影響,但中印間的平衡戰略的實施仍寸步難行。只要尼泊爾不越過印度認定的“紅線”,印度通常會在外交上采用拉攏的手段,而尼泊爾一旦超過“紅線”,印度則會利用打壓的方式使尼泊爾回到有利于印度的安排。
第四,南亞地區“安全困境”的影響。印度是南亞地區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在南亞地區有著絕對的領導權和支配權,對中國在南亞與任何其他國家的互動都將引起印度的猜疑和排斥,并采取措施來阻礙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尼泊爾特殊的地緣位置很容易進入“安全困境”,在今后“一帶一路”大框架下的合作項目,印度將會采取何種措施阻礙經濟合作的進行,尼泊爾又會遭受印度多大程度的損害,都將是思考的重點。
四、總結:對策和思考
在“一帶一路”所帶來的經濟效應的角度來看,尼泊爾國內民眾持積極支持的態度,與中國合作的愿望比較強烈,但在特殊地緣政治環境中,短時期內對印度依賴的程度仍然較高,突破這一困境的挑戰仍較大。未來尼泊爾政治的不穩定性和南亞地區安全困境的溢出效應也會增加尼泊爾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中國和尼泊爾未來合作也充滿巨大的挑戰。筆者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幾點對策建議和看法:一是尼泊爾政府應團結各政黨和少數民族及其它群體,在不斷對話的基礎上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協調各方利益點,達成一致,為經濟建設鋪路。二是制定“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計劃,對項目的推進分階段來進行。三是尼泊爾實行的“等距離”外交政策在延續的基礎上,要順應形式做適當的調整,充分利用大國的資源來實現本國的利益。四是尼泊爾應力圖避免陷入南亞地區“安全困境”的負面影響,促進南亞各國之間在經濟安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特別是要消除印度的疑慮。尼泊爾未來發展的道路曲折而長遠,在“一帶一路”機遇面前,應對挑戰的重任將會極具艱辛。
作者簡介
[1]中國政府網:《經國務院授權 三部委聯合發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愿景與行動》,http://www.gov.cn/xinwen/2015-03/28/content_2839723.htm
[2] (尼泊爾)尼蘭詹.巴塔拉伊著,劉建,王宏緯,陳明,馬維光譯:《尼泊爾與中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頁。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資料整理。
[4]吳兆禮《尼泊爾—印度關系:傳統與現實》,載于《南亞研究》,2010年第1期。
作者簡介
周婷(1987----) 女,漢族,湖北,在讀碩士,單位:暨南大學,研究方向:國際關系外交學。